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知识人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40754792
  • 作      者:
    李怀宇著
  • 出 版 社 :
    漓江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编辑推荐
    知名传媒人李怀宇先生采访当下十六位台湾文化名人的最新力作。
    白先勇、余光中、李亦园、黄进兴、王汎森、陈弱水、张广达、韦政通、何怀硕、痖弦、郑愁予、南方朔、钱永祥、林载爵、蔡文甫、隐地……这十六位先生即使经受欧风美雨的洗礼,依然保有汉魂唐魄的气概,使人如沐春风。
    进入每一位受访者的历史世界,诚然不易;但我们可以在笑谈之中,聆听人生风云,碰撞智慧火花。当讲者赤诚,听者会心,历史即为当下,往事也如云烟,便是愉快的精神旅行。
展开
作者简介
    李怀宇,1976 年生于广东澄海。传媒人,多年从事知识人的访谈和研究。作品有《访问历史》、《世界知识公民》等。
展开
内容介绍
    《知识人:台湾文化十六家》是十六位台湾文化名家的人生经历与思想状态的珍贵记录。
    白先勇、余光中、李亦园、黄进兴、王汎森、陈弱水、张广达、韦政通、何怀硕、痖弦、郑愁予、南方朔、钱永祥、林载爵、蔡文甫、隐地……尽在书中展现他们的智慧与洞见。
    2009年,知名传媒人李怀宇赴台访问,对台湾文化名家进行面对面的真情访谈。访谈的内容大多涉及学术文化、历史人生,今集成本书,或可视作一位后学向前贤问道解惑的对话,从中探求一些知人论世的史料和真知灼见。一个世纪以来,风云变幻,许多知识人饱经沧桑,仍然在文化领域上下求索,使中华文明薪火相传,殊为可敬。访问台湾的前辈知识人,只希望为我们的历史留下记录,为未来提供别样的参照。
展开
精彩书摘

    白先勇
    赴台之前,我和白先勇先生在越洋电话里长谈。听说我从未到过台湾,白先勇先生细心叮嘱注意事项,热情推荐采访对象。后来听了我的赴台时间,便说:“我到时正巧从美国到台北,我要请你看《玉簪记》。”我笑道:“您已经在苏州请我看过了。”“不一样,台北的舞台更好!”
    赴台后,听说白先勇先生正在忙《玉簪记》的事,不敢打扰。恰巧廖志峰先生打电话给白先勇先生时提到我,他又说:“我要请李先生看戏。”第二天我打电话给白先生:“票源太紧张,不必再请我看戏了,不如约个时间谈谈文学。”“对呀,我们从来没有谈过文学。”一对彼此的时间,真正见面却在一个月后。白先生的住处客厅一角挂有白崇禧将军像,另一角则是昆曲人物的模型。白先生正在致力撰写的传记作品《仰不愧天--白崇禧将军传》,充分利用回忆、口述、信件、演讲稿等第一手材料,力求使自己的史笔不同于才气纵横的小说写法。其间因热心推动昆曲之故,数度耽搁。
    我们的话题从台湾大学外文系说起。我在纽约访问过夏济安先生的弟弟夏志清,对当年台大师生风云际会的旧事不觉神往,再听白先生重温历程,更叹惜夏济安英年早逝。白先生则问起我对梁实秋、陈之藩、余光中、琦君、林海音、林文月的看法。
