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春秋·大连人物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50502871
  • 作      者:
    余音著
  • 出 版 社 :
    大连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编辑推荐
  

  《品读大连·第一季:春秋·大连人物》是品读大连大连第一季中的一本,由余音著,大连的历史上群星璀璨,人物众多,一本书难以尽收;对于各个历史人物的评价,往往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莫衷一是;而且,由于每个人都是流动的,一个历史人物很难从生到死就居住在一个地方,因此,对于大连历史人物的认定,也有一定难度。作为一家之言,也为了便于读者阅读,作者将全书分为三辑。第一辑《旅大拾趣》,主要是写大连籍的历史人物;第二辑《虎滩漫笔》,主要是写在大连生活、工作、居住时间较长,对大连历史文化贡献较多或关联较大的历史人物;第三辑《星海钩沉》,主要是大连人对于重要历史人物、重大历史事件的回忆或考证。

展开
作者简介

  余音,当代新锐文史学者、纪实文学家。安徽寿县人。1962年出生。中国史记研究会会员、辽宁作协会员、大连作协理事。《家庭》、《知音》、《报告文学》等多家报刊签约作家。就读于海军飞行学院、海军政治学院、中国文化书院、辽宁文学院等。飞行员出身。曾在海军政治部、大连市委宣传部工作,后到某杂志社任职,历任首席记者、专题部主任、执行主编等。多次成为央视“实话实说”、 中央台“午间一小时”等栏目的特邀嘉宾。有“东北铁笔”、“中国网上反扒第一人”等美誉。现在主要从事《史记》、戊戌变法、纪实文学理论研究。已出版《春秋·大连人物》、《传销内幕揭秘》、《维和高官传奇》、《中国维和警察》、《特稿采写宝典》等著作。

