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有味的传统文化课.Ⅰ,典型形象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50606838
  • 作      者:
    三糊涂(端木赐香)著
  • 出 版 社 :
    凤凰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编辑推荐
  看易中天品人物,看袁腾飞说历史,看三糊涂讲文化
  思想性堪比吴思《潜规则》,趣味性更强
  经典《上课了:一个教授的幽默智慧课堂》的升级呈现
  文字像评书一样有味
  读来不犯困,再启蒙,开天眼
  独立思考和独立人格养成的最佳读物
  章立凡先生称为“历史顽主”;鄢烈山先生称为“仁义多情”
  她被称为当代女鲁迅
  学生说:大学四年唯一不遗憾就是听过三糊涂老师的传统文化课
  读者说:可惜我不能再次报考大学进入作者所在的学校
  观点摘录:
  1.如果说百姓是妖魔的话,那么清官便是帝王供妖魔享用的牺牲与祭品。说得不客气点儿,清官是帝王放在百姓面前的冷猪头肉!
  2.不要自作多情地以为,清官文化大发展是社会的进步,相反,清官文化越发展,越说明君权制度的腐朽与官民的水火不容关系加深。统治者越是在无法继续维持统治的时候,越强调清官文化,他们希望通过彰显清官的爱民清政来修补制度之弊病,创造出一种官爱民、民拥官的假和谐来。
  3.知识分子的学而优则仕,还不如说成是“女大当嫁”。中国文人被罢官,犹如小女人被休回娘家。从这个意义上讲,屈原沉河,与其说是爱国,还不如说是殉情!
  4.像岳飞这样的武人,最后杀他,也顶多弄个“莫须有”的罪名,透着大宋统治者的憨厚老实。须知,封建朝代给人弄个“谋反”罪名,就象斯大林时代给您弄个“反革命”罪名一样,比母鸡下蛋都容易。赵构与秦桧合谋鼓捣了半天,也就弄个“莫须有”而已。政治手腕不够老辣!
  5.柳永的故事告诉知识分子,要么老老实实等待官家的宠幸,要么风风流流地永远接受青楼妓女们的宠幸。就怕吃着碗里的,望着锅里的。官家吃醋啊。
  6.一个倒霉的皇帝背后,必有一位替他背黑锅的女人!所以,我挺同情杨玉环、妲己、褒姒、飞燕、合德等美女。如果长得差点,顶多误一个男人,一不小心,嫁个皇帝,脾气再差些,千金也不笑,误国不说,还耽误了全国人民的幸福生活,罪过就大了。
  7.道德更多的是上对下扯的幌子,上层人士可能根本不当回事儿,比如,汉武帝的祖母嫁过三回,蔡文姬也是三回,至于汉代名相陈平,则是自己妻子的第六任男人了。
展开
作者简介
  三糊涂(端木赐香),历史系副教授。研究兴趣:中国近代史与中国传统文化批评。自称平生要务为:拆历史的墙角,探文化的陷阱;还原历史,奉献常识。行文似戏谑,被章立凡先生称作“历史顽主”;文字背后一腔真诚,被鄢烈山先生称作“仁义多情”。著有《我是如此美丽》、《中国传统文化的陷阱》、《糊涂读史:明清的帝国偏执与盛世张皇》、《那一次我们挨打了:中英第一次鸦片战争全景解读》、《这一次我们又挨打了:中英第二次鸦片战争始末》、《重读晚清六十年(1851-1911)》等。
展开
内容介绍
  传统文化对我们每个人都很重要,但是,以前的传统文化,都过于高头典章的形式,让读者无法亲近,达不到传播传统文化的目的。本书作者思路开阔,论述少迂腐气,语言活泼生动,观点独到有启发,让读者在阅读的畅快中感受到思维的乐趣,并更好地认识传统文化。养成独立思考和独立人格,避免被学校教授的知识洗脑。
  易中天品人物,袁腾飞说历史,三糊涂讲文化,并视为最有味道的解读言说。
展开
精彩书摘
  保守精神
  长期面朝黄土背朝天,两眼向下,土里刨食的耕作方式,又导致了国人的保守精神。小时候闲来无事的时候,我经常坐墙根儿观看家里的母鸡是如何寻找食物的。它在石榴树底下刨啊刨啊,下面什么都没了,还刨,直刨得我替它着急,一颗石子扔过去,惊得它逃窜不已。十分钟以后,你会发现它又回来了,还刨那个地方。长大后,我老是考虑,中国人的农业耕作是不是与鸡的生存方式有着相通的方面?保守,则决定了国人先天缺少开发精神,缺少探险与浪漫。土里刨食,衣食之来源,命之所系,又决定了中国人对土地的浓厚感情,背井离乡不过是灾荒年间无可奈何的选择,安居乐业、叶落归根才是国人的理想生活和最终宿命。如今,如果不是农业早已成了没有剩余价值的产业,老百姓也不会浩浩荡荡地出门打工的,因为心里头,他们仍然恪守着“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小农理想。
