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批评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1206423
  • 作      者:
    王晓路著
  • 出 版 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作者简介
    王晓路,文学博士,四川大学文学院、外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研究中心学术部主任,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客座教授。国际学术期刊CLCWEB: Comparative Literature and Culture国际编委会委员、学术期刊Comparative Literature:East & West副主编。曾任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麦吉尔大学、多伦多大学、美国芝加哥大学、杜克大学、比利时根特大学高级访问学者,台北东吴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城市大学、浸会大学访问学者。主要研究领域为文化批评和文学理论。已出版《文化批评关键词研究》等专著、《文化研究指南》等译著多部,在海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80余篇。
展开
内容介绍
    《博雅文学论丛: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批评研究》以跨学科方式考察了“二战”以来西方社会文化现状的历史成因与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批评之间的关系。作者在考察作为文化批评主要理论支撑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资源以及观念形态时,也从历史角度对文化批评的理论指涉和学理意义进行了论述。在新的历史时期,意识形态、阶级.种族、性别、生态政治等在原有基础上获得极大拓展并发展成为重要的论域。《博雅文学论丛: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批评研究》通过对这几个基本命题拓展方式的分述,历史性地考察了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批评基本范畴的演变和批评取向的迁移,并从中理解这一思想、命题和知识形态的外部条件和内在陈述方式,力图从复杂的现象中梳理历史脉络并把握发展路向,并对一些共同问题进行了思考。
展开
精彩书摘
    众所周知,意识形态一词所使用的广泛性和差异性是人文学术中的难点。在讨论文化批评中的意识形态分析方法之前,有必要将其多重指涉的内涵进行必要的梳理。在自然形态和生产型社会的前一阶段中,每一社会均会有大同小异的社会意识形式。如支配性阶层一般会采用族群神话、巫术仪式等以及形而上的陈述方式对该阶段的生活状况加以符合自身阶层利益需求的解释,形成认知框架并构成一个社会群体的认知共同体。该群体在这一认知共同体的作用下,于是“自然地”在“规定”的范围内去统一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世界,在这样一种观念世界划定的范围中进行自然生活和文化生活的选择,以此形成某种民族性格和民族文化的表象。而支配性阶层对这一解释大多是采纳经典化了的知性规定方式,使之在符合“传统”的同时达到最大的合法化。因而每一历史阶段中总有一批知识人士担负着解释的文化责任。诸如利用该族群某一先人对世界的界说,或经过不断改写的宗教神话传说的不同版本,通过当时流行的方式自上而下地贯穿下去,使之成为“常识”。即便在日常的书写中,也需遵从圣人之道。如中国古代社会文与道的关系就往往被置换为道与圣的关系。诸如“故知,道沿圣以垂文,圣因文而明道;旁通而无滞,日用而不匮”①。这一类的界说在文献中可谓俯拾皆是。正如马克思所言:“每一个企图代替旧统治阶级的地位的新阶级,就是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而不得不把自己的利益说成是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抽象地讲,就是赋予自己的思想以普遍的形式,把它们描绘成唯一合理的、有普遍意义的思想。”②
    所以,每一种社会形态中均内涵了所谓“普遍”或“中性”的社会意识,由此构成了某种社会群体在历史阶段中的“常识”和“规范”,其作用是多重的,这一功能渗透在整个社会的内部结构中,与此同时,也形成该社会群体的意识、行为以及社会文化的外部表象。“每一社会中都拥有意识形态,它形成‘舆论’或常识的基础,这种基础通常对于该社会大多数成员而言是无形的。这一支配性意识形态是作为‘中性’出现的,往往被认为是不会改变的。与此同时,所有其他的,与支配性意识形态相区别的意识形态无论其实质性视阈的内容是什么,均会被视为是激进的。”①尽管每一个社会形态均会有相应的主流社会意识,其形式多为从上至下的信仰,即由宗教或神秘主义等方式弥漫在日常生活层面,转而成为了社会的“常识”,但是由于资本主义的兴起以及法理社会形态的出现,原有的社会习俗在很大程度上被瓦解,即依靠血缘和传统所规定的神圣性被迫转为了社会性方式,规定性的信仰多转为世俗化的信仰方式。因而我们可以认为,意识形态的历史是一种随着资本主义而逐渐兴起和变化的“近代”史。从严格意义上讲,意识形态的历史是该术语的沿革史。其次,从意识形态产生的背景而言,正是原有社会形态,即前工业社会形态中神圣世俗信仰的衰落以及工业社会的有效推进,才为达种“现代”意识形态的兴起和新的世俗化奠定了必要条件。所以学界普遍认定以意识形态界定社会意识是自18世纪后半期以后的事情。
    ……
展开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文化政治学的学理探索
第一节 社会与文化的结合体:文化批评
第二节 社会形态与文化分析
第三节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向

第二章 意识形态与意识形态分析
第一节 界定的难题
第二节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修正
第三节 作为方法论的意识形态

第三章 阶级与阶级分析
第一节 阶级的划分与界定
第二节 新经济社会与社会分层
第三节 文化批评中的阶级分析

第四章 种族与种族分析
第一节 族群社会学:自然族性与社会族性
第二节 种族的历史痕迹:多元文化审视
第三节 族群文化学:种族表征与族群话语

第五章 性别与性别分析
第一节 性别社会学
第二节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介入
第三节 性别的文化批判
余论生态政治与文化分析:全球化语境下的知识社会学
参考文献
索引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