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心情变化也越来越快,变得浮躁,变得难以平静,变得越来越爱生气了。2012年的春晚小品《今天的幸福》中就有这样一段对白:
艾伦:“怎么了媳妇,跟人吵架啦?”
黄杨:“没有!”
艾伦:“啊。”
黄杨:“跟狗!”
艾伦:“跟狗都能吵啊?”
黄杨:“我跟孩子聊天那,我说宝宝,妈妈怀你可辛苦了,长大了千万别把妈妈忘了。它冲着我汪汪汪了!”
艾伦:“你没咬它把?”
黄杨:“它没咬我我能先咬它么?那我不是不占理了!”
艾伦:“大气!以德服狗!”
但在现实生活中,却真有因为跟狗发生的冲突,最后而酿出的血案。有一件命案,只因源起一只“吉娃娃”。
发案的经过是这样的:
一只“吉娃娃”朝经过家门的他叫了两声,他很生气,朝小狗踢了一脚。小狗的主人也生气了……谁也没料到,这起因狗而起的小纠纷最后竟酿成了大悲剧:他拿水果刀捅死了养狗的那对年轻夫妻。
在2009年的一天傍晚,某市小区502室住户成某因为一只“吉娃娃”,杀掉了201室住户郑某夫妇。案发后,人们再也没见过那条小狗。
据了解,悲剧源起郑某夫妻家中养的一条宠物狗。成某在上楼的时候被郑某家中的小狗拦住去路,小狗不停地向成某叫唤,成某怒了,骂了小狗几句,还踢了小狗一脚。从家里出来的小狗主人冷某因此与成某发生了口角。
冷某老公郑某回家后听说刚才发生的情况,很生气,夫妻二人一起找到五楼的成某家。两家人又吵了起来,紧接着就出现了开头的一幕。
被害人郑某与冷某是住在201室的一对夫妻,被发现时已经倒在五楼的过道上,经过120急救医生检查,确认死亡。而嫌疑人成某行凶后躲回自己家中,紧闭门户。约晚上7时50分左右,警方破门强人,将成某抓获。
就是因为一只小狗的叫声,就酿出了一桩血案,我们真的要反思一下,难道我们的气度真的容不下一只小狗的叫声了吗?
现在的人,因为一件很小很小的事情就可以生气,已经到了动辄发火、动辄暴怒、动辄施之以拳脚和暴力的地步了。今天生活中真实存在的易怒和生气,已经可以被称为是戾气了。我们在街头巷尾不难看到这样的情景,就是因为一点小小的争执,双方初则恶语相向,继则拳脚相加,其愤怒似乎不见血就绝不罢手,而起因却常常只是一件小事。
温州一所中学的一个学生因为在课堂上吵闹,被校长叫去批评,据说打了他一个耳光,后来应家长的坚持,校长陪孩子到医院去检查而结果正常,后来又主动到学生家里家访,竟然被这个学生的父亲当着孩子的面、且不顾孩子的阻拦而狂怒地将校长杀死。
福建有一个年轻病人因为慢性前列腺炎久治不愈,迁怒于给他看病的医生,竟然跑到门诊部将其砍伤之后又一直追到出租车前将其杀死。
曾有一个北京的女出租汽车司机,因为在单位里要被扣发奖金,交涉未果后,一时心情压抑难平,竟开车冲向人群,撞死撞伤多人。事后,女司机痛悔万分,只求一死,并留下遗言捐献自己的器官。
在怀柔,一个下午骑着自行车带着女儿出行的农民,因和一辆卡车发生交通争执,到派出所处理时又怀疑对方使用了不正当的手段,傍晚就去开车撞车撞人……这些暴力事件,有的出于无端怀疑,有的可能确实受到了不公的待遇,但是,是否需要立即使用暴力来保护自己或者宣泄情绪却值得商榷。
从施加的对象来说,有的是针对自己争执的对象,有的却纯粹是以暴力泄愤而殃及无辜,结果是流血和死亡。
这些暴力事件原因和后果之间毫不相称。最重要的是,这些事情,在我们现在的生活当中屡屡发生。不知道是现今的传媒太过发达,信息的传播比以往要迅速成千上万倍,还是因为我们比以往更加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感到一种无形的戾气,它已经潜藏并弥漫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而不易驱除,而其中相当多一部分只是由于迁怒和宣泄。发怒者试图以暴力来宣泄自己的怒火,用暴力来解决自己的问题。因逞一时之快而带来永久之痛会在不经意间入侵我们的生活。包容、忍耐与宽恕是如此的稀缺,相逢一笑泯恩仇的古之大义早被我们抛之脑后了。
发生这样的事情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现代人面临的压力是前所未有的,以资源紧缺、环境破坏为标志的人与自然关系恶化,以贫富差距拉大、犯罪率上升为标志的人与人关系恶化,以精神障碍严重、自杀率提高为标志的人与自我关系恶化……
太多的生活层面承载着超负荷的压力,而我们的身边却缺乏一个发泄压力的渠道,也没有关怀人的思想情感的系统。生活节奏的加快,缩短人们相互了解的时间,更降低了人们互相信任的可能性,人与人更多的是一种表面的交往。
如今已是互联网时代,人们在互联网上获取信息,学习知识,充实自己,更能在网上认识各种各样的人。办公电子化、自动化、信息化,人们过度地依赖于电脑,在这样一个时代,我们该如何宣泄?以什么方式自我调节?
或许该在生气的时候学习一下郭芙蓉,对自己说:世界如此美妙,我却如此暴躁,这样不好,不好。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