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流动性危机和黑洞
流动性过剩的状态并不能永久持续下去,因为流动性供求状况会因为客观环境的变化、风险状况,甚至外部冲击而发生转变,流动性供给不能无限制地扩张,而流动性需求却可能因为冲击而骤然增大,一旦供求发生逆转,整个金融体系便会陷入困境,如果这种逆转是在短期内大规模爆发,则流动性危机便出现了。
早期的流动性危机主要是传统银行存款挤兑,而2007年开始的流动危机更多体现在金融市场和影子银行体系如投资银行、信托和证券公
司等。资金供应者的信心可能会因为某一金融机构或更多的机构经历的债务清偿问题而很快丧失,资金逃离现象随时可能发生,并对其他健全的金融部门造成冲击。
流动性冲击主要通过资产负债表效应、资产价格效应等在市场和机构间传染,并进一步引发机构流动性与市场流动性的恶性螺旋,随后引发大面积的偿付能力危机( solvency crisis)。金融机构为了应对资金外流而不得不销售资产,从而导致市场流动性的下降和价格下跌,降低自身的价值,这将侵蚀银行的股本基础,导致银行偿付能力的进一步下降。于是,周期性循环又重新开始,流动性危机引发偿付危机,后者进一步加剧了流动性危机。伴随着流动性紧缩的,还有杠杆率的下降,金融机构在寻求流动性的同时,通过抛售资产、清偿负债而降低自身的杠杆率,即去杠杆化过程。
当发生流动性逆转时,最极端的现象是市场仿佛被一个巨大的黑洞笼罩,流动性瞬时消失不见,相关市场陷入停滞,仿佛有看不见的力量,将流动性吞噬。经济学家和投资家Persaud( 2001)借助物理学的“黑洞”概念来形容金融市场上流动性的瞬间消亡——“流动性黑洞”。具体表现为,在金融危机期间,整个市场只有卖方没有买方,市场流动性骤然消失,被抛售资产的价格急速下跌,卖盘持续增加,市场大幅度下挫会进一步恶化机构的流动性状况,最终出现市场和机构的流动性好像瞬间被吸收殆尽。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