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这样一件事情,却成为舆论的焦点,很多传言不胫而走。在八月三日,候选郎中陈时政向光绪帝呈折,主张援引伊藤博文做顾问:“顷闻伊藤罢相来游中土,已至京师,将蒙召见,如果才堪任使,即可留之京师,着其参与新政,自于时局更多裨益。”(《条陈时务便宜折》,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另一件事情为,光绪帝决定在八月初五日召见伊藤博文,并安排负责接待的张荫桓事先拟订“问答节略”。在变法的关键时刻,中国的皇帝要召见来自日本的在野政治家,其决定的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含义。
此事对于慈禧来说,是一件关乎她能否继续掌握皇权的大事。慈禧感觉到,如果任光绪帝将伊藤博文留下做变法的顾问,那么将会形成自己难以控制的局面。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八月初六日慈禧宣布再次训政与伊藤博文访华有直接的关系。
慈禧在戊戌变法中前后态度的转变,并非是一时的矛盾使然,它是历史的必然与偶然的复杂交错,是慈禧的个性品格与文化制度的必然体现。
慈禧是传统文化价值体系的代表,无论在经典文化和通俗文化方面,她都具体而细微地体现了中国士绅阶层所传承的中国文化。
她洞悉人性、工于心计、个人至上、敢做敢为,具备专制帝王所应有的素质。她的成功在于在男人统治的世界上,夺得了本应由男人把握的最高权力,并且按照自己的意志,做出了一番事业:三度垂帘听政、两决皇储、乾纲独断、运大清国脉于她的股掌之上,并且极大地影响了中国近代历史的走向。作为大清王朝的实际主宰者,当臣下把有利于王朝发展、意见比较一致、阻力不是很大的新措施呈请其批准时,她会允准。从办同文馆、派幼童出国留学、建造船厂到清末新政都属这一类。于是,一个支持改革的慈禧便出现在历史舞台上。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