    细说台湾文学,一甲子的光阴恍如昨日。白先生说:“如果以后要写华文文学史,从一九五〇年代到一九八〇年代,这一段是台湾文学最重要的时代。而中国大陆从一九四九年到'文革'结束,那一段的文学基本上都是为政治服务的,从文学的角度来说,缺少重要作品,刚好台湾文学填了这个空。在保留某种传统的方面,台湾不见得做得好,可是至少有一种延续性,不像中国大陆起伏太大。现在中国大陆正在恢复,要花好大的工夫。”
    我问:“一九四九年之后,台湾成长的作家中,有哪些人的作品值得重视?”白先生道:“有些还不能盖棺论定。我觉得在台湾文学史上,可能至少有几篇东西可以留下来,像王祯和过世了,我觉得以后会给他一定的地位。还在世的,陈映真有些短篇小说的确写得好,王文兴的《家变》是很奇特的一本书,陈若曦的《尹县长》、欧阳子的一些心理小说,台湾文学史上都应该有他们的地位。”而谈起后辈作家,白先生笑道:“青壮年的一群,写得很好的,像朱天文、朱天心、张大春、骆以军,产量很丰富。中国大陆就好像一大堆,听说一年有一千部小说,我都来不及看。”
    一九五六年,白先勇考入台南成功大学学习水利工程,一九五七年重新考入台湾大学外文系。一九六三年,他到美国爱荷华大学作家工作坊从事创作研究,一九六五年获硕士学位,此后长居美国。虽然与台湾文化血脉相连,白先生生活最长久的地方却是美国。在文学创作上,他的眼光始终关注中国人。他说:“我的很多小说都是在美国写的。但是《台北人》看不出是在美国写的,没有美国味,是回忆的东西。《纽约客》当然讲跟美国的那种关系,其实我还没有真正写到美国,我顾中国的历史都还来不及呢。美国也有好多故事可以写。”
    去国多年,白先生依然深抱中国情怀,谈到台湾的族群关系,他说:“当年我们《现代文学》杂志有一群人都是台湾作家,我最好的朋友都是台湾人,没有省籍之分。台湾人哪个没有外省的亲戚,外省人哪个没有台湾的亲戚?通婚那么久了,都有这种关系的。也不能说本省人和中国大陆没有感情,追溯起来老祖宗又在漳州、泉州等地。政治上是这么弄的,血缘上却很难分。撇掉政治,还是比较容易融合在一起。”
    近年来,为了推动昆曲发展,白先生甘当“昆曲义工”,常到大陆。他谈起感受:“大陆太复杂了,这些年来在人类历史上是独一无二的现象,像上海这几年造出那么大的新城来,像广州一下翻了个身。一下子喷出的力量很惊人,这是一喜。中国超速发展,也有一忧,环境的破坏,人心的浮躁,需要冷静对待。经济起来了,我们老祖宗的东西,有什么对现在还有用?欧风美雨统统刮进来了,西方的东西拿过来怎么用?其实都是很困难、很严肃的课题。现在好像整个社会太急了,都在追求马上见效的业绩。应该坐下来深深思考,我们这个民族到底要走什么路?”
    白先生热情地回顾昆曲受欢迎的盛况,无论是北京、上海、苏州、广州、深圳、台湾,还是美国、英国、希腊、新加坡,他无不讲得眉飞色舞,由衷感慨:“昆曲完全是普世的,我想它在文化上达到了美学的高度,能够打破国籍、语言、文化背景的界限。”白先生也坦言:“昆曲花了我太多时间,耽误了我的写作,耗费了我的精力。我希望坐在下面作为一个观众,不用自己做。但是,我眼看着昆曲真有失传的危险,老师们都老了,快教不动了,要快点抢救。”
    白先生说:“我现在最关心的议题就是文化。我们有过相当辉煌的文化传统,从十九世纪以来,这个传统式微了,还没恢复过来。我觉得二十一世纪是一个转折点,中国需要一个文艺复兴。我这个时候拼命推广昆曲,希望拿这做个样板,希望我们的古文化还能够有新的生命,还能够打动所有华人的心灵。”

