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德国学理论初探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44624046
  • 作      者:
    叶隽著
  • 出 版 社 :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编辑推荐
    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本关于构建现代中国的“德国学”专著——《德国学理论初探:以中国现代学术建构为框架》,不只是叶隽研究员近年来关于“德国学”这一科学概念的理论思维的有益记录,而且还象征着中国的德国研究发展到了构建现代中国“德国学”的新阶段。
    叶隽研究员的这本著作视野阔大,论述严谨,内容富赡,引证翔实,是一部态度严肃而文笔华美的学术论著。他在书中对中国学者150多年来的德国研究进行了全面梳理和系统诠释,响亮地提出了构建现代中国的“德国学”。
展开
作者简介
    叶隽,1973年生于江苏。现任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文学博士;兼任北京大学德国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等。先后就读于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大学,曾在德国、英国、法国等的学术机构做研究。专著有《另一种西学》、《现代学术视野中的留德学人》、《史诗气象与自由彷徨》等;编撰有《蔡元培:大学的意义》等;合译有《教育与未来》、《法意哲学家圆桌》、《创新性思维》等。学术兴趣现集中于德国文学史、中欧文化交流史、学术史、思想史等,发表论文多篇;同时保持对社会文化的适当关注,发表随笔多篇。
展开
内容介绍
    《德国学理论初探:以中国现代学术建构为框架》在中国现代学术史与德国学研究历程的整体视野中,立足于中国现代文化史、大学史、学术史的整体变迁,从“德国学”(Getmanology)这一特定角度进行把握,提出德国学概念的成立、总结其核心内容、探讨其学术资源,复归之于现代中国思想建构的基本立场。
    探讨“德国学”的命题,固然是要弄清作为一个文化概念的“德国”,进行一种具备中国现代学术意识的“学科建构”工作,但其实背后仍具备这样的意识,即“世界胸怀”与“整体建设”。
    作为一种汉语语境中新兴学术概念的“德国学”包括两层含义。从广义上来说,是指一切与德国相关的学术研究工作,即相近于宽泛意义上的“德国研究”(即德文Deutschlandstudien,英文为GermanStudies)。从狭义上来说,作者倾向将其规定为以现代德国(19—20世纪)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种跨学科意识为主体的“学科群”建构,关注的核心内容是德意志道路及其精神史探求。
展开
目录
序(顾俊礼)
第一章 “西学东渐”的理路与“德国学”的定位
一、作为中国现代学术背景的西学东渐及作为参照的东方学
二、中国现代学术的建立及其内涵变迁:以作为涉外学科的德文专业迁变为考察中心
三、德国学命题之呈现与学域三重归属之意义
四、学术思路与基本框架

第二章 现代中国与学术史视野里的“德国学”历程
一、学术史视野及其对跨专业学科群的整合意义
二、德国学在现代中国的历时性进程
三、21世纪的“德国学”问题

第三章 汉语文化圈与大学德语系发展模式的思考——以辅仁和北外的比较为中心
一、德语系分布的三种类型倾向
二、从专业学院到复合学科:北外德语系的转型
三、作为综合性语文学系的辅仁德文系
四、从“德国文学系”到“德语系”的范式之变——兼论如何面对学生一代

第四章 德文学科与“德国学”建设
一、“语文学”的定位及其三大支柱
二、语文学的“思想史”导向
三、“德国学”建构与“文化学”视野——以“歌德学”学域为例

第五章 在“现代中国”与“现代德国”之间——作为21世纪显学的“现代民族国家”与跨专业学科群“德国学”的建立
一、关注“现代中国”的域外视角及“欧洲学”的背景
二、关注世界的东西方互动视阈:“现代民族国家”研究的学术品格
三、学刊的规模渐成与跨专业学科群的互动生成:专业现状及学术转型
四、超越“民族—国家”之后:“区域整合”还是“世界国家”?——中国“德国学”的趋势、视阈、理论、方法、对象、传统

第六章 德国学的学术核心问题——以学科互涉整合为中心
一、汉语语境中的“德国学”双重概念及其若干层面
二、现时代中国“德国学”学科分布状况及其特点:以若干人物为例
三、德国学的核心命题与主要内容:以德意志道路及精神史探求为中心

第七章 “德国学”的理论资源与中国视域
一、域外资源之借鉴:外部世界的“德国研究”
二、美国学与中国学的启示
三、现代中国之德国学建设的理论特征:从“西学认知”到中国本土资源之创化

第八章 德国学与现代中国的思想构建
一、安身立命与学问选择:现代中国学术传统框架下王国维的德国学尝试
二、现代中国的时代精神与“德国资源”的自觉意识——以现时代中国主流学术论题为中心
三、“图存求进”与“思想构建”之可能:“德国学”在中国现代学术与思想谱系的定位及意义
主要参考文献
中文名词索引
西文—中文名词对照表·索引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