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方法和本书结构
1.2.1 研究方法
1.2.2 本书结构
第2章 养老保险体制转型的相关问题综述
2.1 引言
2.2 我国养老保险体制改革的历程回顾
2.2.1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养老保险制度
2.2.2 改革开放初期的养老保险制度
2.2.3 20世纪90年代之后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2.3 养老保险制度选择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2.3.1 现收现付制的经济增长效应
2.3.2 基金积累制的经济增长效应
2.4 养老保险制度选择与居民储蓄的关系研究
2.4.1 现收现付制对居民储蓄的影响
2.4.2 基金制养老保险对居民储蓄的影响
2.5 养老保险制度选择的收入再分配效应研究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现收现付制养老保险体制的经济效应研究——基于OLG模型的动态分析
3.1 引言
3.2 无养老保险制度时经济系统的动态分析
3.2.1 模型的结构
3.2.2 模型的一般均衡分析
3.2.3 模型的主要结论
3.3 引人现收现付制后经济系统的动态分析
3.3.1 修正后的代表性主体经济行为
3.3.2 现收现付制下模型的稳态分析
3.3.3 经济系统稳态均衡的福利分析
3.3.4 稳态均衡的比较静态分析
3.4 经济系统有、无养老保险体制的稳态均衡比较
3.4.1 稳态人均资本存量的比较
3.4.2 家庭最优储蓄率的比较
3.4.3 社会消费产出比的比较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部分积累制养老保险体制的经济效应研究——基于或有政府负债的分析视角
4.1 引言
4.2 模型的基本结构
4.2.1 代表性居民行为
4.2.2 政府的预算平衡
4.2.3 资本市场的均衡及其影响
4.2.4 代表性企业行为
4.3 社会的最优选择
4.4 经济系统的竞争性均衡
4.4.1 政府债务的动态学
4.4.2 人均资本存量的动态学
4.4.3 经济体系的动态一般均衡
4.5 经济系统的比较静态分析
4.5.1 部分积累制对人均资本存量的影响
4.5.2 人口结构对人均资本存量的影响
4.5.3 部分积累制对家庭储蓄率的影响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养老保险体制改革经济效应的实证研究
5.1 引言
5.2 我国经济动态有效性的检验
5.2.1 经济动态效率:基于企业总资本利润率的检验
5.2.2 经济动态效率:基于AMSz准则的检验
5.3 我国居民家庭储蓄率现状
5.4 居民储蓄率与养老保险制度:基于动态面板数据的研究
5.4.1 变量选取及数据说明
5.4.2 数据样本的描述性统计
5.4.3 计量模型设定与方法
5.4.4 实证结果及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本书研究的主要内容
6.2 本书的主要贡献与结论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