    “文学”是我们的宗教信仰
    李怀宇:你在台大外文系时,夏济安先生的影响是不是很重要?
    白先勇:夏济安先生可以说是我们的文学导师。第一,他办了一本《文学杂志》,我觉得是台湾文学、学术水准最高的杂志。《文学杂志》撰稿人以台大外文系、中文系师生为主,也有社会上的作家。我个人就是受这本杂志启发的。第二,夏先生有非常特殊的文学灵感,尤其对文字、人性、作家的观点非常独到,具有启蒙性。他很低调,不是像五四运动那样的文学导师。我们几个学生常向他求教,他有一点口吃,讲课紧张。他私下给你的指点,如醍醐灌顶,一点就把你点醒。
    我随便讲一下我的文学因缘。那时候我在台南,突发奇想要去三峡建坝。我在地理书上看到,好像三峡建一个坝,中国就会强起来:有多少瓦的电,能灌溉多少田。年轻人那种理想,其实是完全不切实际的。那时只有成功大学有水利工程专业,我就去念成大的水利工程。本来我是被保送到台大的,可随便选什么系。可是,我自己申请到成大,念了一年之后,我想我最多做一个二流的工程师,我的数理科、工程化、设计不行的,也没兴趣。心里都是文学创作的冲动。有一天,我在书店里看了夏先生的《文学杂志》里的文章、小说、诗、译作,如获珍宝。我知道夏先生是台大外文系的老师,中学的时候,我就对他的文学见解很心仪。我父母当然希望我进台大,等于北大清华这种大学,我不去念,跑到南部去念一个学校,他们不解。现在好啦,念了一年,兴趣不合又跑回来。我非常感激父母对我的信任。第二年,我也没跟我父母商量,先斩后奏去参加联考,那时候要填好多志愿,我只填了一个台大外文系,后来就考取了。进了台大外文系,我就去找夏济安先生。
    李怀宇:我在纽约访问夏志清先生,谈了很多夏济安先生的事情。他很怀念他哥哥。
    白先勇:夏济安先生对文学有了不起的见解。他是给你点一下就通的那种老师。他对我也蛮赏识的,给了我很大的鼓励。后来我的第一篇小说叫《金大奶奶》,拿给他看,他就登了。第一篇小说就登上我最希望登的,最喜欢的杂志。后来我们自己办《现代文学》,当然受他的启发。因为他到美国去了,那我们自己就办杂志。其实一九五〇年代新的文学刊物已经火苗萌动,除了《文学杂志》以外还有一些诗刊,余光中先生的《蓝星》,还有《创世纪》、《现代诗》等。
    李怀宇:余光中先生写文章说,《文学杂志》夏济安先生是在前面主持,吴鲁芹先生是在背后默默支持。
    白先勇:他是在背后默默支持的。他写得一手好散文,很老练的笔法。他的影响不像夏济安先生那么广。夏济安先生很有意思,他自己并没有什么中文著作,大多是英文著作,像《黑暗的闸门》,写鲁迅也很深刻。
    李怀宇:他很可惜,最好的年华就走了。
    白先勇:是。但是他的文学见解影响了我们这辈人。他述而不作,有点像孔子那种教学方式。我常去找他聊天,到宿舍去请教他。
    李怀宇:如何理解你这一代所处的文化环境?
    白先勇:那时候文学的火苗已经起来了,欧洲的新潮电影刚好传到台湾来,属于现代主义的文艺思潮从各方面的管道都传到台湾来。我们这一代是很特殊的。我生于一九三七年,抗战那一年,我的童年在抗战中度过;抗战胜利以后,是我的青少年时代;到了我读大学时在台湾,是安定的一个世界,我们能受到正规的教育。在这些师长的陶冶之下,我们受的教育一方面是传统的古文、古诗,另一方面又接触到西方的现代主义。这种环境下的因缘际会,我们就有一种求新望变的心理,因为跟前面一代的生活经验、价值观都不一样了。这是时代造成的。我们的《现代文学》杂志是一九六〇年创刊的,我觉得这个时间点很要紧。台湾从一九四九年到一九六〇年,已经十一年了,整个社会稳定下来了,我们也成长了。我们的背景,有些是大陆来的外省人的第二代,像我、王文兴、余光中。本省人的第二代也起来了,他们的父兄接受的是日本殖民教育,他们接受的是国民政府的中文教育,他们也成长了,像陈若曦、欧阳子、黄春明、陈映真、施叔青。香港侨生像刘绍铭、戴天、叶维廉。还有像痖弦、洛夫这些军中的大兵,也写起诗来了。
    我算是登高一呼,大家办了本杂志,叫《现代文学》。没想到后来《现代文学》变成那个时候文艺思潮、文学运动的焦点、摇篮。现在回头看,它的意义在于给这一群人一个园地,如果没有这本杂志,可能我们这些人就都散掉了,可能有的人也不写了,有的人写了也没地方发表,那时候很难发表的。
    李怀宇:有个园地很重要。
    白先勇:我们有这么一块土地,让这些很有才情的年轻作家,或者是希望要当作家的年轻学生,这么一群有志于文学的人来耕耘。我常常讲,那个时候“文学”两个字是大写的,高高在上,是我们的宗教信仰,是我们安身立命的所在。因为那时候社会风气比较保守,政治上还是威权时代,但是现在回头想,那个威权时代我们杂志还能生存,这是了不得的,是华人世界里有限度的自由。还好国民党没有把文学看那么重。国民党忙别的事去了,文学是很空的一块,只要不明目张胆地骂当局或者是批评领袖,政治上可以暗暗涉及,不是涉及太多,是可以生存的。所以,有限度的自由,对我们心灵的自由很要紧。那是我们表达自己内心世界的一种管道,一种出路。那个天窗,看得到外面的世界。我们那时候也整个投入,对文学多少有点五四运动的余绪在里面。
    ……

展开
目录

自 序

白先勇:中国需要文艺复兴
余光中:乡愁是我的一张名片
李亦园:从大视野看全人类
黄进兴:想当世界知识公民
王汎森:真学问是没有地图的旅程
陈弱水:学者应处在批判的状态中
张广达:研究历史要关怀现实
韦政通:文化在老百姓的生活里
何怀硕:艺术有震撼心灵的力量
痖 弦:编辑事业简直是一种伟业
郑愁予:人道主义影响我一生
南方朔:读书人喜欢打抱不平
钱永祥:社会发展需要好的环境
林载爵:高品质出版可以影响时代
蔡文甫:凡夫俗子没有悲观的权利
隐 地:在出版与写作之间寻找诗意

后 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