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铎王朝是英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王朝,都铎王朝的最后一位君主伊丽莎白一世于1558年11月登基为王,1603年3月去世。她在位期间实行了一系列政策和法令,使得这时期的英格兰在政治、经济、文化上都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同时,在军事上,英格兰在英西海战中打败了当时的海上霸主西班牙,开启了大英帝国的航海时代。在伊丽莎白一世的统治下,英格兰从一个岛国一跃成为世界强国。
伊丽莎白一世统治时期的英格兰具有无穷的魅力,吸引着后人不断的探究,探究“日不落帝国”崛起之源,探究伊丽莎白一世人生之谜。阅读此书,能使读者梦回伊丽莎白一世时期的英格兰,体会那谜样的魅力。
伊丽莎白一世是都铎王朝的最后一位君主,也是英格兰历史上最伟大的君主之一。在伊丽莎白统治期间,英格兰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都有着突飞猛进的发展,从一个岛国摇身一变成为世界范围内的强国。
集英明女王、童贞女王、荣光女王称号于一身的伊丽莎白一世自身的故事亦令亿万世人着迷。
第一节 王冠与爱情
伊丽莎白非常喜欢罗伯特·达德利。达德利是一名宫廷御马师,精于马术、良马繁殖和格斗术,擅长组织大型庆典和戏剧演出,而这些技艺又是伊丽莎白最为欣赏的。达德利身材高大,黑眼乌发,风趣幽默。由于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是以叛逆罪被杀,所以许多评论家都认为,他追求伊丽莎白是有不良企图的。伊丽莎白虽然知道这些,但并不以此改变对他的看法。因为他们从小就相识,有着相同的经历。
图23
伊丽莎白非常喜爱的宠臣罗伯特.·达德利在三拍舞蹈中将伊丽莎白她举在空中。这种三拍舞蹈舞步活跃灵活,绅士们都被要求搞摘掉佩剑。伊丽莎白极期欣赏达德利的舞姿、马术和马上比武技艺,还有他那口流利的外语。
达德利以过人的精力和强大的野心把其他各色各样的追求者比了下去。但达德利其实是一个已婚男士,只不过他的妻子常年患病在身。伊丽莎白执政初期,就不加掩饰自己对达德利的好感,他们两人常常一起骑马外出郊游。有大使听闻,伊丽莎白在看望达德利时,在他房里呆了一晚。而女王国外的求婚者,急切的打听女王的贞操问题,结果是至今尚无污点。接下来的日子,达德利在伊丽莎白心中的地位越来越高,这令另外一位女王提拔的大臣威廉·塞西尔沮丧不己,他希望伊丽莎白能与外国联姻。他甚至在西班牙大使面前把达德利说成一个杀人凶手,说他的妻子一直生活在恐惧之中,害怕丈夫杀害她。
1560年9月8日,达德利的妻子被发现死在她所居住的楼梯台阶下,颈部断裂。一时间,整个英格兰都沸腾了,达德利受到众人一致的唾骂,伊丽莎白的声望也一落千丈,女王的一些旧事全部被提了出来。
伊丽莎白在看到这种情况发生后,毅然的把达德利赶出宫廷,并责成大臣去处理后事。在极度隆重的办了一场达德利妻子的葬礼后,总算是平息了这件“丑闻”。
此后不久,达德利又回到了伊丽莎白的身边,成为女王“亲爱的眼睛”,这是伊丽莎白给他起的绰号,以示宠信。而塞西尔是她的“灵魂”。
1562年,伊丽莎白患上英格兰肆虐己久的天花病,当时许多英格兰妇女都因为这个病去世,幸存下来的容貌也全毁了。女王一直发着烧,这是一种非常危险的状况。在她清醒的时候,她提出说,一旦她去世,达德利将出任英格兰摄政王,年薪2万英镑,她还发誓说,他们俩人绝无暧昧之举。虽然此任命在她康复时失效,但从中可以看出她对达德利的喜爱程度。
虽然达德利是唯一在女王心中留下一些美好的男人,但在后来两人却也没有任何进展。浪漫却又保持童贞的女王伊丽莎白,在人们心目中有着永恒的魅力。在伊丽莎白年老之际,她仍坚持让画中的自己是一位红发流溢的纯情女子。同时也表现了皇室的繁华,在她称王期间,英格兰兴旺发达,她的子民把她描绘成不谢的花朵。
第二节 继承人的问题
在大臣们知道伊丽莎白得了天花时,朝臣们开始担忧:一旦独身无嗣的女王死去,该由谁来继承英格兰的王位呢?
