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角弓雕翎:弓人杨福喜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200085198
  • 作      者:
    刘雅娜著
  • 出 版 社 :
    北京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内容介绍
    杨福喜生在手艺人家庭,从小喜欢动手制作,13岁和父亲学过木工技术,这为后来学习弓箭制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高中毕业后插过队,做过临时工,进北京化工二厂当过工人。在家中,他本来就对父亲的弓箭制作手艺有兴趣,而后眼见父亲年事已高而一把好手艺后继无人,便萌生了学做弓箭的愿望。为早日把父亲的手艺学到手,杨福喜先是辞掉工作,开了4年出租车,再用这期间攒的钱置备了制作材料。
展开
精彩书摘
    我和杨福喜在电话中约好在北京团结湖的水利局宿舍大院见面。电话中的杨福喜声如洪钟,说话干脆利落,闻其声便略知其人。
    周六下午两点我如约前往,快到见面地点时,远远地望过去,一个留着长卷发、满脸络腮胡、一身中式对襟丝质白衫的中年人,手里夹着烟站在几个下棋的老者旁边,我心想:这就是杨福喜了。
    几乎没有犹疑,我走近前叫道:“杨老师!”
    他领着我,大步流星地穿过水利局宿舍,穿过楼房与院墙之间一条狭窄的过道,来到一间不足10平方米的低矮平房中,这就是著名的弓箭艺人杨福喜的工作室。
    走进小屋,这里堆满了各式各样、不同年代的弓箭。墙上还挂有两块“聚元号”匾额,一块黑底金字,这是杨福喜自己做的;一块红底金字,是一位中国香港友人赠送的。
    坐下来,他点上一根烟,没等我问什么,便开始向我讲起他的家世渊源。
    他说自己做弓箭的手艺是家传的。清朝,北京东四十字路口西南角,有一座弓箭大院,里面住着40多户以为皇家和军队制作弓箭为生的匠人。他指指头顶的匾额,不无自豪,依旧声如洪钟,“聚元号”就是其中的一家著名的铺子,杨家制作弓箭的托,就传自“聚元号”。
    倚墙而立的架子上有一张弓,这弓与其他的并无什么区别,弓身舒展匀称,刷成红黄绿三色,只是看上去有些陈旧。秘密在弓的内侧,顺着杨福喜的手指望过去,只见刻着“道光三年毅甫制”几个字。
    ……
展开
目录
冷兵器的传承
闻其声,知其人
生来弓箭缘
聚元号
祖师爷
爷爷
父亲
有出息的孩子
父子同心
曾经的徘徊
希望就在一瞬间
“老玩意儿”的希望
传承的坚决
对妻子的愧疚
初学乍练
寻找原材料
贵人的到来
相见恨晚
走向世界
那些老街坊
《赤壁》剧组
我的根在中国
专家和学者的关注
过去和现在
努力终会有收获
父亲走了
其实还有没学到的
弓箭传承,只此一人
需要合法经营
有了一个工作坊
想要出本书
活在弓箭堆里
《考工记》的一段文字
……
杨福喜年表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