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道德社会学引论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0163918
  • 作      者:
    龚长宇著
  • 出 版 社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作者简介
    龚长宇,社会学博士,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近年来,在《世界哲学》、《道德与文明》等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一部;主持并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和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课题各一项,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在研一项。主要致力于社会学理论、道德社会学及政治社会学研究。
展开
内容介绍
    《社会学文库:道德社会学引论》承继迪尔凯姆的道德社会学范式,努力构建一个道德社会学的理论框架。《社会学文库:道德社会学引论》认为,道德社会学围绕道德事实尤其是道德行为事实展开,由于道德行为主体不同而分为两类,一类是个体道德事实,另一类是社会道德事实,两类道德事实在特定的社会场景中相互影响、制约和建构。个体道德事实主要探究道德社会化这一核心主题,社会道德事实主要研究与血缘、业缘和地缘关系相对应的婚姻家庭、职业以及社会公共领域中的道德状况,两类道德事实研究最终指向对正常状态和失范状态下测量指标的建构。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节 道德社会学的缘起
    通常认为,道德社会学产生于19世纪下半叶,其作为一门学科的建立,是与社会学的创始人之一埃米尔·迪尔凯姆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其实,道德社会学诞生的时候,并不是一个新事物,它的胚胎已经成熟,在一切实质上,都已经取得了后来的形式。到了迪尔凯姆那里,这个初生的婴孩,既老练又娇嫩。
    道德社会学作为一门学科建立以前,西方社会思想史、西方哲学史、西方伦理思想史关于道德的研究已经积淀了丰厚的理论遗产。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摇篮,也是西方伦理思想和各种道德学说的源头。古希腊人早期的道德思考,主要体现在希腊神话中对神、神话英雄的行为及人格魅力的颂扬。当这种价值体系满足不了人们的精神生活的时候,立足于合理主义精神的自然哲学便脱颖而出,即以泰勒斯为始祖,被亚里士多德称为“自然哲学家”的先贤们所进行的一种关于自然世界的合理性解释。然而,在自然哲学里,关于人的思考、人是如何适应并接受这个自然世界以及人的价值取向问题还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苏格拉底则从目的论世界观出发,呼吁人们“不仅只是活着,而且要活得好”,即人要追求“善生”理想,其实是道德思考的人文关怀的转向。柏拉图把苏格拉底的道德追求概括为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四种德性,并以此为基础,设计了一幅全体国民进行社会分工,接受“哲学王”统一领导的理想国家的政治蓝图。亚里士多德道德思考的出发点是对人的特有活动性质的关注,并认为伦理学与政治学的研究只能获得粗略的确定性。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体现出理性主义的传统,而且侧重美德研究,注重道德的社会性要求。到了希腊化时期,即从亚历山大帝国建立到罗马共和国解体的300多年,道德研究以不同形式倡导个人价值,高扬个人的独立及其他基本权利。“在这个沿袭前人并无创造力的时代,形成研究中心的完全是个人伦理学。”从希腊化晚期开始,犹太教内部产生了基督教意识形态,公元2世纪以后,这种基督教意识形态成为主流,并发展成为基督教神学伦理学或神学道德哲学,托马斯的基督教神学伦理学体系是中世纪经院哲学伦理学发展的最高成就,它代表了13世纪基督教会在获得对世俗王权的决定性胜利之后试图建立一个基督教一体化世界的基本构想,找到了“在上帝的预定和人的意志自由、信仰与理性、神恩与自然、人的活动的彼岸目的性和对尘世幸福的追求等一系列问题上的平衡点”。欧洲中世纪持续千年,到14世纪末,封建制度瓦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逐渐形成,文艺复兴运动、宗教改革运动使得理性与科学的信仰呈现给了现代社会。近代科学在16和17世纪取得巨大进步,尊重事实、注重经验和理性的科学精神也蔚然成风。欧洲的17世纪也是方法论觉醒的世纪,理性主义伦理学的发展就是最重要的表现,理性主义伦理学从笛卡尔开始,在斯宾诺莎的道德思想中得到系统发展,并通过莱布尼茨对德国以及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一源远流长的西方道德研究的理论传统,成为道德社会学建立、沿续与发展的源头活水。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道德社会学的缘起与发展
第一节 道德社会学的缘起
一、孔多塞:“道德科学”的代言人
二、威廉·冯特:道德社会学的探路人
三、埃米尔·迪尔凯姆:道德社会学的奠基人
第二节 国外道德社会学的发展
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道德社会学研究
二、“二战”以后的道德社会学研究
三、苏联及东欧一些国家的道德社会学研究
第三节 我国道德社会学的思想源流及发展
一、我国道德社会学的思想源流
二、20世纪上半叶道德社会学从洋科学变成本土科学的历程
三、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中国道德社会学

