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柯俊传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030344311
  • 作      者:
    韩汝玢,石新明编著
  • 出 版 社 :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作者简介
  韩汝玢,1934年8月生,河北省清苑县人,中共党员。1956年北京钢铁学院金相热处理专业毕业留校,担任金属物理教研组助教、讲师和柯俊秘书。1961~1964年北京钢铁学院金属物理专业在职研究生,师从柯俊。1977年调至冶金史研究所任职,历任副所长、所长、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冶金技术史,共发表论文百余篇,其中“中国古代钢铁技术的发展历程”获1987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993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2007年与柯俊合作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史·矿冶卷》一书,四次协助柯俊组织和参加冶金史国际会议,历任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常务理事、金属史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科技考古学会(筹)常务理事等职。
  
  石新明,1974年1月生,山西省闻喜县人,中共党员,理学博士,教授。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科学技术史专业研究生毕业,师从柯俊院士。作为主要负责人之一,主持创建了全国第一门《大学生社会实践》国家精品课程,获第六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发表论文2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5部,获省部级以上奖励6项。曾任北京科技大学文法学院党委副书记、校团委书记、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副主任等职,兼任柯俊秘书(1999~2004年),共青团北京市第十二届委员会委员、北京科技大学第十届党委委员。现任职于共青团中央学校部。
展开
内容介绍
  柯俊院士是国际著名的金属物理学家、科学技术史学家和高等工程教育家。“一二·九”运动时期,他是天津“一二·一八”大示威的重要组织者之一。抗日战争时期,他是穿梭于越南、缅甸、印度密林群山之中的物资运输队长。留英期间,他在钢中首次发现贝茵体切变机制,是贝茵体相变切变理论的创始人。新中国成立后,他创办第一个金属物理专业和冶金物理化学专业,是中国金属物理学科的奠基人。“文化大革命”后期,他将现代实验方法引入冶金考古研究,是中国定量冶金考古研究的开创者。20世纪90年代初,他积极推动了国家高等工程教育改革,是工程教育改革的先行者和领航员。
  《科学文化系列·科学与人生·中国科学院院士传记:柯俊传》以翔实的事实、丰富的图片,全面介绍了柯俊在各个时期的奋斗足迹和轶闻趣事,展现了他的大师风范和“结草衔环,容图报于未来”的爱国情怀。《科学文化系列·科学与人生·中国科学院院士传记:柯俊传》适合大众读者阅读,特别是青年学生、文化教育工作者、科技工作者及各级党政部门干部。
展开
精彩书评
  柯俊先生是中国冶金、材料教育界、科技界的一代宗师,为新中国的冶金工业,特别是钢铁置业的建立、发展和壮大,呕心沥血,功勋卓著。
  ——刘淇
  
  柯俊院士是我国金属物理专业奠基人,古代冶金现代实验方法开拓者和我国工程教育改革领航员。
  ——师昌绪
  
  柯俊对电子显微学在中国的蓬勃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带领当时还年轻的金属学家,把现代电子显微学方法引入冶金考古学研究。
  ——郭可信
  
  百年以来,中国和世界都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剧烈变迁。《柯俊传》这部书,以生动的文学笔雏、忠实而深刻地记述了一位杰出的科学家如何在这样的历史洪流里。以他高贵的品德,丰富的学识和坚卓的毅力,对祖国、对科学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读之令人起敬
  ——李学勋
  
  《柯俊传》的出版是我国冶金、材料界的一件文化盛事。也是母校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一项标志性成果
  ——徐匡迪
展开
精彩书摘
  二、第一次流亡
  (一)坎坷逃亡到天津
  1931年9月,14岁的柯俊进入位于沈阳郊区北岭的辽宁三中读高中一年级。正当他满怀憧憬地迎接紧张而充实的高中生活时,“九·一八”事变爆发了。
  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略者制造“柳条湖事件”,发动了蓄谋已久的侵华战争,并迅速侵占吉林、沈阳。由于辽宁三中地处沈阳北陵郊区,环境相对安定,学校仍组织老师和学生坚持上课。白天柯俊与伙伴们在教室里提心吊胆地上课,晚上从城里不断传来飞机的轰鸣声和刺耳的警报声,大家不敢在宿舍里睡觉,只好藏到学校附近的高梁地里过夜。
  为了打听城里日军人侵的情况,校长亲自进了一趟城。结果他带回一条让全校师生伤心至极的消息:沈阳已经沦陷。学校被迫停课,师生们纷纷收拾行李陆续回家。然而,让柯俊惆怅的是,长春已经沦陷,铁路又由日本人管理,北行回家已不可能。此时,柯俊想到了家住天津的小叔,于是他和另一位年长几岁、河北籍王姓同学计划南下,逃往关内。他和王同学步行一天多,次日傍晚时分来到沈阳皇姑屯车站。此时,从沈阳开往关内的载客列车已被迫停运,柯俊和同学便偷偷爬上了去往关内的运煤车。经过整整一天的奔波,他们终于松了一口气,这时才感觉到“五脏庙”早已闹起了“革命”。于是,年长的王同学独自下车买吃的,不到一刻钟的工夫,王同学买回了油条、大饼,然而他兜里仅存的20元钱却不知何时被人偷走了。
  这对于逃难途中的两人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幸好柯俊手中还有少许零钱。
  ……
展开
目录
总序(路甬祥)
序言(徐匡迪)

上篇
第一章 黄岩柯家
一、三君八俊满橘乡
二、追溯元代柯氏
三、石榴花开的日子
四、柯氏儿女皆俊杰
第二章 辗转求学
一、那些少年往事
二、第一次流亡
三、就读河北一中
四、两年的预科班生活
五、动荡时势下的多彩大学生活
六、走在抗日游行队伍的最前排
七、辗转武汉求学路
第三章 八年抗战
一、投身民族抗战的热潮
二、负责民营工厂督迁工作
三、督迁大冶各厂矿
四、最后关头的武汉抢运
五、亲历武汉的沦丧
六、辗转抗日到越南
七、艰苦运输中的趣事
八、重庆遭日军轰炸
九、恪尽职守在缅甸
十、穿梭在密林群山之中
十一、不辱使命——在印度
第四章 留英十年
一、科技救国赴英伦
二、师从顶级大师汉森教授
三、伯明翰大学的终身讲师
四、志同道合“下午茶”
五、结婚日选在“九·一八”
六、“结草衔环,容图报于来世”
七、祖国,我回来了!
八、关爱父母,抚育弟妹

中篇
第五章 志存高远忠诚教育事业
一、毅然走进钢铁学院
二、创建中国第一个金属物理专业和筹建金属物理化学专业
三、创建科学技术史研究生专业
四、“文化大革命”中的师者
五、花甲老人光荣入党
六、重视幼儿及少年教育
七、“我的科技馆情缘”
八、“没有围墙的大学”
九、言传身教全面关心青年人的成长
十、勤奋好学不断更新知识
……
下篇
第九章 中国金属物理专业的奠基人
附录A 柯俊院士主要经历获奖情况
附录B 柯俊主要著作目录
附录C 部分约稿辑录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