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品读梁漱溟的人生智慧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6479615
  • 作      者:
    刘军娣编著
  • 出 版 社 :
    中国纺织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作者简介
    梁漱溟(1893-1988),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爱国民主人士,著名学者、国学大师,主要研究人生问题和社会问题,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有“中国最后一位儒家”之称,“是一个有思想,且又本着他的思想而行动的人”。其学术思想自定位为:“中国儒家、西洋派哲学和医学三者,是我思想所从画之根柢。”
展开
内容介绍
    他是中国现代思想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是现代新儒家早期的代表人物之一,还是一位国学大师。通过他,人们可以了解融西洋哲学、佛学与儒学为一体的学术,能找到成就自我与打造成功人生的大智慧,他就是梁漱溟。梁先生一生充满传奇色彩,风雨近百年,其入如历史,其言如溪潺。做人、处世、为学、修身等各个方面的心得,无不体现在梁漱溟先生的人生历程中。他的思想已化为智慧的光芒,指导我们与幸福接近,与成功携手。《品大师读先贤悟人生:品读梁漱溟的人生智慧》给读者提供了一个了解梁先生人生智慧的平台,站在这个平台上,人们会豁然开朗,看到无尽的希望,进而走向成功。
展开
精彩书评
    这是一位狂出真性情的智者,生命在他身上起起落落,世界在他脑中来来去去。九十五载年华,写满人生跌落起伏,更镌满真知灼见。如其真,如其诚,如其慧,人生必然是——番风景
    
    中国最后一位大儒。
    ——艾恺
    
    我佩服的,文的是梁漱溟,武的是彭德怀。
    ——季羡林
    
    梁漱溟与鲁迅是20世纪中国最有创造力的思想家。
    ——林毓生
展开
精彩书摘
    然而不论是处于哪种关系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要与人为善,友好相处,营造一个和谐的生活环境、学习环境抑或是工作环境,都应当做一个真实的自己,付之以真心实意。否则,人人都虚伪,世界无所谓美好;戴着面具行走人生,从何去体味生活的真味?最主要的是,虚假到连自己都不认识自己本来面目的人,拿什么去待人,除了虚伪和自私?
    所以说,人生在世,我们还是应当做一个真实的人。所谓真实,就是意诚情真,不论是言语还是行动,都出自肺腑,是真心实意的表现,而非虚情假意的敷衍或是应付。将真实融人人生的每一个角色中,做到有情动于中,而有力发于外。这样的做人之道,才是智者所为。
    对此,梁先生常说,我们的情感背后,都有感情与意志的存在。由此可见,情之真,意之切,才有诚恳、切实的行动,不然,背后一定潜藏着一张丑陋的嘴脸。
    比如说,在侍奉双亲这一问题上,有人全然是奔着父母的财产而去的,为此,可能全然不念父母的养育之恩,抛弃父母;或者在父母老年的时候,不能尽心尽力地孝敬父母。
    带着贪念的情感,其背后难有真挚的爱,不论怎么掩饰,终究无法掩饰其真实意图。这样的人,是不懂做人之道的,更是枉作为人的。
    再如,对待恋人,若是深受速食爱情的影响,就没有真感情可言,一切以欲望、名利为重,得之,则弃;不得,则强求。这样的爱情,之于牛郎织女、白蛇和许仙以及梁祝的爱情故事来说,实在令人失望甚至绝望。归根结底,就在于心不真,情不切。也就是说,那不是真爱。所以不堪一击。与人相恋,持以这样的心意,也不是为人真实、坦诚的表现,这对任何一个懂做人之道的人来说,都是不可取的。
    所以说,漫漫人生旅途中,我们要做一个真实的、真诚的人,才能让内心之真情,发于外,施于我们所要相处的人。进而,我们才能扮演好每个角色,才能收获人间真情,才能体味生活的美好。
    对此,梁先生指出,“情感要求越深细,越有味道”。反过来说,情感若是很粗,便没有味道。而梁先生所指的粗细,也是真诚度的高低。也就是说,情感越真,便越细;而越假,便越粗,甚至没有情感。
    纵观梁先生的著作,我们不难发现,提倡真情是粱先生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而其真情的提倡表现在释孔、释佛、评价圣贤人物时。他所谓的“真情”是一种“善”的道德情感。提倡真情有积极的意义。
    综合人生体验可知,真情的积极意义,在于它“呼之欲出”的萌动。一个人有了真情实感,才会有情动,所谓“情动于中而发于外”指的也正是这样的情况。比如,有敬爱父母的情,才会有尽心尽力孝敬父母的情,进而才有侍奉父母、孝敬父母的切实行动。再如,对待朋友能忠,能信,才能真正做到为朋友竭尽心力,甚至两肋插刀。
    那么,人生于世,我们要怎样才能做真实、真诚的自己,让自己“有情动于中,有力发于外”呢?对此梁先生建议人们要“培养开发自己的‘愿力’(发心与立志都是愿力)”。
    梁先生说:“我们都是力量不够的人,要去可怜旁人,先须可怜自己。”可怜自己,实际上就是反观自己,寻找自己行动的动机,扪心自问自己当时的意思真切与否。所以说,要循着“愿力”去掂量自己最初的动机与情感,这样一来,才能杜绝虚假的情意,终止虚伪的行动,以达,正心、正力的目的。有这样的反问,若是当时的情谊真实,那便能继续“将原来的真情真愿因反求而开大。当痛痒恻隐之情发露时而更深厚之,扩充之,则正念有力,杂念自可减少”。
    如此一来,岂不是一举两得?
    因此,人生中,做人之道,终究还是离不开“真”,要成己之真,才能有情动于中,有力发于外。不然,一切都是枉然。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身处世间,从容淡然
气和情淡,自长自消
如何得到痛快的合理生活
人生不好说目的,顺其自然
生即是活,活亦即生
由激越转入平实的人生态度
不论身处何境,享受世间要淡然
一喜一怒、一忧一惧,乐乎天机而动

第二章 严守心门,话在当下
人生一世,应活在当下
我心不懈,时时勤拂拭
过而不留于心,不悲不惧
不求长生,不虚此生
人无大不同,皆可为善
拂去欲望,留守志气

第三章 怯乐之道,百味人生
四时皆有味
人生真乐是兴尽无悲
人生的意义与快乐在于创造
人生的苦乐不在外界,而在主观
幸福快乐不在别处
解脱之道:顺生还是无生
心不跟着执念跑,世事微小如尘埃

第四章 做人之道,最贵在其
弃规矩,从我心
狂傲不羁不失真
为人要尽力而为
做人要有的一种人生态度:郑重
与人和谐相处,做人才痛快漂亮
做人要讲信用
一颦一笑、一呼一吸,无时不精彩
有情动于中,有力发于外
义由心生,无愧于心

第五章 真情之道,亲情无价
为孔孟之道讨个说法
伦理本位,孝悌为本
……
第六章 行者之道,踏平坎途
第七章 管理之道,调整自己
第八章 亲师取友,自我提升
第九章 青春无价,学海无涯
第十章 得体知礼,和谐人际
第十一章 优化性格,成就自我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