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试图对克尔凯郭尔的宗教生存伦理思想进行研究,所依据的克尔凯郭尔的作品及其简介如下:
(1)《或此或彼》。《或此或彼》由两卷书构成,向我们展示出一种美学生存和伦理生存之间的选择。第一卷由反思美学家的观点写成,反思性的美学家迷失在可能性之中。第二卷,则是由一名法官写成,在沟通中,法官提倡透明性和公开性。贯穿全书的主题是爱。在第一卷或者美学阶段,爱被自私地理解为性的欲望,爱的模式就是诱惑。在第二卷或者伦理阶段,爱是一种责任,爱的模式就是婚姻。在此,威廉法官试图劝说美学家相信,伦理之爱与美学之爱是兼容的——即婚姻中的爱并不排除性的快乐以及对美的喜爱,而只是排除追求“肉体”冲动的自私性。
(2)《致死的疾病》。全书集中探讨自我、绝望、信仰等问题,揭示出人作为精神的本质。后来存在主义对于自我、恐惧、存在等问题的探讨都直接或间接地与此相关联。此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的标题为“致死的疾病是绝望”,主要探讨“绝望”的含义以及绝望在人生中的各种表现形态;第二部分的标题为“绝望是罪”,主要分析了作为罪之形态的绝望。全书突出了绝望。通过绝望,克尔凯郭尔向人们展示出这样的一条人生道路:只要还没有获得信仰,人就必定处在绝望之中;如果要摆脱绝望,人就必定要去获得信仰。
(3)《恐惧的概念》。该书从心理学和神学教义的角度,全面阐明了这样一个主题,即在上帝的面前,我们总是错误的。在终极意义上,人由于处在上帝之外而有罪,只有作为神一人的耶稣基督不在罪中。罪意识作为人类心理发展的一部分进入存在。罪意识在儿童纯洁的直接性中是缺失的。罪意识随性欲望的觉醒而觉醒。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