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军:几乎派上了全部精锐部队,仅军长级别的将领就达到了十
几个,总人数不低于八万;经历过几次大的战斗,作战经验比较丰富。
总指挥是李世民,一个嘴上刚长毛、骨骼刚长硬的孩子。
薛军:士兵总人数在十万左右,精兵不超过五万;中下层将领大
多没有经受过战火的洗礼,作战能力有限。总指挥是薛仁果,年龄也
不是很大。
总体来说,唐军要处于优势地位,而且优势比较明显。
可让人颇感遗憾的是,具体的战斗过程,史书中没有任何记载,,不管是《资治通鉴》还是《新唐书》、《旧唐书》。至于今中情形,那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充分验证了一条颠扑不灭的真理: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赞扬的:李世民出手不凡,大破薛仁果,斩首数千级,一直狂追到甘肃地界才返回。
贬低的:双方根本没有交战,薛军只是在按照计划撤退。
中性的:双方有过交战,但是规模不大。薛仁果可能是因为粮食出了问题,主动选择了撤退。李世民从后面跟着,但一直没敢发动攻击。
那么,究竟哪种说法更为可信呢?说实话,我也吃不准。
按照常理来推测,如此重要的一场战役,而且还是由伟大的“天可汗”亲自指挥的,后世史家们没有理由不写得详细一点(前面几次都很详细);除非,其中确实乏善可陈!另外,从后面的历史往前推,我们也可以肯定一点:薛军在此战中并没有遭到实质性的打击,顶多也就是有组织的撤退而已。
因此,我个人倾向于“中性的”观点。
但不管怎么说,薛军回了陇西地区,唐军基本达到了自己的战略目的。
薛仁果返回后,薛举有些沮丧,也有些担心:李唐兵力如此之盛,将来鹿死谁手还真的是很难说;更要命的是,人家占有富庶的关中地区,无论是所处位置还是号召力,都要比自己强不止一倍啊!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