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民主人士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5401133
  • 作      者:
    汪东林著
  • 出 版 社 :
    当代中国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编辑推荐
    聚焦二十世纪中国历史上有一定影响和地位的民主人士,依据原始记录再现民主人士在政协内部活动范围内显露的心路历程!
    我这个人从踏上工作岗位开始,就有记大事记和保存自己参加而不须上交的各种会议、活动的记录本和原始材料的习惯。“文革”中这些材料曾经装在两个肥皂箱中,被弃置在全国政协机关的仓库里。谁承想,这些“无用之物”如今派上了用场。
    ——作者手记
展开
作者简介
    汪东林,祖籍安徽徽州,1937年12月出生于浙江江山。1955年毕业于浙江省江山中学,1960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曾用笔名汪洋波、郑直淑、江郎山等,1959年开始在报刊发表作品。1962年至1982年担任全国政协直属学习组小组秘书。1982年至1994年参与《人民政协报》筹办,并担任副总编辑、高级记者。199.5年后,担任全国政协民族宗教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巡视员,分管宗教工作。1992年后担任中国民主同盟第八届、第九届中央委员,第八届北京市政协委员,第八届、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新闻出版界),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已出版的著作有:《李宗仁归来》、《宋希濂今昔录》、《粱漱溟问答录》、《梁漱溟与毛泽东》、《名人传记集粹》、《十年风暴中的爱国民主人士》、《远去的背影一政协人物记》、《江山儒商王寿吕》、《1949年后的梁漱溟》、《“反面教员”梁漱溟》等。
展开
内容介绍
    《民主人士》记述的是20世纪中国历史上具有一定地位和影响的民主人士的群像。这些人物的人生道路坎坷,经历复杂,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几十年里,作为政协人物经历了多次政治运动。他们的所言所行,无论是对自身或现代历史的回顾,还是对国内外时事的述评,都不乏独到见解,颇有保存价值。所有这一切,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大部分不可能见诸报端。 《民主人士》作者汪东林依据自己保存的参加政协民主人士活动的原始记录,再现了他们在政协内部活动范围内,谈思想改造、帮助别人、检讨自己过程中吐露的心声和真实思想历程。
展开
精彩书摘
    大鼻子的问话是预料之中的。格里娜立刻毫不客气地回答说:“案子何年何月可破,这是一。再说邓葆光治病养伤走了,宝丰行还要留人处理善后,我们可委托代理人。被害人至今不能言语,不知道留在香港对你们破案工作,有何特殊的需要?”大鼻子自然无法答复。至于破案一说,更经不起追问。因为自1949年至1950年间,一年多时间内台湾军统特务在香港制造凶杀案件,可以说一个接一个,至今没有一个是破了案的。大鼻子深知不能自圆其说,但他眼睛一转,依旧硬着头皮说:“过去发生的案子,正在侦察,迟早要破案的,这是我们的责任。夫人,您丈夫被刺案也要侦破的,需要您的配合……”
    “破案是被害人的要求,有什么不好。”格里娜知道再跟他推磨似的来回说,白耽误时间,便把话锋一转,“重要的问题还在于,我的丈夫至今处于严重的威胁之中,如果你们不让他返回内地,那就要求警方立下他今后在港安全的保证。”
    “这……”大鼻子答不上来了。
    首次交锋,颇有成果。何天锡一句话没有说,便当场办理了允许离港的手续。还要求警方配合,保证临行前的安全。
    一个旭日初升的清晨,圣玛丽医院的后门打开了。这里紧挨着太平间,平时只允许火化场运尸体的车辆通行,开放的时间没有定准,有时夜间,有时白天,有时早晨。这一天的运尸车辆像往常一样,缓缓开出后门,然后加速向火化场方向驰去。半道上,严密的车身里有人从窗缝里往后观望,见一辆小卧车紧追着。果然,特务们严密封锁了圣玛丽医院,连专运尸体的后门也不放过。小汽车跟到火化场大门口,看看无异样,便掉头回去了。几分钟后,运尸的车辆停在火化间的出口处,那里正停着一辆小车。运尸车打开后门,首先跳下来的是何天锡,然后是花钱雇来的护理人员。他们小心翼翼地把邓葆光扶进小轿车,直驶罗湖方向。在那里,蒋宝祥已陪同格里娜携幼子先行到达,香港警署守约派人在桥头照应。
    ……
展开
目录
我写民主人士的缘起(代序)
《李宗仁归来》一书起因
一瓢凉水浇不灭:作品在东北出版
作品涉嫌“泄密”受追查
在历史责任感的驱使下……
一篇“专访”惹出的百般是非
梁漱溟出书受牵连
一波三折,《梁漱溟与毛泽东》艰难面世
风雨过后犹可深思……