  对比一下,你会发现,欧洲人就善于探险,而中国却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探险家。你会说,中国有个郑和,不错,可惜郑和所经之路,中国的小海盗们早就经常走动了,郑和只不过是规模大点。郑和一次出动200艘大船,随行人员27000 名,而哥伦布的探险队伍,也就3 只帆船,90 名随员;麦哲伦的环球,无非5 只船,265 名船员。大家觉得,西方人更像是探险呢,还是郑和更像探险?从古到今,我从来没听说哪个国家的探险队伍能达到两三万人马呢,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国开赴中国的远征军,战舰也仅40 余艘,相当于郑和的五分之一,至于士兵,也就4000 人而已!
  如果大家有兴趣的话,不妨关注一下中国20 世纪80 年代兴起的探险热。1985 年,四川乐山人尧茂书驾“龙的传人”号漂流筏,抢先在美国人之前漂流长江,不幸遇难。尧的探险,一开始就成了事关民族尊严的大事,随后,类似的民族英雄层出不穷。听听河南队的队歌:漂流长江,坚定信念,我们是中华民族热血汉??听了这样的歌,你感受到的是饱满的爱国热情!
  也许,正因为我们骨子里缺少探险精神,所以才把探险当做上战场。像1986 年、1987 年的“首漂长江热”“首漂黄河热”,漂流者是因为决不让美国人肯沃伦拿走中国江河的首漂权才铤而走险的,中国人自己被自己的爱国热情感动不已,慷慨不已,直闹得肯沃伦迷惑不解,说:你们中国人如果到美国漂流密西西比河,是不会遭到反对的。
  美国人哪里明白,中国人的探险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探险,老实说,它就是一场中国人自己头脑里臆想出来的抗美斗争!比如有一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的一个小品,主人公与在美国留学打工的儿子通电话,这电话打着打着,就打成抗美斗争了,老子悲愤地说与儿子,等以后咱们中国怎么样了,让那老美来咱国家端碗洗盘子!中国观众把它当做爱国讲演了,掌声大起,美国观众看不明白了,说:如果开的工资高,我们愿意去你们国家端碗洗盘子!老美还是不明白中国人。第一,中国人认为端盘子是丢人的活;第二,中国人认为在美国上学打工就是遭受美帝国主义剥削;第三,一般中国人不知道中国留美学生通常是在华人餐馆里打工,而克扣留学生工资的,也就是咱华人老板敢干。总之,我们的人民情绪,有时候很滑稽的。历史上,我们的探险不是出自人性利益的驱动;现在,它又不是出自队员个人的内心的爱好。
  从古至今,它就是政治运动,也许,这就先天注定了中国探险的悲剧性。如今,中国探险不再与政治、爱国等亲密接触了,但政治作秀、道德作秀与商业炒作奇妙地混合到了一块儿,令人反胃。
  勇士们说:“没有探险精神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这话没错。但是遗憾的是,我们的探险精神从何而来?这一点,梁启超在100 年前就看到了,所以《新民论》中,他把探险精神拿过来提倡。问题是,探险是西方历史中自发出来的一种精神。在中国,它不是提倡就能得来的。或者说,从提倡到内化,既需要时间,还需要外在环境的合力。这外在环境,既包括家庭,还包括社会。我们现在的家庭,对孩子的要求还是稳当。看孩子的姥姥奶奶们护犊心切,恨不得把孩子们当瓷器供养。再说了,时至今天,地理大扩张的时代已宣告结束,人类更多的是和平共处。对外太空的探索,更多依靠的是科学水平而不是探险精神。那么,
  我们还提倡探险精神何用?几百年前流行的精神,我们没有。几百年后,这精神已与时代精神没有了密切关联,我们却还在呼唤,不很可笑吗?