在伦敦西部泰晤士河畔的白厅宫殿长廊里,女王伊丽莎白的怒火越来越大,宫殿到处散发着她冰冷冷的怒气。
在国王专用会议室里,亨利八世画像中那双凶狠的眼睛,看着下面一个个面色忧郁的大臣。而女王伊丽莎白之所以怒气万分,正是由于这些大臣计划向女王提交一份请愿书,请求33岁的伊丽莎白结婚并指定继位人,他们担心女王没有后嗣。这份请愿书让伊丽莎白非常气愤,从她个人情感上来说,她认为这是非常私秘的事情,却被公开讨论。更让她不能忍受的是,下议院提议,将请愿与皇室的津贴议案联系在一起,上议院和女王的近亲也无力阻扰此举,因为他们也关注着继位问题。
女王愤怒的下令议会休会,让议员们都回家冷静几个星期。这个举动让议员们认为他们对于女王来说,可有可无。假如有伊丽莎白视为至尊之物的话,那就庶民的意愿。
10月底,上议院的领袖们再次聚集在一起,催促女王指定继承人,这下让伊丽莎白的怒火达到一个极点,“这些自己平常特别保护的贵族们竟然得寸进尺,大胆干涉只有自己才有权决定的事?”她在心中想。她把怒火撒在诺福克公爵身上,说他是叛徒,并告诉其他公爵多关心一下自己的家事,因为其中一公爵的第二次婚姻的合法性受到质疑。她甚至还刻薄的骂了她昔日的宠臣罗伯特·达德利,她认为谁都可以抛弃她,就是他不能。骂完之后,她拂袖而去,在离开的路上,她脑海里甚至闪出这样一个念头,把他们全部处以本宅软禁。
11月初,伊丽莎白召集30名议会成员。这些男人在得到指令后,傲气十足的来到女王面前。作为女王,他们对她俯首称臣,但作为一个女人,她好像又急需他们的指点。在他们看来,女王一直拒绝结婚,即不合乎自然,又不负责任。他们认为女人需要丈夫是天经地意的事,而国家也需要女王的后嗣来继承王位。他们更害怕的是,女王一旦有什么不测,英格兰将会陷入天主教和新教之间永无宁日的战争,战火将在几十年里燃遍法国和低地国家。
女王的大臣们和她一样,都是新教教徒,因此他们担心女王去世所诱发的战争。伊丽莎白是亨利八世唯一健在的孩子,除非她生有后嗣或任命继承人,要不然,王位的继承人就一定是天主教的玛丽,而玛丽身上又有着英格兰新教教徒所恐惧的一切:虔诚的天主教教徒、敌对国法国的密友、英格兰北部天主教教徒的精神支柱、忠诚于罗马的堡垒。倘若她称王,会给英国带来一场不可避免的战争。
尽管大臣们忧心重重,但伊丽莎白跟他们的想法却大不一样。她认为没有必要解决继承人的问题,因为她觉得自己的身体很好。在面临一排排年龄比她大却衣着华丽的贵族们,女王身段尤其显得完美,因此,她也一直认为自己很年轻。
议员们没有被伊丽莎白的怒气和执着吓倒,两院组成了一个代表团向女王请愿,要求她在婚姻和王位继承人的问题上明确表态。代表们再三表示作为英格兰人,应该对国家负责。女王伊丽莎白听到这话忍不住大发脾气,大声说道:“难道我不是出生在这个国度吗?难道我玩忽职守,对国家没有尽心尽责吗?难道这不是我的王国吗?我的所作所为将证明一切。”伊丽莎白敏感的意识到,婚姻问题也许只是议员对女性统治表示不满的一种借口。他们现在虽然催她结婚,但在具体候选人上却争论不休,一旦她顶不住他们的压力草率结婚,他们有些人又会厌恶她的丈夫,而后找出另外一些借口来反对她,好像这一切都是她的错。
伊丽莎白在想到这些后,一针见血的总结道:“从来没有什么阴谋不是以良好名义掩盖的。”接着女王又考虑到舆论的压力,伊丽莎白表示:1563年的许诺一定兑现,作为君王她决不食言。关于继承人,伊丽莎白认为这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不是她一句话就能解决的。女王说:“虽然我是女人,可是我具有与我地位相吻合的勇气,不亚于我的父亲。”她决不会答应大臣们的要求,从而使她的王国发生战争。
