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人的高扬带来了一个重大问题,即普罗泰戈拉必须确定与人相对的神的地位。他的回答是怀疑式的:“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像什么东西。有许多东西是我们认识不了的。”这是否意味着,普罗泰戈拉否定神的存在呢?我想至少他是不愿多谈有关神的问题,而更愿意关心人的问题。或许正是这一态度,使得普罗泰戈拉被指责为“无神论者”,并以“不敬神灵”的缘由受到法庭的传唤。此时,本来可以保护他的挚友伯里克利已经去世了,雅典议会以亵渎神灵罪驱逐了普罗泰戈拉,迫使他在逃亡西西里的途中,触礁而溺水身亡。
“人是万物的尺度”,将个人作为衡量世间万物的标准,使人们意识到,世间一切标准只有人的存在才有意义,没有人的存在就无意义。离开了人,这个世界就无谓对错、好坏、得失,因为所有好坏、对错的评判都以某个人为标准。可以说,尽管这些思想存在严重缺陷,并可能导致唯心主义和相对主义,但它对于传统的人与自然、人与神之间关系的突破,对于雅典民主制度的颂扬,对于人类摆脱自然原始的蒙昧状态,积极参与社会生活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对此,黑格尔(Georg Wilhelm F.Hegel,1770-1831)曾在《哲学史讲演录》中说道:“普罗泰戈拉宣称人是万物的尺度,就其真正的意义说,这是一句伟大的话”。
综上所述,以普罗泰戈拉为代表的智者们将人们关注的目光由自然界转换为人自身,从人高于其他动物的角度,明确了人所具有的创造力和思考力,对人的本性进行了初步探索,从人性视角对民主进行了颂扬,提出了“人是万物的尺度”的口号,为我们打开了一扇人本主义和民主主义的智慧之窗,其中很多思想至今仍然值得我们珍视。
第二节 照顾你的灵魂
智者学派将人的问题摆在了人们的面前,但他们对人之本性的把握总体而言还是较为粗略的。特别是他们对人的主观思考和特权意识的强调,对无条件的“尺度”的推崇,使得自身的学说开始走向彻底的价值相对主义,给社会客观行为标准的建立设置了无法逾越的障碍,造成了价值的无政府状态和道德的混乱。在这一情况面前,古希腊著名的思想家苏格拉底及其弟子柏拉图开始了新的探索和拷问,对人的普遍“德性”、人的灵魂与理性进行了研究,进一步深化了西方有关人性的思想。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