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价已成为当下中国最敏感的话题,不同学者对此又有不同解读,有人认为2012年中国存在巨大的通货膨胀;有人则认为目前中国工业产能仍然普遍过剩,因此不存在明显通胀的压力;还有人认为在欧元债务危机爆发后,发达国家陷入了通货紧缩的威胁,这让中国的通胀变得温和可控。在复杂的形势下,针对是“胀”还是“缩”的问题,国内的经济学家基本分为了三个阵营:警惕通货膨胀、警惕通货紧缩以及中间派。
风险的平衡状况也同样如此。如果通货紧缩变成根深蒂固的状况,那么它会比大多数形式的通货膨胀更具有危害性。当物价下跌的时候,消费者在购买行为中会持观望态度,以期待更低的价格。这样一来,经济将会陷入消费疲弱和物价下滑的恶性循环中。在负债累累的经济体中,物价的下跌会给消费者和政府的负债带来负担。
而对于中国在内的新兴经济体来说,这个问题是非常急迫的。因为随着物价上涨,资产泡沫膨胀,很多新兴经济体早已过热,大多数新兴经济体不合时宜地放松了货币政策。《经济学人》调查了25个新兴经济体,它们中2/3的经济体的实际利率都呈负值。它们的通胀预期并不稳定,因而物价会浮动也不稳定。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