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充足性约束下银行风险偏好和行为研究》认为,巴塞尔协议设计的最精妙之处,是其巧妙地将银行资产所承担的风险度与资本金量密切且敏感地挂钩的机制,它极大地激发了银行自我进行风险管理的动力,降低了银行的传统信贷风险。然而,巴塞尔协议的最精妙设计同时也带来了银行风险偏好和行为的巨大调整,它们包括监管资本套利空前活跃、小企业贷款歧视日趋严重、宏观经济波动加剧等。换言之,巴塞尔协议针对如何降低银行风险的微观层面的“科学”设计及其精确实施所导致的银行行为理性变化的合力,构成了经济宏观层面的“合成谬误”。从2004年开始,我国以商业银行法规的形式正式实施巴塞尔协议,从而步入与发达国家接轨的银行资本监管体系。那么,我国银行业的资本充足性约束效应到底如何呢?“合成谬误”在我国金融和经济总体层面是否也存在呢?
《资本充足性约束下银行风险偏好和行为研究》系统总结了世界各国资本充足性约束的实践,通过对资本充足性约束下银行风险偏好和信贷行为的理论分析,构建了中国环境下商业银行资本充足性约束的行为模式框架,对资本约束下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偏好调整和信贷紧缩效应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并从商业银行资本充足性约束下的行为机理出发解释了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在把握微观机理的基础上,本书还分析了资本充足性约束与宏观经济波动的关联性,并动态检验了资本充足性约束的经济影响。《资本充足性约束下银行风险偏好和行为研究》对我国现行的资本充足性约束模式的有效性进行了深入和全面的反思,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我国银行业资本充足性监管的政策建议。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