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话说宋元那时候儿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6483421
  • 作      者:
    林溪编著
  • 出 版 社 :
    中国纺织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编辑推荐
    后世诸学者考证,大宋江山有一个明显的奇怪特征:疆域不断受到辽、金、西夏、蒙古的军事侵扰与蚕食,战乱不断,但内地民生却极尽奢华,甚至达到令人瞠目结舌的程度,世风堪称前世未闻,后世不现。
    两宋几百年,前有辽、西夏蚕食,后有金、元侵掠,一直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因此,大宋王朝留给我们一个“受气包”的形象。而靠铁骑征服欧亚大陆的草原帝国入主中原之后,却仅维持了不到一百年的时间。历史,总因这些无奈和尴尬而更加引人入胜。
展开
内容介绍
    唐朝以后,五代政权次第更迭的乱象被赵氏集团改变之后,建立的大宋政权却成为中国漫长历史中的异类:国力达到罕见的高度,军事力量却在不断的侵扰中始终处于下风,导致疆土被不断地蚕食。因此,宋朝时期必有不同于前代的诸多特点,正是这些因素导致这一段历史具有与其他朝代迥异的特点。林溪编著的《话说宋元那时候儿》所讲述的就是这段时期的历史。
展开
精彩书摘
    1.朱全忠对中央集权的瓦解
    公元901年,也就是李唐帝国倒计时的第七年,其时战云早已密布。喜怒无常的唐昭宗李晔在前一年就被宦官刘季述和王仲先发难,囚禁起来,立太子李裕为帝。没过多长时间,这两个宦官就被孙德超起兵杀掉了,李晔归位后旧病复发,任用宦官韩文海等人,这下激怒了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崔胤,平生最看不惯朝里宦官掌权,发誓诛尽朝中宦官,于是密谋宣武(河南开封)节度使朱全忠。
    朱全忠,原名朱温,曾参加黄巢的农民起义,后归降朝廷,在政治上步步进阶,做了大唐宣武的节度使,最终成为梁王,自立国号,成为历史风云人物。史书上对他随义军进入长安后叛离黄巢而投归河中节度使王重荣的细节没有表述。如果这是黄巢的长远设计,那么,很显然这个设计取得了意外的大成功!
    估计是崔胤道理讲得透彻,或者是书信上言辞恳切且壮怀激烈,再加上此时皇帝李晔要去洛阳,朱全忠立马就从大梁(开封)起兵西上,表面上用了接迎皇帝的理由。因为唐朝时期,各地节度使若非奉诏而擅自带兵进京,一律被视为犯上作乱而遭剿灭。此时,宦官也没坐以待毙,与凤翔节度使李茂贞联手,见朱全忠领兵西来,以为形势大变,先出手在路上劫了皇帝逃回凤翔。谁料这一行动反而环了事,成了朱全忠痛下杀手的天大理由。历史就是这样,有时候与机会就是这样偶然巧遇!
    朱全忠见皇帝被劫,心想此关键时刻出兵就没有任何顾忌了,直接率兵通过潼关奔凤翔去了,将凤翔城围得水泄不通。这一围就是一年多,李茂贞几次率兵突围均告失败。到了冬天,凤翔城中大雪弥漫,断粮挨冻,将士死伤无数。据野史上说,其时凤翔城中出现了杀人卖肉换钱的现象,一斤人肉值百钱。不过并不足信。因为同时还记载狗肉比人肉贵,值五百钱一斤。难道杀活人比杀狗还简单?总不会是因为人肉能割下来几十斤而狗肉只能割几斤的荒唐理由吧?总之,李茂贞撑不下去了,就下令捕捉了七十余名宦官,当着朱全忠的面都斩了,最终与朱全忠和解。朱全忠迎皇帝返回京城后,立刻把宦官从内侍省逐出宫,然后一个不留地杀掉了。也不知是崔胤的主意还是朱全忠的意思,或者是朱全忠有自己的长远打算,借皇帝的诏书,把驻外地各处的宦官也一并杀掉了不少,只留了不足三十名体弱多病和幼年的宦官当下人供节度使使用。
    昭宗李晔为表朱全忠救驾有功,封朱全忠为梁王。封建制就有这个特点,节度使是中央派往诸地的官员,而上升成王就成了当地的最高长官,同时还手握兵权,旗下一班人马能征善战。这样一来,王与京城的皇帝就差一级,一旦摆脱了中央的控制,直接树旗就成皇帝了,这中间没有任何障碍。朱全忠退兵回到自己的地盘上,开始生事了。在公元904年正月,朱全忠找茬诬告崔胤谋反,把这个政治上的合伙人给杀掉了;然后派人到长安禁宫劫了皇帝李晔,逼其迁都洛阳,说崔胤诱逼他谋反倾覆社稷,先接走皇帝,再血洗长安。说到做到,朱全忠把李晔劫走后,立刻就把长安变成了废都。
    四月,李晔到了洛阳,八月就被朱全忠派人杀掉了。李晔死后,朱全忠立辉王李枧为哀帝,这就是大唐最后一位皇帝。朱全忠这一路杀下来,估计也没多少人敢跟他抗衡了。
    公元905年,梁王朱全忠在洛阳城内的九曲池摆酒宴,将李晔的几个儿子全部诱骗过来,在宴席中痛下杀手,全部缢杀,然后将尸首抛入九曲池。杀完皇子杀皇室成员,但凡不入朱全忠法眼的人一个都没留。就这样接连不断杀了一年,皇室的问题解决了,接下来就到了解决中央以外的官员了的时候。
    杀人也不是想杀就杀。杀一个人,可以神不知鬼不觉,再杀一个,人不知鬼知,等到杀第三个人,就神鬼皆知了。由于大唐皇帝李枧被朱全忠劫持着,因此,李枧也没什么机会发诏号令天下了。再说,长安已废,洛阳顶多算个陪都,政令基本没有多大的约束力。这种情况汉时已有先例。各地王与节度使,胆大的不必听命于哀帝,自有其理,胆小的推诿了事,坐视不理就成了。这样,朱全忠想把谁召到洛阳杀掉,就变成了难事。这往后,就没有人引颈上来让朱全忠杀的事了。但是,朱全忠觉得还得继续,这就需要布局设套,虽然费点事,但还得继续杀下去,勉为其难也得干,自己不干免不了受戮于他人。
    这样,又杀了一年,朱全忠基本上就没有阻碍了。
    公元907年,唐哀宗李枧觉得这皇帝当得一点都没劲,什么事都决定不了,朱全忠杀人根本就不跟他商量,想了想,干脆就把帝位让给了朱全忠,在自己的手里结束了李唐289年的历史。
    朱全忠称帝,按自己的地盘名称建国号梁,这就是史书上说的后梁。
    实际上,就在朱全忠围困李茂贞时,蜀王王建寻在四川成都已脱离中央控制称帝建立了蜀国,到现在已开国号七年了。李茂贞也在李晔死后在凤翔称岐王,不过,他为表对大唐李氏江山的忠心,仍用唐天佑年号。还有晋王李克用,淮南王杨渥,也用唐天佑年号,实则已脱离中央集权,独立行使政令了。这三王自视大唐臣子,与梁王朱全忠势不两立,一直处于战争状态,彼此征伐不息。一开始还是唐脉与叛将之战,到后来就演变成为各自利益而战了。
    随着战争乱象的进一步发展,各地节度使就成了没人管的大王了。都是在道上为官,有爱挑事的人,就有怕事的主。能称帝的就地称帝,不想主事的就投靠别人当个下属以求保全身家性命。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天下乱五代十国何其多
每个王朝谢幕的时候,其死相都非常难看。李唐王朝由黄巢起义军归降到朝廷的朱温所终结,这是黄巢特意设计的吗?谁能料到,大唐盛世之后会是天下大乱的局面。
1.朱全忠对中央集权的瓦解
2.中原纷争天下乱
3.南国大王旗
4.江山倾不失歌舞委婉
5.辽太宗攻中国
专题:什么是天下?