两天后,议员们决定再次上书,而且有人把议会的特权提了出来。枢密大臣建议女王做一些让步,允许议员们对她的婚姻及继承人问题进行自由讨论,但是伊丽莎白坚决不同意,这使得议会的态度也变得强硬起来。双方僵持不下。
随后,伊丽莎白独自陷入了思考中,她虽然任性却一点儿也不糊涂,她知道什么叫软硬兼施、以退为进。她认为这样对峙下去对谁都没好处。她放下面子首先打破僵局,让人给议会带去一个通知,撤销了对自由辩论的禁令,并且表示她愿意听取臣下心声的想法,尊重他们的意见,相信议会对国家的忠诚。女王都让步了,议员们也不好再坚持下去,他们同意放弃结婚和继承人的问题,重新讨论拔款的议案。
“我是你们神圣的女王,任何武力都不可能胁迫我做什么事,感谢上帝赐给我这样的素质,即使我身着裙服被赶出这个国度,我也有能力在基督教界内的任何地方生存下去。有朝一日,我也许会指定一位继承人,但决不是对来自下面请愿的回应,因为,让脚来指挥头是荒谬的。”女王大声的对大臣们说道。
也许是女王的一番话语彻底打动了她的大臣们,议会的60名成员一声不吭,在她下令让他们退出时,他们默默的走开了。
伊丽莎白为了惩罚向她请愿的大臣们,把他们对王室要求的津贴数额砍掉了三分之一,她下令禁止再讨论继位的事情,下院极力阻拦,她最后采纳了忠告,做出了让步。她的让步让下议院的议员感到十分高兴,不再继续纠缠继位的问题。但他们在税赋法案上附加了导言,将女王同意任命继承人一事记载下来。而对立法一向非常警惕的女王,坚决表示不同意,在法案上写道:“我看不出有任何理由把我私下对那件事的答复写进税赋法的导言里。”直到下院按女王的要求修改了导言,她才心满意足。
人们对于伊丽莎终身不嫁和“童贞女王”的心理,作了很多分析。从她的性格和身世开始。伊丽莎白女王的性格可能与小时候所遭受的压抑有关系。在1536年母亲无故因通奸罪被斩首时,伊丽莎白还不到3岁,之前伊丽莎白的父亲亨利八世极度宠爱安妮,现在却将之抛弃并任由朝臣策划陷害她。母亲死后,幼小的伊丽莎白的地位有了很大的变化,亨利宣布她为非婚子女并把她从继位序列中除名。一夜间,她从伊丽莎白公主变成了伊丽莎白小姐。亨利把她送到远离朝廷的地方生活,虽然对她还算是慷慨大方,但伊丽莎白失去了母亲,又失去了父亲的疼爱,感觉自己一下子长大了。在她6岁时,亨利派一位朝臣去祝她圣诞快乐,朝臣回来时向亨利这样报告:“对国王的祝福,伊丽莎白小姐表示了谦和的致谢,并询问了陛下最近的近况,口气凝重的像出自一个40岁妇人口中。”
后来有了男性后嗣爱德华后,亨利高兴极了,在他最后一位妻子的努力下,伊丽莎白恢复了继位序列。1547年,父亲亨利八世去世后,伊丽莎白由父亲最后一位妻子帕尔照顾。但是没过多久,帕尔又找到了一位新丈夫英格兰将军托马斯·西摩。西摩长相英俊,做事却是胆大妄为,他和帕尔结婚最大程度是看上了伊丽莎白这位继女。他常常穿着睡衣溜进伊丽莎白的卧室和她嬉戏嘻闹,女管理员抱怨说“裸露着腿跑到姑娘房间里,真是厚颜无耻”。
在这种情况下,伊丽莎白被送到另一处宅邸,但这并没有使她摆脱麻烦。在1548年帕尔因产后并发症去世后,西摩又开始追求伊丽莎白,这次他反而大胆的向她求婚。他对伊丽莎白的感情不单是男女间的那种,更多的是他希望和王位继承人结婚从而获得权力,然后和出任小国王爱德华护御官的自家兄弟较量一下。1549年,他的阴谋暴露,经过审讯后被处以斩首。西摩执行死刑前,伊丽莎白为此受大很长时间的询问,她毅然否认知道叛逆的事,还气愤斥责关于她怀有西摩孩子的谣言,她说:“无耻的诽谤”。
此后几年,伊丽莎白的生活相对平静。她举止得体穿戴含蓄,这给有关于她和西摩的绯闻做了一个很好的回答,表明了她的贞洁无辜。