展开
内容介绍
    他和他们,唤起了关于这座城市的记忆,勾起的不仅是对那个人、那件事的回忆,更多的是对那段岁月、那段情感:持久感动的爱,莫大耻辱的恨。《品读大连·第一季:春秋·大连人物》由余音著,以人物为“标本”,以史料为依据,以“回到历史现场”的笔法,梳理介绍了那些生长生活在大连,那些曾经路过大连并短暂停留,那些对大连历史产生了或重要或细微影响的人。他和他们,让每一位栖身于这座所城市的人,刻骨铭心。《品读大连·第一季:春秋·大连人物》适合大众阅读。
展开
精彩书摘
    贺龙,人称“贺胡子”,为人坦诚,性格 刚烈,爱憎分明,脾气有些大。“两把菜刀闹 革命”,在“四一二”的血雨腥风中,敢于出 任南昌起义总指挥,参与创建人民军队,与蒋 介石的百万大军真刀真枪地斗,没有一些脾气, 行吗? 脾气大的人,不太好相处。但是,关向应 却与贺龙和睦相处了十几年,友情笃厚,以“贺 关一体”闻名于世。 1946年7月21日,关向应在延安病逝。 噩耗传至,身在前线的贺龙放声大哭。不久, 他在《晋绥日报》上发表悼文《哭向应》:“整 整十五年,你我同生死,共患难。洪湖、湘鄂西、 鄂豫川陕边,酷暑炎天;湘鄂边、湘鄂川黔、 云贵川、甘陕,雪山草地,西安平原,踏晋绥, 出河北,几万里长途征战,出生入死。无论是 在战场上、工作中,还是在茅亭草舍,大厦高堂, 我记不出何时不在一起,何战有所分离。而今, 你我是永别了,翘首苍天,你的音容宛在,而 我则寝不成眠。” 在追悼会上,中共中央充分肯定和高度评 价了关向应革命的一生,毛泽东亲笔题词:“忠 心耿耿,为党为国,向应同志不死。”中共中 央在讣告中称其为“中国共产党最好的领导者 之一”。 能够与“贺胡子”处得来、处 得好的人不一般,不是神人,也是 能人。关向应生前,是大连乃至 东北籍中最高级别的中共干部,历 任团中央书记、红二方面军副政委、 八路军一二。师政委,中共六届三 中全会上当选为政治局委员,中共 “七大”上被选为中央委员。虽然他 从1924年离开大连,再也没有回来 过一次,但生前死后,他与大连的 惰缘从未中断,向应街道、向应小学、 向应广场、关向应纪念馆等,表达了大连 人民对关向应的深切怀念和自豪。 一 十多年前,我去大连市金州区大关 家屯(今金州新区向应街道)关向应纪 念馆参观。关向应的家,坐北向南,硬 山式草房三问,碎石头垒的墙。西屋土 炕上摆着一张小炕桌,桌上放着一盏油 灯,是他少年生活、学习的地方;东屋 是他父母的居室。屋宇狭小,光线黯淡, 唯一的奢华用品,就是~座老式座钟。 东窗前,老槐树下面,有一盘石磨,磨 牙已磨得粗钝,看来是祖先留下来的传 家宝。当时的感受很强烈。这里无法与 淮安的周恩来故居相比,甚至无法与韶 山毛泽东故居相比,一句话:贫寒。 关向应是满族人,而清朝时,满族 拥有许多特权,有一个时期,男孩一出生, 政府每月就发给2两银子,一年24两, 相当于一个低级官员的薪水,足可以养 活一家老小。当时 的人们把这一俸禄 称为“铁杆庄稼”, 意思就是旱涝保收, 一辈子有吃有穿。 八旗子弟生下来就 衣食无忧,提笼架 鸟、吃喝玩乐成为 他们打发时光的基 本选择。关向应是 1902年9月10日 生人,那个时候, 清廷还在苟延残喘, 因为政治腐败,官吏无能,军队内战内 行、外战外行,割地赔款,已经无力按 时发放津贴。再厚的家底也经受不住坐 吃山空啊。满族也和其他兄弟民族一样, 底层家庭经济拮据,吃了上顿没下顿。 据同村知情人介绍,关向应的故居是按 照原先样式重建的,青少年时代,他的 家比现在还要残破。可以说,他的家与 周围的乡亲们相比,只算差不算好。“王 侯将相宁有种乎?”的确是至理名言。 生儿为喜,所以,关向应学名关致 祥,小名就叫喜麟子。 关向应上有慈祥的奶奶,下有三个 弟弟、一个妹妹。父亲原来是一个织布 匠,肩上承担着一家八口人的生活,劳 累可想而知。忙时,他就扛着织布机外 出织布补贴家用;闲时,他就在自家的 几亩薄田里干活。由于日本人打赢了日 俄战争,大连地区沦为殖民地,日本商 品倾销大连,日本布是机器制造,成本 低、质量好、价格实惠,城乡行销,中 国土布难以匹敌,大连地区农村的织布业很快就 破产了。关向应的父亲成为地地道道的农民,面 朝黄土背朝天,辛勤劳作难糊口。10岁那年, 父母本想让他认识几个字、会写自己的名字就行 了,送他上了私塾;可是,他天资聪慧,成绩优 异,读书之余,还不耽误帮助家里放猪拾草。所以, 父母节日缩食,一路供养,他上了私塾,又上 了亮甲店第二蒙学堂、普兰店公学堂,1920年 4月,又让他到大连伏见台公学堂附设商业科 读书,成为全屯有名的读书人。沾亲带故的人, 见到他都是喜麟子长、喜麟子短,问寒问暖, 亲热得不得了。 像其他无产阶级革命家一样,关向应从小就 开始忧国忧民,胸怀大志。《关向应革命实践资料》 中写道: 关向应好读书,但不死抠书本。课余时,总 好找些古典文学作品来看,尤其爱读《三国演义》、 《水浒传》、《古文观止》和《国事悲》等书。他 被书中描绘的英雄形象所感染,更敬佩那些杀富 济贫的“绿林好汉”的豪壮行为。他不仅自己看, 还常常津津有味地向本班和同宿舍的同学讲述书 中精彩的故事片段。关向应时而讲《水浒传》中 官逼民反,逼上梁山的故事;时 而又讲《国事悲》中日本吞并朝 鲜的悲惨史实。这期间,关向应 不止一次地对妈妈和奶奶表示过 对世道不公平的强烈愤慨。 一个深秋的夜晚,奶奶关上 门,神秘地问:“喜麟子,你看 东家场院上,粮谷成堆,车马成 流,你不眼热吗?”关向应正色 答道:“奶奶,我不眼热,也不 稀罕,东家的东西不是好来的。 为什么都是人,财主不劳动,粮 食堆成山;我们穷人,整日辛劳, 还要忍饥挨饿?这世道太不公平 了。”他越说越气愤:“等我长大 了,非得给他平一平!” P002-004 
展开
目录

旅大拾趣: 土生土长,得失可鉴
关向应:忠心耿耿,为党为国
台儿庄大捷幕后的“无名英雄”
“中国奥运第一人”的坎坷步履
王永江:敢于对张大帅说不
李秉衡:从“芝麻小吏”到“抗寇大将”
冒死也要查清旅顺大屠杀人数
“神舟飞船之父”的情感档案
油画名作《邱少云》是怎么诞生的?
虎滩漫笔  寓居槐城,不同人生
徐海东:大海一样的深情
著名女作家丁玲的“大连情结”
黑石礁孕育了《渔光曲》……
丘吉尔感谢的中国水兵
罗振玉与大云书库
他们与旅顺博物馆
川岛芳子:一个格格的可悲人生
星海钩沉  重要史实,大连见证
“细节”之处更生动——来自邓小平身边工作人员的回忆
我亲眼见过的红军领袖……
难忘周总理的那杯酒
有多少苏军飞行员长眠在大连的土地上?
我所知道的“九一八”事变爆炸地
《国歌》与大连若隐若现的联系
北洋海军创建与大连“生日”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