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关于农村金融理论的研究
在农村金融理论的发展演变中,主要有农业信贷补贴论、农村金融市场论和不完全竞争市场论三个理论流派。农业信贷补贴论认为,农村居民特别是贫困阶层储蓄能力较低,农村面临的是资金不足问题,再加上农业收入的不确定性,农业投资的长期性、低收益性等,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弱,农业很难成为商业性金融机构的投资对象,建议从农村外围注入政策性资金,并建立非营利性的专业金融机构来进行资金分配。但是在实践中这种农村金融政策并不成功,它引发了资金回收率低、使用效率低等一系列矛盾,加之普遍存在的对农村金融市场机制的忽视,致使农村金融循环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难以建立。农村金融市场理论(以McKinnon和Shaw(1973)的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理论为基础]认为,农村信贷资金的缺乏,并不是因为农民没有储蓄能力,而是由于农村金融体系中不合理的金融安排(如政府管制、利率控制等)抑制了其发展。其政策主张包括:强化金融市场机制,减少政府干预,推动利率市场化,实现农村储蓄和资金供求的平衡;取消专项特定目标贷款制度,适当发展非正规金融市场等。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Stiglitz and Weiss,1981; Stiglitz, 1989)则强调政府对农村金融市场监管应采取间接调控方式,并依据一定的原则确立监管范围和标准。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