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四年,唐太宗打算兴建洛阳乾阳殿。正准备动工,给事中张玄素进谏,现在国家还未恢复元气,这样大兴土木过失比隋炀帝还大,失了民心可能会得到同桀、纣一样的下场。面对这样尖锐的言辞,唐太宗不但没有动怒,而且接受了意见,不仅下令缓建,还重重奖励了张玄素。
有一次,唐太宗盛怒下判处一名伪造资历的人死刑。大理寺少卿戴胄依照律法坚决反对,认为应判处流放。唐太宗受到顶撞后十分生气,但戴胄仍据理力争,说:“法令是国家取信于天下的凭借,皇帝不能因一时愤怒而杀人。”结果唐太宗称赞戴胄秉公执法。
在唐太宗身边更有常常与他面谏廷争,并以“犯颜直谏”著称的大臣魏征。他言辞激烈,常常使唐太宗感到难堪、下不了台。但唐太宗并没有利用自己的生杀特权处决魏征,在他看来,魏征极力进谏,是为了使自己避免过失。后来,魏征病死,唐太宗悲伤痛哭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由于唐太宗鼓励进谏并且善于纳谏,当时的朝臣一般也都直言敢谏。大臣裴矩原本是隋炀帝的宠臣,因为隋炀帝统治残暴,他便处处阿谀奉承,还出过一些祸国殃民的主意,让隋炀帝远征高丽等。但在贞观时期,这个裴矩却交得勇于进谏,由隋朝的佞臣成为唐朝的诤臣,前后判若两人。裴矩能有这样大的转变,正是由于唐太宗善于纳谏。
唐太宗也许没有足够的智慧解决天下的各种问题,但他有足够的智慧去纳谏,借用贤臣良将的智慧来治理国家,从而达到了天下太平、国家中兴的目的。这便是借用别人智慧的力量。
所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一个人的智慧毕竟是有限的,无论这个人多么聪明,总会有考虑不周的时候。任何一个想成大事的人,都应学会借用别人的智慧。平庸的人“借用”了别人的智慧,可使事情做得更周全。换句话,一个只有60分能力的人,如果借用了别人的智慧,就可能做出80分以上的成绩。“三个臭皮匠胜过一个诸葛亮”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借用别人的智慧,可以使我们避免主观、武断,让我们把事情做得又快又好;我们还可以顺着别人智慧的启发得到成长,把别人的智慧转化成自己的智慧。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