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畲族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227046943
  • 作      者:
    钟伯清编著
  • 出 版 社 :
    宁夏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编辑推荐
    《中国民族全书》内容充分展示中国五十六个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全面探寻中国五十六个民族波澜起伏的历史轨迹;深刻解读中国五十六个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气质;真切反映中国五十六个民族生机勃勃的发展前景;积极推动中国五十六个民族走向未来的团结进步;着力加强中国五十六个民族面向世界的交流沟通。
展开
内容介绍
    《中华民族全书:中国畲族》介绍的是少数民族畲族,书中主题鲜明,图文并茂,创意新颖。如有关家庭礼仪、取名习俗、婚姻习俗、节庆习俗等社会文化的介绍,让读者在趣读中增长知识,引发想象。
展开
精彩书摘
    在畲族山区,种植面积最大、出产最多的是毛竹,毛竹笋自然也就成了竹笋家族中的产量大户。按照采收的季节不同,毛竹笋可以分为冬笋和春笋。冬笋是立秋前后由毛竹的地下茎(竹鞭)侧芽发育而成,一般在春节前采收的竹笋。因尚未出土,笋质厚实,幼嫩爽脆,口感极好,是岁末年初畲家餐桌上不可缺少的美味佳肴。立春之后,随着春雨的到来,竹笋破土而出,就形成为春笋。春笋笋体肥大、洁白如玉、肉质鲜嫩、美味爽口,被誉为“菜王”,也是传统的“山八珍”之一。 
    畲族山区竹林广袤,冬笋、春笋产量较大,除少量鲜食和卖鲜笋外,大量的竹笋被加工成盐水笋、罐头笋和笋干等产品,成为畲乡重要的经贸产品,为畲民带来巨大的经济收益。笋干也称“玉兰片”,在国内外名菜佐料中久负盛名。笋干制作一般以春笋为原料,通过去壳切根修整、高温蒸煮、清水浸漂、榨压成型处理、烘干、整形包装等传统工艺,纯手工制作。除毛竹外,福建、广东畲乡盛产的麻竹、绿竹和安徽、浙江畲乡盛产的早竹,也是生产笋干的优良竹种。浙南、闽东、闽北、闽西、赣东北、广东凤凰山、安徽云梯等地的畲乡,都是著名的竹笋和笋干产地,云梯笋干、景宁笋干、闽北笋干更是远近驰名。 
    此外,春季的春笋、甜笋,春夏之交的苦笋,夏季的麻笋、绿笋,都是福建、广东等省畲乡深受城乡居民欢迎的名优特产。 
    三、畲乡的食用菌 
    畲族山区气候温和湿润,光热充足,降水丰沛,各种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灌木林分布广泛,树种繁多,为各类食用菌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造就了畲族乡村丰富的天然食用菌资源。 
    景宁畲族自治县是“处州茯苓”的主要产地,素有“菇乡”之称,也是世界人工栽培香菇的发源地之一。闻名遐迩的景宁香菇是畲乡的重要特产之一,主产于浙南山区景宁、庆元、龙泉一带。景宁香菇因肉质松脆、细腻滑嫩、味道鲜美、品质特佳而驰名,相传远在明初就被列为贡品,成为宫廷宴席上的佳肴。景宁香菇原为野生,800多年前景宁、庆元、龙泉一带的各族农民首创人工栽培香菇的技术,并把培育香菇作为立业谋生的一项绝技,传子不传婿,传媳不传女。直到新中国成立以后,这种育菇技术才公之于世。近年来,景宁一带的畲乡菇农将传统的砍花制菇技术和菌丝接种制菇新技术相结合,使香菇产量大为提高。
    ……
展开
目录
导论
第一章 畲族概况
第一节 族称族源
第二节 人口状况
第三节 历史沿革
第四节 生态资源
第五节 语言文字
第六节 民族区域自治

第二章 畲族的物质文化
第一节 生产习俗
第二节 饮食习俗
第三节 服饰习俗
第四节 居住习俗
第五节 交通习俗
第六节 风物特产
第七节 历史遗迹

第三章 畲族的民间文化
第一节 民间教育
第二节 民间科技
第三节 民间医药
第四节 民间文学
第五节 民间工艺
第六节 民间体育
第七节 民间游戏
第八节 民间造型艺术
第九节 民间歌舞艺术
第十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

第四章 畲族的社会文化
第一节 传统社会组织
第二节 家庭礼仪
第三节 交往礼仪
第四节 亲属称谓
第五节 诞生习俗
第六节 取名习俗
第七节 婚姻习俗
第八节 丧葬习俗
第九节 节庆习俗
第十节 禁忌习俗

第五章 畲族的信仰文化
第一节 宗教信仰
第二节 宗教活动
第三节 哲学思想
第四节 预测与占卜
第五节 族徽与标志

第六章 畲族对伟大祖国的贡献
第一节 积极开发祖国东南山区
第二节 坚定维护祖国统一
第三节 英勇抵抗日本侵略
第四节 浴血缔造中华人民共和国

第七章 畲族的精神气质
第一节 淳朴谦和的自然天性
第二节 坚韧耐劳的开拓精神
第三节 达观洒脱的人生态度
第四节 百折不挠的抗争精神
第五节 敦亲睦邻的团结观念
第六节 忠勇爱国的朴素情怀

第八章 畲族的文化传承
第一节 民族教育发展
第二节 民族文学创作
第三节 民族艺术创新
第四节 民族社团活动

第九章 畲族的族际交往
第一节 商贸交往
第二节 族际往来
第三节 文化互动
第四节 生产交流

第十章 畲族的文化发展愿景
第一节 畲族文化生存环境的变迁
第二节 影视演艺产业方兴未艾
第三节 民族风隋旅游大有可为
第四节 畲族研究成果日渐丰富
第五节 畲族文化发展的未来趋向

第十一章 畲族有重要影响的人物
第一节 隋唐时期人物
第二节 宋元时期人物
第三节 明清时期人物
第四节 近现代时期人物

第十二章 畲族的重要文献
第一节 清以前重要文献
第二节 民国时期重要文献
第三节 当代重要文献

附录
一 畲族历史大事记
二 参考文献
后记
编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