第二章 大宋统一中国
赵匡胤实际上也是与五代的起事者一样怀有野心,也同样采用了叛乱的方式得国得天下。只是,他开启了一个新纪元,把分崩离析的中央集权重新建立起来,因此,他得到了普遍的认可。意外的是,赵宋王朝莫明其妙地缔造了一个繁华浮世,当朝学者却一点都不知道,还在使劲地变法,折腾了一通,不知所以然。
1.赵匡胤陈桥兵变收中原
2.杯酒释兵权
3.太祖南战收拾山河
4.赵光义其人

第三章 大宋北疆的战事
中国北方的少数民族部落一向以游牧为主,只有大致的活动范围,而没有形成固定的城镇集中地。因此,不免与周边其他部落发生摩擦,还因为内部以勇猛者为盟主,也常发生内乱。所以,其集团战斗力通常都不会太高。但是,李唐时,契丹族却长期成为中原政权的主要敌对势力,并没有合适的解决办法。宋朝以来,这种情况继续存在。
1.契丹前史
2.可疑的宋朝名将潘美
3.忠烈杨业
4.不可忽视的萧太后
5.正史不见杨门女将
专题:疆土之争中的正义

第四章 中原盛世
宋朝开国以来,边疆战乱不断,后来与辽国订下“澶渊之盟”后才稍有安定,但不久又遭女真人的侵扰,可以说边疆的战事基本贯通于宋朝始终。但是,内地的经济发展却十分迅猛。
1.人民的状态
2.歌舞宋词
3.瓷都景德镇
4.沈括和他的《梦溪笔谈》
5.毕升的活字版
6.张择端与《清明上河图》
7.宋代画风的形成与发展
专题:盛世可以这样炼成

第五章 宋、辽、西夏三国并立
第六章 大宋抗内乱的超能力
第七章 女真灭辽与攻宋
第八章 北疆战火烧到南国
第九章 宋王朝横挑强邻自取灭亡
第十章 天下一统归大元
第十一章 南国的战事
第十二章 元朝的社会状态
第十三章 帝国的末日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