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凿亘古罕见的大运河
事件介绍
开凿大运河早在隋炀帝的父亲隋文帝杨坚当政时就开始了。隋文帝统一南北以后,人民得到安定的社会条件来从事生产,社会经济逐渐恢复。但关中地狭人众,而且经常干旱,所产的粮食不足以满足京师的需求,所以必须解决漕运的问题。为了从长江中、下游地区和关东黄河下游地区转运粮食和物资,从隋文帝到隋炀帝,都不遗余力地大规模地开凿和疏通运河,陆续开凿了广通渠、通济渠、邗沟、永济渠和江南运河,构成了一个新的运河交通网。
公元584年,隋文帝命宇文恺率众重开漕渠。宇文恺从都城附近开始开凿,从大兴城西北引来渭水,大体上沿着汉代漕渠的旧道向东开凿,直到潼关和黄河衔接。这条漕渠全长一百五十多公里,是把故道进行重新凿修,裁弯取直而成的,所以就命名为广通渠,公元604年,又改名为永通渠。除广通渠外,公元587年,隋文帝又命人大体上沿着邗沟故道重新修凿,次年完工。由于时间短促和其他方面的因素,河面比较窄,工程质量也比较差。
隋炀帝即位以后,以洛阳为都城,也开始了大规模的开凿,修造以洛阳为中心的大运河。公元605年,隋炀帝征发河南、淮北100万士兵和夫役,修造通济渠。通济渠分东西两段:西段起自东都洛阳,西引谷水、洛水,循着阳渠故道由洛水入黄河;东段起自板渚(今河南荥阳北),引黄河水东行,至今河南开封市折向东南,经今杞县、睢县、宁陵至商丘东南,行蕲水故道,又经夏邑、永城,安徽宿县、灵璧、泗县,江苏泗洪至盱眙对岸注入淮河。通济渠全长大约一千多里,渠宽约40步,是隋炀帝时众多运河中最重要的一条,对当时以至唐、宋两代中原和江淮地区之间的经济和文化的交流与发展起到了促进的作用。唐时改名为广济渠,宋时通称西段为漕渠和洛水,东段为汴水或汴渠。《元和郡县图志》中说,在通济渠上下,“公家运漕,私行商旅,舳舻相继”,可见通济渠在交通运输上的作用。
在开凿通济渠的同年,隋炀帝又征发淮南诸州的民夫十多万开凿邗沟,从山阳(今江苏淮安)到扬子(今江苏仪征东南)入江。新开凿的邗沟一共三百多里,水面宽40步,两岸都是大道,并都种上了杨柳。隋朝的邗沟比吴王夫差时的遗迹要偏西一点,河身经过屡次的改道后,也比以前直一些。今天邗沟通往淮水的末口已经淤塞,仅留存遗迹。
公元608年,隋炀帝又征发大量民工开凿通向东北的永济渠。永济渠大部分也是利用自然河道形成的,“引泌水南达于河,北通涿郡(今北京西南)”,即从泌水下游凿渠与淇水相通,在淇县境内与卫河相接,由卫河而下,再溯漯水而上,直达蓟城。蓟城是当时的军事重镇,是隋炀帝用兵辽东的前哨基地,所以永济渠成为隋炀帝运兵运粮的航线。公元611年,隋炀帝欲亲征高丽,曾乘船到江都,经邗沟、通济渠渡过黄河进入永济渠,直达涿郡。公元610年,隋炀帝又征发大量民工开凿江南运河。江南运河从京口(今江苏镇江)起,绕太湖之东而直达余杭(今浙江杭州),全长约八百里,成为我国东南地区连接长江与钱塘江的一条重要航道。江南运河流经长江以南太湖流域的河网地带,湖泊星罗棋布,水道交错,直通钱塘江岸上的闸口,十分有利于航行。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