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代于公元1153年正式迁都到中都。到了元朝,忽必烈放弃金代中都旧址,在金中都东北一带风景秀美、水源丰富的地区另辟新址。从至元四年(1267年)开始营建到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建成,历经十八年时间,宫室城邑巨丽宏深雄视八表。元大都城规划吸取了宋汴京和金中都布局形制及建设经验,是继隋唐大兴、中都二城之后中国古代最后一座按完善规划平地新建的都城,也是唯一的按街巷制创建的新都城。大都城的规划者刘秉忠和阿拉伯人也黑迭儿在按照古代汉族传统进行都城设计的同时,融汇蒙古及其他民族文化,因地制宜,极富创造性。第一,大都城是以湖泊为中心规划的城市。首先以金代中都东北部风景如画的琼华岛湖泊为中心布置官城。湖泊东岸兴建皇宫“大内”,西岸北部建兴圣宫由太子居住,南部建隆福官由太后居住。湖泊命名为太液池。太液池中琼岛以南有瀛州,上建木桥连接太液池东西两岸。环三官修建皇城,俗称红门拦马墙。然后以积水潭为中心布置城市。以大面积水域为中心的城市规划构想,不仅从深层揭示了蒙古草原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的传统习惯,也客观地反映了实际生存需要的自然观。第二,大都城是以皇城为中心的城市。元大都以宫城“大内”为中心确定城市中轴线,有力地烘托出帝王统治高于一切的规划主题思想。从此中轴线向北设定全城平面布局的几何中心点,该点在积水潭东北岸上,并建中心台。以中心点为据以外廓四至确定整个城市街道坊巷布局,极具科学性。第三,城市内街道分布为棋盘形方格网式布置。据元末熊梦祥所著《析津志》载:“大街制,自南以至于北谓之经,自东至西谓之纬。大街二十四步阔(一步约合1.54米),小街十二步阔,三百六十四火巷,二十九衡通(胡同)”,全城街道整齐划一。南北主干道两旁筑有水渠。城内居民聚居地称为坊,取《周易》“大衍之数五十”,分为五十坊。居民区为东西横向,称胡同,居民住宅均坐北朝南。第四,开凿通惠河繁荣大都经济。由著名科学家郭守敬主持设计建造的通惠河工程始于公元1292年春,完成于公元1293年秋,该河通船后使船只可由大运河或由海道经通州直抵大都城内积水潭。当时积水潭范围广大,北至太平湖,东南至北海,汪洋如海,水天一片,舳舻敝水,粮船如织。主要的商业中心就在积水潭东南钟鼓楼地区,黄仲文曾作《大都赋》描绘了当时的景象:“华区锦市,聚万国之珍异;歌棚舞榭,选九州之秾芬。”
元大都城规模宏大、规划严整,全城呈长方形,面积49平方公里。有11座城门,东西南三面各有三座,北面两座。城门外筑有翁城,城四隅有角楼。环城有护城河。城内有皇城,位于南部中央,官城在皇城内。仿《周礼·考工记》中所载“左祖右社,面朝后市”之制。以宫城“大内”为中心的中轴线贯穿全城,以方格网街道系统为主,左右对称的布局形式,对明清北京城乃至现在的北京城的格局及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5.明代北京
洪武元年(1368年)正月,朱元璋在应天府(今南京)称帝,国号“明”。同年八月,大将军徐达率明军攻克元大都,元朝统治者退回漠北,元大都改称北平。永乐元年(1403年)北平改称北京顺天府。永乐十八年(1420年)宣布迁都北京,永乐十九年(1421年)正式迁都北京以南京为留都。
明代北京是在元大都的基础上进行改建和扩建的,既有继承又有发展。街道、胡同沿用大都之旧,皇城、官城和宫殿全部新建。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