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遇之珍第一章不遇之珍
——传国玉玺:见证帝国政界的那些往事
周有砥厄,宋有结绿,梁有悬黎,楚有和璞。
——《战国策》
下面将要为您讲述的,便是有关和氏之璧的故事。
不遇之珍
这是春秋的事儿了。
在楚国的楚山,(一说荆山,于今湖北南漳县)卞和有幸目睹了“有凤来仪”的奇观。
只见那凤凰伴随着霞光缓缓栖于山中青石之上,向西方鸣叫三声,悦耳动听,遂驾着祥瑞之气腾空而起,消失在天外了。
全过程不过几分钟。
我说这话好像亲眼看见了,我没看见,卞和看见了,要不说他这人有福气呢。
亲眼看见了凤凰,那比我们今天出门看见喜鹊还吉利。
更重要的,这一幕场面意味着在凤鸟垂落的青石之下,必有财富或者宝藏蕴藏。
有道是:“凤凰不落无宝之地。”
这说明什么?说明凤凰一般比较财迷,没钱的地儿它不去。
卞和拿着工具,上了山,寻到凤鸟方才住脚的地方,插了个小旗子,开始挖……
半日已过,卞和大汗淋漓,满身尘土。
此时,若有旁人问他:“哥们儿,你丫到底挖什么呢?!”
他会说:“我也不知道!”
不是他小气,不告诉别人,主要是他真不知道!
只晓得凤凰落的地方一准儿藏着宝贝,但是具体说这宝贝是什么,那哪儿有准儿呀。保不齐是一张五百万的彩票,亦或者是一张天文数字的支票……
夕阳西下,眼瞅着就见不到亮光了,如果还挖不出点儿嘛儿来,今儿一天或许是白忙活了。
但是,卞和惊喜地发现了一块不寻常的石头,埋藏在土中。
他小心翼翼地放下锹镐,双手用力将这块石头拔了出来,拂去泥土,借助黄昏的剩余日光,看清了这块石头的所有细节。
卞和清楚地认得,这就是传说中的璞玉,未经雕琢的玉坯,凭借自己对玉石的认知,这确是一件价值连城的珍宝。
实践告诉了我们:凤凰不落无宝之地的传说,看来真不是虚的。
卞和大喜过望,一天的劳累顿消。
他对着西方,那凤凰飞去的方向,轻声说了一句:“凤姐……果然牛!真他妈灵啊——”
卞和的高尚情操告诉他,有宝贝,一定要交公,不能够据为己有,这是国家的财富,是重要的国宝,应该把他上交给朝廷。
于是,卞和带着这块璞玉,来到了楚国的王宫。
当时是楚厉王在位,厉王不认识什么叫“璞玉”,他不认识没有关系,宫里头有能人,叫来一个鉴赏专家,“来,给寡人看看这人献上的宝贝是不是真的!”
专家看了半天,说:“这无非就是一块石头,我看不出哪儿好来。”
厉王一听,勃然大怒:“孙Z!你丫敢骗我?!欺君之罪!来人呐!肉刑伺候——”
“王以和为诳,而刖其左足。”(《韩非子?和氏》)
就这样,厉王把卞和的左脚砍下来了,权当作他戏弄君王的惩罚。
卞和拿着这块璞玉,蹦着回去了。
璞玉和真正的玉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它是“深藏不露”的,它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做“玮”,有人给自己的小孩起名字,喜欢用这个“玮”字,可能是希望他将来做一个有内涵、有道德的人吧。
当然了,那个鉴赏家也分不出好坏来,白白牺牲了卞和的一只左脚。
等到厉王去世了,新一任的武王继位,卞和又来献玉了。
武王一看有宝贝呈上,大喜,叫内侍把宝物拿到眼前,武王看了半天,俩眼睛都快对上了,也没看出有什么不一样来:“不就一块石头吗?你们家管这叫宝贝?你不亏心呐!”
“禀大王,此乃凤凰落于楚山一块山岩之上,故我料定此地一定藏有宝物,经过一天的发掘,终于采得此宝,愿我王明鉴!”
“这玩意儿我看不懂,咱们宫里有行家没有,叫个专家上来,看看这是真的假的。”
于是,几年前的那个专家又来了。
他看着这块璞玉,嘴里嘟哝:“眼熟,眼熟……”
最终认定:“这就是上回那块破石头,大王,估计这小子看先王去世了,又来忽悠您来了,您可别信他!上回就是这丫!拿这块石头想要蒙蔽先王,结果让在下一眼看出破绽来了!”
武王大怒:“真蒙我啊,知道蒙我什么下场吗,来人!砍丫左……左脚都没啦?合着你不是第一次啊,那就更得重罚了,快把右脚也砍了。”
原文记载是:“又以为和诳,而刖其右足。”(同上)
这回卞和右脚也没了。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