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向祁山,听闻邓艾已经作了防备,姜维改道入了南安境内的董亭(今甘肃武山南偏西)。
邓艾作了横向穿插,扼守董亭北端的武城山,阻截姜维。姜维挥师攻山,欲抢夺要隘,可未能争得,转而趁夜渡过渭水东行,翻山越岭直奔上邦。
然而,到了约定的时分,胡济之部迟迟不见踪影。尾随而来的邓艾,却出现在眼前。激战发生在段谷,兴许是长途跋涉,疲劳过度,蜀军不仅没能再现威风,反被邓艾打得星散流离,死尸狼藉。大败后的姜维,收拾残兵,退回了蜀境。舆论掀起轩然大波,指责姜维穷兵黩武,损伤了国力。由于兵败上邦,陇山以西的亲蜀势力,遭到了严重的打击。
不得已,姜维引咎,自求贬削为后将军,行大将军事。
延熙二十年(公元257年),魏征东大将军诸葛诞反于淮南,司马昭分关中兵东下征剿。姜维乘关中空虚,率数万人出秦岭骆谷,扑向沈岭。沈岭有长城,那里的魏军是谷多兵少,闻姜维忽到,顿时惊恐不安。魏大将军司马望星夜驰救,邓艾则从陇右赶来,捍卫长城。姜维进驻芒水,倚山为营,屡屡挑战。可司马望、邓艾始终坚壁不出。对峙了一阵,听闻诸葛诞兵败,姜维撤军回了成都。
回到成都,姜维复拜大将军。
恢复了大将军之位,姜维着手调整汉中御敌部署。
早年,魏延镇守汉中,用充足兵力交叉布在各要地,以御敌于国门之外。兴势之战,王平阻击曹爽,沿用了这个战术。姜维以为这样的战术,虽合《周易》“重门”之义,然只能御敌,难获大利。不如听闻敌军将至,各营全都收兵聚谷,退人汉、乐二城,扼住通往内地的要道,并在内地沿途设重关镇守。敌军进入后,让游军进行骚扰,使其不得安宁。敌军攻关不克,野无散谷,需千里运粮,自然疲乏。待敌军引退之日,诸城部队齐出,与游军并力打击,以歼灭其有生力量。于是,他令督汉中胡济镇汉寿,监军王含驻乐城,护军蒋斌守汉城,在西安、建威、武卫、石门、武城、建昌、临远等地,设立围守。
……
展开
——赵剑敏,著名历史学者、上海大学教授(《大三国(第10卷):三家归晋》作者)
我们讲到曹操,很容易就联想起《三国演义》,更而想起戏台上那一位花面的奸臣,但这不是观察曹操的真正方法……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我虽不是曹操一党,但无论如何,总是非常佩服他。
——鲁迅
《三国演义》是一部好书,我们并不否认……罗贯中所见到的历史真实性成了问题,因而《三国演义》的艺术真实性也就失掉了基础。
——郭沫若
《三国演义》是通俗演义,但通俗演义终究是通俗演义,是否有人能够写出一部符合历史真实的新的《三国演义》呢?
——顾颉刚(现代著名历史学家)
三国鼎立局面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各个地区封建经济的发展、导致了分裂倾向的加剧……魏、蜀、吴三大割据势力,它们的统治者在各自的区域内削平了较小的割据势力,巩固了内部的统,并且都力图打破均衡局面,实现全中国的统一。
——翦伯赞(现代著名历史学家)
《大三国》,较之《三国志》则显活泼灵动,较之《三国演义》,则显严谨有据,取长补短,兼顾平衡,雅俗共赏,蔚然大史诗。
——朱大路(《文汇报》高级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