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发现人性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100086691
  • 作      者:
    萧淑贞著
  • 出 版 社 :
    商务印书馆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编辑推荐
    给我们绝望,也给我们希望,引领人类追寻文明的高贵与尊严发现在历史和社会深处涌动的人性的力量。
展开
作者简介
    萧淑贞,历史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教师。《发现人性》凝聚了萧淑贞在哈佛大学访学和回国后七八年间的思考。她以具有穿透力的客观、冷静、理性而又不失温暖和热情的笔触,带领我们在历史、文化和教育中探寻通往文明和人文精神的人性的踪影,在人们容易忽视的习以为常的生活细节中,体察社会进步的方向。人性是持久而强大的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向文明迈进的真正动力,人性是人类文明的起点,也是人类文明的终点。追随作者的视线,我们从一个全新的角度重新去解读、反思我们生活其中的历史、社会和文化,循着人性之路,我们眺望世界和中国的未来与希望。
展开
内容介绍
    我们不是过路人,是这个世界的居留者,我们希望拥有立体而温暖的灵魂。
    我们,从哪里可以触摸灵魂的温度与深度?
展开
精彩书摘
    两种感恩节两个哥伦布
    每年十一月的第四个星期四,是美国的一个重要传统节H-感恩节,在如今的美国,感恩节已经成为个人们最重视、最传统也是最温馨的公众节日。
    当年在波士顿的时候,当地印第安人在英国清教徒登陆的普利茅斯共度感恩节,来自全美各地的印第安人代表出席感恩节的主要仪式。集会会场上悬挂一面横幅,上书一排醒目大字:“对本土美国人的全国哀悼日”。这显然与白人家庭欢度感恩节,边饮酒,边吃烤火鸡,欢声笑语的节日气氛极不相同。美国的喜庆节日却是印第安人的“全国哀悼口”,这种场面与我们印象中的感恩节大相径庭,让人倍感意外。
    -个国家的节日也可以体现一个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传统。历史悠长的国家,节日多能够体现文化和民俗,政治意味较淡;而历史较短的国家,很多节日直接与国家的重大事件有关。在这个征战不断的地球上,每一个国家的节日都多多少少留下了战争和政治的烙印,美国尤其如此。
    感觉美国的学校总是在不停地放假,后来,看看他们一年的假日表,以人名命名的节日共有马丁·路德·金、华盛顿、林肯诞辰日和哥伦布日。前三个都是与美国的建国、民权运动有关的政治人物,只有哥伦布是国际人物。因此,在美国,哥伦布日是一个特殊的节日,与很多拉丁美洲国家的哥伦布日一样,带着强烈的殖民色彩。
    1492年10月12日,这一天,哥伦布带着他的船队,到达巴哈马群岛。从此,他便享有“发现新大陆”的美誉,在世界历史上留下辉煌的光彩。
    1792年纽约举行仪式纪念哥伦布,为他建造了一座纪念碑。1892年纽约市的哥伦布大道路口竖起了一座哥伦布的雕像,华盛顿设立了以哥伦布名字命名的哥伦比亚特区。因为哥伦布出生在意大利,出于对自己同胞的骄傲,纽约市的意大利后裔于1866年10月12日组织了第一个庆祝“发现”美洲的活动。随后更多其他城市的意大利人开始在那天举办餐会、游行和舞会。1869年10月12日旧金山的意大利人在这一天举行纪念活动,他们把这一天叫作哥伦布纪念日。1905年科罗拉多州成为第一个庆祝哥伦布纪念口的州。在之后的几}年里,其他的州也陆续开始庆祝这个节日。1937年富兰克林总统宣布10月12日为哥伦布纪念日,1968年美国国会决定把“哥伦布日”定为全国节口,自1971年开始将纪念日定在十月的第二个星期一。
    ……
展开
目录
通往人性的文明
留给现在
越战纪念碑
亨廷顿的忧虑
两个哥伦布
教堂的深处
美国历史从哪里开始?
革命书店
另一种离去

归路
发现人性
不同的使命
白宫前的妇女
民主的表情
政府的大门
中国的饭局
谁向谁靠拢?
中国人最缺什么?
生命的原乡
村民与“普世价值”
粗糙的高尚与精致的顺从

来时旧路
教育的终点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