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务派在兴办洋务的过程中,由于没有一个健全的领导机构和统一的领导核心,所以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分化出几派。以曾国藩、左宗棠为代表形成了湘系集团,其中左宗棠又自成体系;以李鸿章为代表形成淮系集团;洋务运动后期又出现了以张之洞为代表的洋务集团。还有沈葆桢,丁日昌等。
左宗棠的洋务活动开始很早,是第一个主张建立海军的洋务派官僚。他拥有一支从曾国藩那里分出来的湘军,长期把持福建船政局。1867年调任陕甘总督,长期偏处西北地区,仅在兰州办了一些规模较小的洋务企业。
李鸿章经办的洋务最多,时间也最长,他是洋务派中最重要的代表人物。1870年李鸿章就任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以后,李鸿章实际上总揽兴办洋务事业的大权。
洋务派在兴办洋务活动的过程中,遭到了封建顽固派的责难和反对。洋务派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顽固派坚决反对西学为用,拒绝任何在封建社会中原来没有的新东西。他们之间的争论,重要的有两次:一次是天文馆增设天文算学馆问题;一次是关于修筑铁路问题。
洋务派与顽固派的论争成败的关键是慈禧太后的态度。1864年,她批准同文馆、天文算学馆办起来。修筑铁路和办天文算学馆一样,是历史的一种发展潮流,不是顽固派所能阻止得了的。1881年,为了解决开平煤矿的运煤需要,修筑了一条11公里的唐山至胥各庄的铁路。通车时,顽固派借口震动皇陵,一度只得用马来拉车厢,这是中国自有的第一条铁路。1887年清政府批准修筑津沽铁路,使顽固派的反对又一次遭到失败。从这场争论中可以看到,在封建守旧的中国,要采用西方的某些先进科学技术是多么的困难。
洋务派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按照其创办洋务运动的内容以及时间的先后,可以把洋务运动分为三大组成部分:第一是创办近代军事工业;第二是创办民用企业;第三是筹建新式海军。
鸦片战争的失败,并没有使国人认识到封建制度的腐败,仅仅使部分有识之士承认了洋人的“船坚炮利”。于是,这些有识之士就在探求“师夷之长”强国强兵。中国的近代工业化正是从武器的工业化开始的。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