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杨福喜在电话中约好在北京团结湖的水利局宿舍大院见面。电话中的杨福喜声如洪钟,说话干脆利落,闻其声便略知其人。
周六下午两点我如约前往,快到见面地点时,远远地望过去,一个留着长卷发、满脸络腮胡、一身中式对襟丝质白衫的中年人,手里夹着烟站在几个下棋的老者旁边,我心想:这就是杨福喜了。
几乎没有犹疑,我走近前叫道:“杨老师!”
他领着我,大步流星地穿过水利局宿舍,穿过楼房与院墙之间一条狭窄的过道,来到一间不足10平方米的低矮平房中,这就是著名的弓箭艺人杨福喜的工作室。
走进小屋,这里堆满了各式各样、不同年代的弓箭。墙上还挂有两块“聚元号”匾额,一块黑底金字,这是杨福喜自己做的;一块红底金字,是一位中国香港友人赠送的。
坐下来,他点上一根烟,没等我问什么,便开始向我讲起他的家世渊源。
他说自己做弓箭的手艺是家传的。清朝,北京东四十字路口西南角,有一座弓箭大院,里面住着40多户以为皇家和军队制作弓箭为生的匠人。他指指头顶的匾额,不无自豪,依旧声如洪钟,“聚元号”就是其中的一家著名的铺子,杨家制作弓箭的托,就传自“聚元号”。
倚墙而立的架子上有一张弓,这弓与其他的并无什么区别,弓身舒展匀称,刷成红黄绿三色,只是看上去有些陈旧。秘密在弓的内侧,顺着杨福喜的手指望过去,只见刻着“道光三年毅甫制”几个字。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