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台湾往事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40456702
  • 作      者:
    凤凰书品[编著]
  • 出 版 社 :
    湖南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编辑推荐
  1.有国仇,也有家恨,国民党政府退守台湾之后如何稳定局势,蒋介石、陈诚、白崇禧等政要又度过了怎样的晚年生活,他们在政治以外,在家庭生活中,又是怎样的角色?
  2.每一位讲述者都是中国现代历史上的最要人物,是台湾民国政府的参与者,或者是重要人物的后代,具有权威特质。
展开
作者简介
  凤凰书品,《口述历史》主持人:曹景行、陈晓楠,凤凰卫视金牌历史文化节目,“口述还原真相,细节撼动心灵”。
展开
内容介绍
    《台湾往事》带你了解民国,了解台湾,了解蒋家王朝。秉承以过来人亲身谈历史往事,大是大非中细诉点点滴滴,“因事找人,因人找事”的宗旨,聚焦重要历史人物、国家政要所亲身经历的事件,选取台湾那些年历史中的亲历者见证人,对台湾这些年的历史人物和事件进行了富有人情味的普及性的描写。每一位讲述者都是中国现代历史上的重要人物,是台湾民国政府的参与者,或者是重要人物的后代,以及重大事件的亲历者,具有权威特质。有国仇,也有家恨,讲述了国民党政府退守台湾之后如何稳定局势,蒋介石、陈诚、白崇禧等政要又度过了怎样的晚年生活,他们在政治以外,在家庭生活中,又是怎样的角色?在金门炮战时期,又有什么样的故事?台湾白色恐怖时期,又是怎样的社会境况?台湾,为何能成为今日之台湾?应舜仁(蒋介石侍卫)讲述蒋介石在台岁月;陈履安(陈诚之子)讲述陈诚晚年在台湾的生活;白先勇(当代华人世界最重要的作家之一,白崇禧之子)讲述白崇禧在台湾的日子;蒋孝严(蒋经国私生子)讲述蒋家门外的日子;孔令仪(孔大小姐)讲述作为家族最后的守望者的历史;郝柏村(中国国民党中央副主席)亲历金门炮战;陈明忠讲述作为台湾最后一个政治死刑犯的日子。
展开
精彩书摘
  曹景行:1975年4月5日,清明节的午夜时分,88岁的蒋介石在台 北士林官邸去世。那天晚上,当应舜仁听到楼上传来的宋美龄和蒋经国的 哭声,他禁不住浑身颤抖,茫然无所适从。从南京到溪口,再到台北,蒋 介石当政、下野,又再次上台,在风风雨雨、起起落落的30多年中,应舜 仁始终作为侍卫官随侍在他的身边。应舜仁在蒋介石夫妇身边工作了38个年头。抗战胜利之后,作为南京 总统府仪仗队的一员,他每天和战友们立正、敬礼,目送蒋介石的车队缓 缓开过。那时候,蒋介石的警卫人员分为外勤部队和内勤部队。身穿军装 的应舜仁属于外勤部队,也被叫做军衣部队。1954年1月,国民党到达台湾的第五年,应舜仁终于脱下军装,换上 了浅色的中山装,成为蒋介石身边的一名便衣侍卫,也因此,他有了第一 次和蒋介石单独谈话的机会。应舜仁:便衣(侍卫)呢,那时候蒋公是要见的。从便衣侍卫到侍卫 室的人,他都要自己见,不然不放心。他在“总统府”见我,问我问题,问得很详细:家在哪里,家里有什么人,有没有看书,等等。老先生最主 要是一双眼睛厉害,眼睛看起来很有精神的样子,有一种使人敬畏的味道。多年的戎马生涯和政治岁月,使得蒋介石一贯表情严肃,不怒自威。时任士林官邸凯歌堂牧师的周联华回忆说:“我第一次见蒋公的时候,就有 个印象,这印象一直在我心里,就是蒋公鼻子以上非常威严,尤其是他的 眼睛;他的鼻子以下非常和蔼可亲,尤其是他的嘴。所以我常常说他的鼻 子以上像严父,他的鼻子以下像慈母。所以每次我都尽量多看他的嘴,这 样我就不太害怕了。”应舜仁:他跟你谈话的时候,很注重你的应对、讲话、语气各方面。他还看你这个人的仪态、表情。很多人讲老先生会看相,其实不是看相,他是见过了千千万万的人,见过的场面、见过的人多了去了,所以能察言 观色。