  当然,由于近代中国的主课题就是救亡图存,所以在引进西学的时候,各路人马不免程度不同地具有功利色彩。也就是说,就连一个探险精神,都不是发自个人内心的喜欢,而是民族国家社会进化的需要。一句话,我们现在还可以提倡冒险,但仅限于个人娱乐。比如您喜欢掏鸟蛋,您就掏吧,不要指望这种精神能跟民族的进步、国家的强盛扯上什么关系!
  ……
展开
目录
三版前言

第一讲 中国传统文化漫谈
可惜甲午海战又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李鸿章在谈判桌上只有点头yes摇头no做非此即彼之选择题的份儿,点头屈辱,摇头挨打,事实上别无选择。时人举国大骂李鸿章,好像李大人天性就喜欢卖国,不卖国心里就不踏实似的……
我之态度
我之眼光
有关文化
第二讲 中国文化中国人
随便一个中国老太太,哪怕她大字儿不识一个,但是她身上的文化色彩也是五光十色的……
儿子没养活,夭折了,她会自我安慰曰:天意啊!天命是谁的思想?孔家老二的。这时候,你能看出这女人信儒。可是一旦儿子长大,娶了媳妇忘了娘,或者游手好闲赌博吸大烟什么的,老太太会拍着膝盖哭诉:报应啊,老天爷,我作了什么孽了,给我这么一个不孝子(或曰败家子)。这时候,老太太她好像又信佛了。可是你看她桌子上供的牌位,分明又是“太上老君在此”!太上老君是谁?道家创始人老子是也……
看不懂的中国人
农业经济与中国人
缺乏公德意识/保守精神/重天命、轻人力/稳重实在
宇宙观与中国人
中央集权与中国人
第三讲 中国文化中国男人
西方文化里,海伦就是一切,就是战争的全部理由,这理由是惟一的,也是充分的,因为海伦的背后是爱情。相形之下,细君公主、昭君姑娘的背后,是苟安,是交易,是男性集体的懦弱!
一旦一个女人背后有了风言风语,不幸的是又让其男人听见了,那么这男人下一步的行动将是什么?不用说,男人雄赳赳气昂昂跨过家门槛,人刚进,手已伸,不由分说,先把女人打一通!
中国男人的文艺镜像
男性女性化/男性傻气化/男性无性化
中国男人的社会写实
中国男性的自私/中国男性的懦弱/中国男性的无奈
第四讲 中国文化中国女人
一个倒霉的皇帝背后,必有一位替他背黑锅的女人!所以,我挺同情杨玉环、妲己、褒姒、飞燕、合德等美女。如果长得差点,顶多误一个男人;一不小心,嫁个皇帝,脾气再差些,千金也不笑,误国不说,还耽误了全国人民的幸福生活,罪过就大了。
道德更多的是上对下扯的幌子,上层人士可能根本不当回事儿,比如,汉武帝的祖母嫁过三回,蔡文姬也是三回,至于汉代名相陈平,则是自己妻子的第六任男人了。
全球通识,女人不咋地
中国女性的黄金时代
对中国女性的角色定位
传统女孩子需要接受的素质教育
男女授受不亲的男女有别之礼/唯务贞节之贞操礼/
女性之美仪/无才是德的妇德礼
为人妻之后要守的妇礼
三从四德之礼/夫死无再嫁之礼/七出三不出之礼/婆媳之礼
不容乐观的现实
解放后女性解放之变种/传统的回归/当代中国女性之地位
第五讲 中国贪官文化
这把戏多了,傻瓜都不信了,何况读书读到死的官僚集团?皇家是什么东西,官僚们心知肚明,所以,当皇家号召官僚们“武官不惜死,文官不爱钱”时,我不知道,官僚们是如何在肚里冷笑不已的,我只知道,大家伙儿谁也不傻,导致上层统治者的道德呼唤,撞到了历史的厚墙之上,我们只听到了空洞的回声!