西摩给她造成的威胁,以及记忆中母亲的命运,使得伊丽莎白以后对个人问题慎之又慎。 在伦敦塔被姐姐玛丽关押的日子,尤其让伊丽莎白想到了自己的命运。这一切的事情也成为对伊丽莎白的生存艺术教育。她懂得了对执政的女王来说,最危险的莫过于身旁存在最得民意的继承人,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都容易诱发篡位的阴谋和危险。她懂得了必要时对事实加以巧妙的修饰,压力来临时要挺身而出面对,在保护自己的问题上永不妥协。
第二节 北方伯爵叛乱
英格兰有一些对旧制度留恋且厌恶朝廷的富豪大亨,他们生活在远离伦敦和朝廷势力的北方,住在玻璃透明的文艺复兴时期的宫殿里,反叛的种子在他们身体里发芽生长。虽然其中有些伯爵,如史伯利伯爵己与伊丽莎白达成和解,但仍有一些人对女王的政策敌意十足,因为这些政策削弱了他们的权威,威胁到他们的天主教信仰。
这些伯爵中,以诺森伯兰伯爵尤为最,他的父亲由于支持反抗亨利八世的一次天主教暴乱而被处死,他的信仰和官职都受到威胁,与朝廷宿怨已久的他在1569年,和威斯特莫兰伯爵联手图谋想将玛丽从桎梏中解救,希望由玛丽替代伊丽莎白任英格兰女王。
然而招集一支能战胜女王军队的人马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他们虽然有大批效忠于他们的佃农,但对付女王的军队,却是远不可及。他们把希望全寄托在国内最富有的,拥有英格兰最高贵族头衔的诺福克公爵身上,公爵的巨大家产包括不受皇家控制的600平方英里的土地,气势宏伟的庄园,诺福克乡间的肯宁宫等,单单只从他自己的佃户中就可招集1200多人参战。
诺福克公爵和许多佃户心里信奉天主教,对伊丽莎白的宗教和解只是嘴上附和,公爵在朝廷有时也和伊丽莎白相处算是融洽,尤其在他和其他贵族提醒女王应该考虑继承人问题时,伊丽莎白对他的头衔极为尊敬和关照。但骄傲且有着勃勃野心的他,想到与苏格兰女王结婚后,有朝一日可能统治英格兰,就让他内心激动不己。
1569年夏季,伊丽莎白在多次听闻诺福克公爵的计划后,曾单独和他一起用餐,给他机会说明意图,但公爵仍毫无悔改之意。不久,伊丽莎白从一位后悔支持这次叛乱的人口中,得知了这场图谋的各个细节。女王直接命令公爵放弃其计划。诺福克表面答应尊奉圣旨,并声称他完全没有必要做玛丽的配偶就己经拥有不亚于国王的财富。但实际上,他一直急于与玛丽完婚,而且准备好与威斯特莫兰和诺森伯兰联手,并把妹妹嫁给了威斯特莫兰。
……
第一章 都铎王朝
第一节 历任君主
第二节 亨利八世
亨利八世的六个妻子
第三节 血腥玛丽
第二章 初执权柄
第一节 伊丽莎白加冕
第二节 伊丽莎白的政治韬略
封爵政策
宗教宽容政策
贫困杂法与流浪汉
第三章 财富与辉煌
第一节 皇室的奢华
第二节 女王生活
第三节 女王服饰
第四章 英格兰文化与生活
第一节 戏剧
第二节 建筑
哈德里奇宫
第三节 文学
第四节 医疗
第五节 法律
法律人士
监狱伦敦塔
第六节 《家庭万事全》
第七节 田园生活
第五章 苏格兰与英格兰
第一节 《爱丁堡条约》
第二节 苏格兰玛丽女王
第三节 两位女王的巅峰对决
第四节 悲催的结局
第六章 婚姻与政治
第一节 王冠与爱情
第二节 继承人的问题
第二节 北方伯爵叛乱
诺里奇出巡
宗教宽容政策结束
第七章 大航海时代
第一节 约翰·霍金斯的航海活动
第二节 弗朗西斯·德雷克的航海活动
第三节 航海与贸易
第四节 航海与财政
第五节 一次麻烦的航行
第六节 第一个英格兰殖民地
第八章 英西战争
第一节 英格兰与西班牙舰队
第二节 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
第九章 女王暮年
第一节 历史的悲剧
第二节 不和谐的音符
第三节 伊丽莎白女王去世
第十章 王者风采
第一节 童贞女王
第二节 荣光女王
第三节 英明女王
附录 伊丽莎白一世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