一看就可以了解这个人厚道不厚道,是不是嬉皮笑脸的那种,有没 有奸诈的样子。再等你开口,几句话一讲,他就可以了解你一半了。如此审慎地挑选侍卫,是蒋介石多年军旅生涯中不可或缺的一种习惯。他亲自起用的第一位贴身侍卫是自己的堂侄王世和。1921年,蒋母王采玉 病逝,蒋介石返家奔丧,守制期满后奉孙中山之命前往广东。由于早前在 广东曾与粤军将领结下梁子,蒋介石担心此行粤军会对他采取不利行动,因此打算挑选一批忠贞可靠的家乡青年,组成一支小规模的近身侍卫队随 他去广东。他见22岁的堂侄王世和长得精干结实、反应灵活,此时又无业 在家,便命他广招体格健壮、吃苦耐劳的青年。最后挑选了蒋恒祥、蒋瑞 昌、蒋甫元三名蒋姓宗亲侄辈与王世和一起组成贴身侍卫小组,由王世和 担任侍卫长。由此,蒋介石开始正式使用侍卫,终其一生没有停过。应舜仁记得,蒋介石当时用红铅笔在他的名字上打了一个钩。一周之 后,他就正式调任侍卫工作。应舜仁是浙江人。蒋介石身边的侍卫原本几 乎是清一色的浙江籍,但是到了台湾之后,随着新老交替,侍卫当中也有 了一些来自不同地区的人员。而蒋介石本人浓重的浙江口音就成了“新科”侍卫的难题。应舜仁说,作为一名侍卫,“听话”是最基本的要求,“听话”不仅是要懂得蒋介石的口音,更是要懂得百分之百地服从。应舜仁:老先生办公的时候要回形针,但他不叫回形针,叫“插销”。一般人想应该是门上那个插销吧,结果错了。老先生又讲“拿绢头”,绢头 是什么?上海人讲手帕,宁波人才讲绢头。一个武官去拿什么?去拿了块 砖头来。听错了话,老先生会生气的,这时候你就得听话、得服从。如果辩一 句,他就要发脾气了:“强辩,强辩!”他觉得,你对我来讲是用人,不应 该在我这个主人面前强辩你的理由。结果有一次山东武官听成了“枪毙”,吓得发抖发慌,怎么这样就要被枪毙?副官跟他讲,我像你这样子“枪毙”,早就被枪毙十几次了。曾担任台湾“行政院长”的郝柏村也在蒋介石身边服过役。郝柏村是 江苏盐城人,到台湾之前只是军中的一名营长,1958年金门炮战的时候因 为驻守小金门有功,受到蒋介石父子的赏识。1965年,因为一项特殊的任 命,46岁的郝柏村来到台北士林官邸,成为蒋介石身边第一位非浙江籍的 中将侍卫长。郝柏村:有一天,经国先生打电话叫我到台北来见他一趟。我坐火车 到他家里,见面以后他说,你调任侍卫长。第二天,老“总统”就见我,说你马上到职。于是我就到“总统府”来担任侍卫长了。郝柏村说,侍卫长并不是侍卫,他实际上是蒋介石的军事秘书,还要 负责蒋介石和家人的安全保卫。此外,他还是士林官邸的“大总管”,吃、穿、住、行诸项事宜都得经手。对于自己获得重用,郝柏村认为除了能力之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 他在军中背景单纯,不属于任何一个派系。而他被任命为侍卫长是蒋介石 和蒋经国共同决定的,如此重大的任命,使得郝柏村格外小心翼翼。郝柏村:选我做侍卫长,我想他当然有培养我的意思。因为过去侍卫 长一般都是浙江人,而且很少有带兵的,没什么当过师长、军长的人来做,我是例外,既不是浙江人,又带过兵。曹景行:所以您上任的时候,自己感觉这是一个重大的转变?郝柏村:对,重大转变。怎么讲呢?这是个成败的关键。人家说“伴 君如伴虎”,你在他旁边做好了,当然他可以让你上去,那要做不好,马上 就要下台了,以后就没有任何发展机会了。因为明白这一点,所以我一直 很小心谨慎,做得很好,老“总统”蛮喜欢我的。P004-006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应舜仁:蒋介石在台岁月
第二章 陈履安:主政台湾的“陈诚伯”
第三章 白先勇:白崇禧的孤寂晚年
第四章 蒋孝严:蒋家门外的日子
第五章 孔令仪:家族最后的守望者
第六章 郝柏村:亲历金门炮战
第七章 陈明忠:最后一位政治死刑犯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