十世班禅大师
政协会议期间,十世班禅做了一件让人颇感意外的事
十世班禅:我在“文革”中没有死掉,主要是周恩来总理的恩德
十世班禅的《七万言书》
“文化大革命”中第一次被监护
长达九年零八个月的第二次监护
盛年圆寂

赵朴初居士
在赵朴初主持的全国政协宗教组的座谈会上,藏传佛教著名学者喜饶嘉措重重放了一“炮”
赵朴初与梁漱溟的特殊交往
面对追查天安门诗抄的重压,赵朴初公开讲:“关于周总理的诗词我是写得最多的一个”
政协报写诗的事,我先应承下来,以后交卷
口述“抗战一事”
晚年岁月
终生不卖墨宝

程思远的沉默和困惑
在批判梁漱溟时保持沉默的程思远最后说了最不够“火力”的话,梁漱溟听了居然点头示意
在点名批邓前夕,程思远提出三个问题震惊四座
“天安门事件”后,程思远在学习会上郑重其事地讲了一段政治故事

老资格的于树德先生
全国政协直属学习组云集众多风云人物
“老资格”于树德常有惊人之举,言别人所不敢言,行别人所不敢为
于树德:梁漱溟这个人什么场面没见过?什么风雨没经过?……我看算了……
于树德的两条意见,立刻使会场安静下来
于树德三百块大洋供周恩来留学日本,几十年后周恩来提出还账
于树德说,当我发现毛主席没有出席周恩来追悼会时,脑子里“轰”了一下
“中国共产党最早的一位大'左'派是鼎鼎大名的张国焘,我还真同他面对面地吵了一架!”
因与李大钊同是朋友,于树德与梁漱溟也成了朋友

政协委员中的“右派”分子章乃器
三届政协常委会39次会议决定:撤销章乃器的全国政协委员资格
当年的“大右派”章乃器始终不承认自己是什么“资产阶级右派”章乃器的“鸣放”言论摘要
周恩来约章乃器谈话。章乃器表示:撤我的职,倒没有什么,给我扣上反党、反人民、反社会主义的罪名,我宁死也不能承认
戴着“右派”帽子的章乃器仍然敢于在会上提出不同意见
这位知名人物又黑又胖,烟斗不离嘴,总是仰着脸,没有见他笑过

宋希濂的前世今生
1926年的一天,宋希濂在陈赓带领下进广州城见一位要人。推开房门,伏案写字的要人竟是周恩来
1936年,周恩来看着站在面前的宋希濂和陈赓说:你们一个是红军师长,一个是国军师长,官阶一样,派头不一样,一土一洋
1959年宋希濂被特赦之后,周恩来说:学生走错了路,老师多少也是有责任的啰!
……
黄维:从国民党战犯到政协文史专员
沈醉“文革”自述
从“政治联姻”到恩爱夫妻的爱新觉罗·溥杰夫妇
作家柯灵
从军统中其一:邓葆光四十年沉浮
传奇女子董竹君
张学良胞弟张学铭
民主人士在“文革”初期
民主人士在“五七”干校的岁月
民主人士悼总理述往事
呼吁为1976年天安门事件平反的波折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