第二章 道德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第一节 确立道德社会学研究对象的途径
一、历史的途径:迪尔凯姆奠定的“实质性传统”
二、经验的途径:当代社会学家和伦理学家的理论诉求
三、分析的途径:为了预测而观察
第二节 道德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一、道德行为事实是道德事实结构的核心要素
二、道德行为事实是人的道德性的最充分的体现
三、道德行为事实能够体现社会学所倡导的“实证精神”
第三节 道德社会学与邻近学科的关系
一、道德社会学与社会学
二、道德社会学与伦理学
三、道德社会学与社会心理学
第四节 道德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一、道德社会学研究的方法论、具体方法、操作手段和技术
二、道德社会学的宏观研究、微观研究和中观研究
第五节 道德社会学的功能
一、认识功能
二、实践功能

第三章 社会行动理论与道德行为事实
第一节 建构主义视角下的社会行动理论
一、马克斯·韦伯的社会行动理论
二、符号互动论与现象学的行动理论
三、吉登斯的社会行动理论
第二节 功能主义视角下的社会行动理论
第三节 批判结构主义视角下的社会行动理论
第四节 社会行动理论对道德社会学研究的启迪
一、社会行动理论为解释道德行为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照
二、道德社会学同样服务于求解“社会秩序如何可能”的社会学主题
三、道德行为是道德社会学研究的切入点

第四章 道德社会化:道德行为的发生机制
第一节 道德社会化及其理论取向
一、道德社会化的含义
二、社会学取向的道德社会化理论
三、心理学取向的道德社会化理论
第二节 道德社会化的构成要素
一、道德社会化的首要要素:认同道德规范
二、道德社会化的次要要素:明晰道德关系
三、道德社会化的第三要素:形成道德人格
第三节 道德社会化的实现途径
一、社会的道德教育
二、个体的道德修养
第四节 道德社会化的测量
一、科尔伯格的“方面评价法”和“直观性问题评价法”
二、哈贝马斯的“道德发展和自我同一性”指标

第五章 婚姻家庭道德:血缘群体中的道德事实
第一节 婚姻家庭的社会学意义
一、作为社会制度的婚姻
二、作为社会组织形式的家庭
第二节 婚姻家庭道德规范
一、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的婚姻家庭道德规范
二、婚姻家庭道德规范的功能
第三节 婚姻家庭道德事实的研究方法
一、相互作用方法与婚姻家庭道德事实研究
二、夫妻关系中的道德事实研究
三、亲子关系中的道德事实研究
四、婚姻家庭紧张关系中的道德事实研究
五、婚姻家庭道德事实研究的综合指标体系

第六章 社会公德:公共领域中的道德事实
第一节 公共领域与社会公德
一、哈贝马斯论“公共领域”
二、汉娜·阿伦特的“公共领域”
三、公共领域的界域
第二节 社会公德的基本内容
一、政治公共领域中的道德
二、公共场所中的道德
三、公共交往(陌生人场域)中的道德
第三节 测量社会公德事实的指标体系

第七章 职业道德:业缘关系中的道德
第一节 职业与社会分工
一、职业
二、职业与社会分工
三、职业分类
第二节 业缘关系与职业道德
一、业缘关系
二、职业道德
三、职业道德的社会功能
第三节 职业道德事实的构成要素
一、对职业道德原则和规范的认识状况
二、职业声望——职业评价状况
三、不同类型业缘关系中的道德
四、测量业缘关系道德状况的指标体系

第八章 道德失范
第一节 道德失范理论
一、迪尔凯姆的道德失范理论
二、默顿的社会失范理论
三、道德失范的基本含义
第二节 道德失范的类型
第三节 我国道德失范的原因分析
第四节 克服道德失范的对策思考
一、构建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社会价值规范体系,是克服道德失范的前提和基础
二、完善社会制度是克服道德失范的重要保证
三、提升公民思想道德素质,是克服道德失范的根本途径

结语
一、总结
二、讨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