事实上,在晚清,简体字也曾以正体的身份出现。只是,与它的出现相关联的是一段惊心动魄的悲壮历史。
1851年1月,洪秀全在广西金田率众起义,建号“太平天国”,一场风起云涌的农民战争由此拉开序幕。
一张已经十分模糊的印刷品,是1852年9月太平军进攻长沙时东王杨秀清和西王萧朝贵发布的告谕。告谕的内容已很难辨认,但用简体书写的“太平天国”却异常醒目。有趣的是,其中的“国”字比今天还要少一“点”。
在太平天国,简体已成为官方标准用字。政府的钱币、印玺,征战的令旗,印发的布告、书籍等,都采用了唐宋以来在民间流行的以及部分自创的俗体字。
太平天国虽然最终失败,但他们在汉字简化上的实践却给后世留下了很多启发。
1919年5月4日,强烈的爱国使命激起了青年志士对传统的猛烈攻击,由陈独秀、胡适、鲁迅等人发起的新文化运动再度高涨,一系列激进的主张纷至沓来,汉字改革首当其冲。
苏培成(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五四时期激进派从挽救中国这个角度出发提出了“汉字不灭,中国必亡”。他们认为汉字的根本改革就是改用拉丁字母的拼音文字。他们对汉字的看法受到了当时的局限。
此时,“一件惊人的革新事业”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1922年,钱玄同在国语统一会明确地提出了一个减省现行汉字笔画的提案。提案分析了简体字的构成方法,要求承认简体字的合法地位。国语统一筹备会通过了这项提案,并由钱玄同、胡适等15位委员组成汉字省体委员会,一系列提倡简体字的文章和书籍陆续刊登出版,简体字运动有了突破性进展。
1935年春,一篇名为《推行手头字缘起》的文章突然在诸多报刊同时出现,文章选定第一批手头字300个,由蔡元培、邵力子、陶行知、郭沫若、巴金等200名文化界人士和15家杂志社联名发表。
随着简体字运动的日益发展,1935年8月,国民政府教育部采用钱玄同主编的《简体字谱》草稿的一部分,公布了《第一批简体字表》,共计324字。同年10月,国民政府以中央政府主席、行政院长、教育部长的名义通令全国,要求在全国推行。
1936年2月,教育部奉行政院命令,训令“简体字应暂缓推行”。但是,扎根于群众的简体字不推而行,在共产党领导的地区,简体字获得了蓬勃发展。
自清末以来,汉字改革的道路漫长而艰辛,普及教育的目标始终不曾获得真正的成功,汉字改革的方向究竟在哪里呢?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