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中国哲学界百家争鸣,金岳霖冯友兰贺麟郑昕朱谦之朱光潜何思敬,侯外庐吕振羽胡绳潘梓年于光远艾思奇,任继愈周辅成汪子嵩朱伯崑陈修斋张世英……
在学术与政治的夹缝中大胆发声,追问中国哲学往何处去共同捍卫思想的尊严1951年,电影《武训传》遭到批判,随后,俞平伯、胡适、胡风、梁漱溟相继成为批判对象。多次“思想改造运动”过后,文化界、知识界、思想界噤声一片,知识分子心中阴云弥漫,难以消散。
1956年5月,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正式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鼓励发展科学,繁荣文学艺术事业。知识分子迎来了早春天气。
1956年8月,自然科学界生物遗传学会议在青岛召开,新华社报道称之为“我国在自然科学领域中百家争鸣的开端”。
1957年1月,为了进一步在社会科学领域贯彻双百方针,“中国哲学史座谈会”在北京大学哲学系召开,会议主题聚焦在,是对苏式教条主义理论亦步亦趋,还是也应深入探讨中国哲学的传统与特色?如何看待唯物与唯心两条路线之间的关系?中国哲学遗产应如何继承?冯友兰提出的“抽象继承法”、贺麟强调的“唯心主义也有好东西”等观点引发了诸多争议。此次会议被广泛认为是“建国后近30年中仅有的一次基本上做到自由争鸣的讨论会”。会上,诸位学者“风云守道”,在这难得而又有限的“自由争鸣”中,力现自己的文化担当,展示出自由之思考、独立之人格这一真正的学人风骨。
1957年6月,《事情正在起变化》一文出炉,反右派运动展开,知识分子的短暂春天就此画上句点。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