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9年3月14日,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 Ei tein,1879~ 1955)生 于德国慕尼黑附近一个古老的乌尔姆小镇,他的双亲都是犹太人。出生一 年 后,父亲的工厂倒闭,只好举家迁到慕尼黑。在小学里,爱因斯坦除了喜欢空想外,并没有表现出什么特殊的才能。在中学,学校那种呆板机械的教学方式完全不合他的口味。死记硬背,枯 燥乏味,全然引不起他的兴趣。老师责备他“不守纪律,心不在焉,想入 非 非”。父亲到学校问训导主任,自己的儿子将来应该从事什么职业。这位 主 任直截了当地说:“做什么都没有关系。你的儿子将一事无成。” 爱因斯坦早就不满这种专横、强制的教育了,他独立的个性促使他很 早就开始了自己的知识探索。就在爱因斯坦四五岁的一天,父亲拿来一个小 罗盘给他玩。他发现,不管怎样转,那根细细的红 磁针一直指向北边。他感到从未有过的惊奇。他 想,一定有什么东西深深地隐藏在这件事物的后 面。这给爱因斯坦幼小的心灵留下了深刻而持久的 印象,唤起了他强烈的探索自然奥秘的好奇心。爱因斯坦进中学以后,有一天他的叔叔雅各布 给他谈起了数学,并在纸上画了一个直角三角形,写了一个公式,即斜边的平方等于两直角边平方的和,对他说:“这就是 大名 鼎鼎的毕达哥拉斯定理。你会证明吗?”这个事实并不是显而易见的,可 是 却是能证明的。人的思维能证明不是显而易见的事情,这是多么奇妙!那 么 量一量行不行呢?不行。1000次度量不能代替一次证明,一次证明却能代 替 1000次度量。这又是多么不可思议!爱因斯坦被迷住了,一连三个星期的苦苦思索,最后,居然被他证明 出来了。他第一次体验到了发现真理的快乐。在这以后,一位爱因斯坦家里的常客,来自俄国的大学生塔尔梅,送 给 爱因斯坦一本小书《欧几里得几何学》。爱因斯坦心醉神迷,竟一口气将 它 读完。欧几里得几何的清晰优美,数学证明的明晰性和毋庸置疑的可靠性,给他造成了一种强烈的印象。从12岁到16岁,爱因斯坦自学了高等数学,中学里的数学教师已经不 是 他的对手,常常被问得张口结舌。他还读了康德的著作。艰深的康德哲学 连 学哲学的大学生都难懂,可是这个13岁的中学生却津津有味地读着。物理 、化学、生物学和天文学,把一个秩序井然的世界展现在他的面前。当爱因 斯 坦的中学同学们还在死死啃着教条式的知识并为初等数学绞尽脑汁时,他 却 早已在高等数学的海洋里遨游了。1894年6月,面临破产的父亲将家和工厂搬到了意大利的米兰。几个月 之后,早已对德国教条式的教育深恶痛绝的爱因斯坦,毅然退学,也到了 米兰,与家人团聚。他怀着解放了的心情投入到意大利的怀抱。这里青山 绿 水,白云缭绕,让爱因斯坦感到心旷神怡。到意大利的最初几个月,他享 受 到了完全的自由。之后,爱因斯坦在瑞士的州立阿劳中学补习了一年。这里的老师教育 思 想开通、作风民主,他们不赞成用权威的棍棒和名利的诱饵当作教育的手 段,主张学生自我负责,老师的责任就是向学生展示知识和科学的魅力,点 燃他们好奇的火花,激起他们求知的欲望,让他们的智力自由地发展。1896 年秋天,爱因斯坦顺利地在阿劳中学拿到了毕业证书。10月29日,他被免 试 录取到联邦工业大学的教育系。P22-24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