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不论是处于哪种关系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要与人为善,友好相处,营造一个和谐的生活环境、学习环境抑或是工作环境,都应当做一个真实的自己,付之以真心实意。否则,人人都虚伪,世界无所谓美好;戴着面具行走人生,从何去体味生活的真味?最主要的是,虚假到连自己都不认识自己本来面目的人,拿什么去待人,除了虚伪和自私?
所以说,人生在世,我们还是应当做一个真实的人。所谓真实,就是意诚情真,不论是言语还是行动,都出自肺腑,是真心实意的表现,而非虚情假意的敷衍或是应付。将真实融人人生的每一个角色中,做到有情动于中,而有力发于外。这样的做人之道,才是智者所为。
对此,梁先生常说,我们的情感背后,都有感情与意志的存在。由此可见,情之真,意之切,才有诚恳、切实的行动,不然,背后一定潜藏着一张丑陋的嘴脸。
比如说,在侍奉双亲这一问题上,有人全然是奔着父母的财产而去的,为此,可能全然不念父母的养育之恩,抛弃父母;或者在父母老年的时候,不能尽心尽力地孝敬父母。
带着贪念的情感,其背后难有真挚的爱,不论怎么掩饰,终究无法掩饰其真实意图。这样的人,是不懂做人之道的,更是枉作为人的。
再如,对待恋人,若是深受速食爱情的影响,就没有真感情可言,一切以欲望、名利为重,得之,则弃;不得,则强求。这样的爱情,之于牛郎织女、白蛇和许仙以及梁祝的爱情故事来说,实在令人失望甚至绝望。归根结底,就在于心不真,情不切。也就是说,那不是真爱。所以不堪一击。与人相恋,持以这样的心意,也不是为人真实、坦诚的表现,这对任何一个懂做人之道的人来说,都是不可取的。
所以说,漫漫人生旅途中,我们要做一个真实的、真诚的人,才能让内心之真情,发于外,施于我们所要相处的人。进而,我们才能扮演好每个角色,才能收获人间真情,才能体味生活的美好。
对此,梁先生指出,“情感要求越深细,越有味道”。反过来说,情感若是很粗,便没有味道。而梁先生所指的粗细,也是真诚度的高低。也就是说,情感越真,便越细;而越假,便越粗,甚至没有情感。
纵观梁先生的著作,我们不难发现,提倡真情是粱先生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而其真情的提倡表现在释孔、释佛、评价圣贤人物时。他所谓的“真情”是一种“善”的道德情感。提倡真情有积极的意义。
综合人生体验可知,真情的积极意义,在于它“呼之欲出”的萌动。一个人有了真情实感,才会有情动,所谓“情动于中而发于外”指的也正是这样的情况。比如,有敬爱父母的情,才会有尽心尽力孝敬父母的情,进而才有侍奉父母、孝敬父母的切实行动。再如,对待朋友能忠,能信,才能真正做到为朋友竭尽心力,甚至两肋插刀。
那么,人生于世,我们要怎样才能做真实、真诚的自己,让自己“有情动于中,有力发于外”呢?对此梁先生建议人们要“培养开发自己的‘愿力’(发心与立志都是愿力)”。
梁先生说:“我们都是力量不够的人,要去可怜旁人,先须可怜自己。”可怜自己,实际上就是反观自己,寻找自己行动的动机,扪心自问自己当时的意思真切与否。所以说,要循着“愿力”去掂量自己最初的动机与情感,这样一来,才能杜绝虚假的情意,终止虚伪的行动,以达,正心、正力的目的。有这样的反问,若是当时的情谊真实,那便能继续“将原来的真情真愿因反求而开大。当痛痒恻隐之情发露时而更深厚之,扩充之,则正念有力,杂念自可减少”。
如此一来,岂不是一举两得?
因此,人生中,做人之道,终究还是离不开“真”,要成己之真,才能有情动于中,有力发于外。不然,一切都是枉然。
……
展开
中国最后一位大儒。
——艾恺
我佩服的,文的是梁漱溟,武的是彭德怀。
——季羡林
梁漱溟与鲁迅是20世纪中国最有创造力的思想家。
——林毓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