贪污的出现及手法
寻找“贪”字早期的仙迹/贪官始于何时/传统贪污之手法
古代中国如何反贪
尧舜时期,中国即开始反贪/殷商时不任用贪官/西周出现惩贪法/
春秋时贪污泛滥/封建社会反贪/反贪中出现的怪相/贪污为何不可遏止
古今贪官对比
对于贪污原因的总分析
人性的原因/制度与体制的原因/社会的原因/管理方面的原因/
文化的原因
第六讲 中国清官文化
如果说百姓是妖魔的话,那么清官便是帝王供妖魔享用的牺牲与祭品。说得不客气点儿,清官是帝王放在百姓面前的冷猪头肉!
不要自作多情地以为,清官文化大发展是社会的进步,相反,清官文化越发展,越说明君权制度的腐朽与官民的水火不容关系加深。统治者越是在无法继续维持统治的时候,越强调清官文化,他们希望通过彰显清官的爱民清政来修补制度之弊病,创造出一种官爱民、民拥官的假和谐来。
有关“清官”的说法及由来
何谓清官/“清官”二字何时何地出现/古代治吏以廉为本
清官故事之样本
出生与教育/信仰/仕途起步/从政之境界/任内百姓/家人境界/县上政绩/外号及忠孝/仕途升迁/因公殉职/遗物/榜样的力量是没劲的
皇帝对清官的喜欢是有限的
做清官,难于上青天
当清官的经济难度/做清官的道德难度/做清官的体制难度
如何评价清官文化与清官情结
清官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之一/清官文化的民本政治内涵/
警惕清官文化/清官可以休矣
第七讲 中国传统知识分子
知识分子的学而优则仕,还不如说成是“女大当嫁”。中国文人被罢官,犹如小女人被休回娘家。从这个意义上讲,屈原沉河,与其说是爱国,还不如说是殉情!
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贞洁观与中国女人的贞节观完全可以相提并论。而且我们可以发现,中国女人贞节的高峰时代,与知识分子忠贞的高峰时代完全吻合。
知识分子概说
“知识分子”的词源/西方学者对知识分子的概念界定/
中国对于知识分子的界定/知识分子皮毛问题/知识分子应有的特性
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黄金时代
古典知识分子沿街叫卖的生存状态/古典知识分子的道统与学统
中国知识分子是如何集体趴下的
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的独尊儒术/古已有之的文字狱/清朝的文字狱
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心理学分析
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招安情结/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臣妾心态/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怨妇心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争宠心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好女不嫁二夫”的贞洁心态
第八讲 文臣武将挨个排
晏子杀人,分明是以“义”杀人,认定三勇是不讲君臣之义的危国之器,可三人最后的行为,又分明是义字当头,倒显得晏子有点不仁不义了。
像岳飞这样的武人,最后杀他,也顶多弄个“莫须有”的罪名,透着大宋统治者的憨厚老实。须知,封建朝代给人弄个“谋反”罪名,比母鸡下蛋都容易。赵构与秦桧合谋鼓捣了半天,也就弄个“莫须有”而已。政治手腕不够老辣!
文臣武将概说
文臣武将,边界模糊/文臣武将,都是工具/文臣明哲保身,武将激流勇退
文臣样本分析
伊尹:中国第一相/姜太公钓鱼:所有的人都上钩/管仲的是与非/司马迁愿为之执鞭的晏子/伍子胥带了个不好的头/范蠡与文种/商鞅:变法身死的政治谋略家/鼠相李斯
武将样本分析
吴起:只保国不保家的将军/坑人没商量的白起/月下被追的韩信/岳飞的盲区/被涮了羊肉的袁崇焕
第九讲 侠客青楼对着敲
老百姓自己肯定不做侠客,也不教育儿子做侠客,但是有外人做侠客,他们会鼓掌欢迎大声喊好,唯恐人家做得不够上瘾。这个跟清官情结一样,做百姓时希望别人都做清官,待自己做官时则又当别论。
柳永的故事告诉知识分子,要么老老实实等待官家的宠幸,要么风风流流地永远接受青楼妓女们的宠幸。就怕吃着碗里的,望着锅里的。官家吃醋啊。
侠客文化
侠客起源/历史上的著名侠客与侠客文学
青楼文化
青楼起源和妓女概说/青楼与文化艺术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