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被围与突围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2464259
  • 作      者:
    李怡著
  • 出 版 社 :
    重庆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内容介绍
    《被围与突围》表达了一位资深文学研究者的当代文化忧思。作者指出,在始终强大的环境中,“被围”注定了陷落的命运,它让人们在茫然中自失,在平庸中满足,磨损理想,剿灭信仰,滋长狡黠。而这种境况的改变,只能以人们原本敏锐的感受力的恢复为前提。因此,“突围”也就是使人们恢复对世界的原始感受。但是,世界是被各种假象遮蔽的,只有通过批判和清厘才能使它恢复。
    《被围与突围》就是试图化知识经验为工具理性,给读者廓清一面澄明通透的大众文化之镜。
展开
精彩书摘
  当代中国文学研究也是以中国之外的“世界”文学的情形为参照对象 的,比较文学成为理所当然的最主要的研究方式,该研究领域汇集了当代 中国文学研究实力强大的学者,中国学术界在此贡献出了自己最重要的成 果。新时期中国学人重提“比较文学”首先是在外国文学研究界,然而却 是在一大批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者介入,或者说是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界将 它作为一种“方法”加以引入之后,才得到长足的发展。有学者指出:“我们称之为‘新时期’的文学研究,热热闹闹地搞了十多年,各种新理论、新观念、新方法都‘红’过一阵子。‘热’过一阵子,但‘年终结账’,细细一核算,我认为在这十几年中扎根扎得最深,基础奠定得最牢固,发展得最坚实,取得的成就最大的,还是最初‘红’过一阵而后来已被多 数人习焉不察的比较文学。”当代中国文学研究设立了以“世界”文学现有发展状态为自己未来目 标的潜在意向,并由此建立着文学批评的价值取向。曾小逸主编的《走向 世界文学》一书不仅囊括了当时新近涌现、后来成为本学科主力的大多数 学者.集中展示了那一时期的主力学者面对“走向世界”这一时代主题的 精彩发言,而且以整整4万5千余字的“导论”充分提炼和发挥了“走向世 界文学”的历史与现实根据。更年轻一代的学人对于马克思、歌德“世界 文学”著名预言的接受。对于“走向世界”这一诉求的认同,都与曾小逸 的这篇“导论”大有关系。一时间,仅仅局限于中国本身讨论问题已经变 成了保守封闭的象征,而只有跨出中国、融入“世界”、追逐“世界”前 进的步伐,我们才可能有新的未来。1990年代以来,我们重新质疑了这样将“中国”自绝于“世界”之外 的思想方式,更质疑了以“西方”为“世界”.并且迷信“世界”永远“进化”的观念。然而,无论我们后来的质疑具有多少的合理性,都不得不 承认,一个或许充满认知谬误的“世界”概念与幻识,恰恰最大限度地打 破了闭锁的思维,让我们在一个全新的架构中来理解我们的生存环境与生 命遭遇。这就如同一百多年前,中国近代知识分子重启“世界”的概念,第一次获得新的“世界”的知识那样。“世界”一词.本源自佛经。《楞 严经》云:“世为迁流,界为方位。”也就是说,“世”为时间,“界”为空间,在中国文化的漫长岁月里,除了参禅论道.“世界”一词并没有 成为中国知识分子描述他们现实感受的普遍用语。不过,在近代日本,“世界”却已经成为了知识分子描述其地理空间感受的新语句,当时中国的 知识分子在谈及日本见闻的时候,也就将“世界”引入文中,例如王韬的 《挟桑游记》,黄遵宪的《日本国志》。20世纪初,留日中国知识分子掀 起了日书中译的高潮,其中,地理学方面的著作占了相当的数量,“大部 分地理学译著的原本也是来自日本”。随着中国留学生陆续释译的《世界 地理》《世界地理志》等著作的广泛传播,“世界”成为整个中国知识界 的基本语汇。“世界”一词回传中国、成为近现代中国基本语汇的过程,也是中国知识分子认知现实的基本框架——地理空间观念发生巨大改变的 过程:我们所生存的这个世界并非如我们想象的那样以中国为中心。是的,在l00年前,正是中国中心的破灭,才诞生了~个更完整的“世界”空间 的概念,才有了引进“非中国”的“世界”知识的必要,尽管“中国”与 “世界”在概念和知识上被作了如此不尽台理的“分裂”,但“分裂”的 结果却是对盲目自大的终结,是对我们认识能力的极大的扩展。这,大概 不能被我们轻易否定。20世纪9。年代以后,学界开始反思,这些以西方化的“世界”知识为 基础的思维方式会在多大的程度上压抑和遮蔽我们的“民族”文化与“本 土”特色?我们是否就会在不断的“世界化”追逐中沦落为西方“文化殖民”的对象?其实,l0O余年前,“世界”知识进入中国知识界的过程已经告诉了我 们一个重要事实:所谓外来的(西方的)“世界”知识的丰富过程同时也伴 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壮大,本土的、地方的知识恰恰也获得了生长的可能。l∞余年前的留目中国学生在获得“世界”知识的同时,也升起了强烈“乡土关怀”。本土经验的挖掘、“地方知识”的建构与“世界”知识的引 入一样令人瞩目。他们纷纷创办的反映其新思想的杂志,绝大多数均以各 自的家乡命名,《湖北学生界》《直说》《浙江潮》《江苏》《洞庭波》 《鹃声》《豫报》《云南》《晋乘》《关陇》《江西》《四川》《滇话》 《河南》,等等。在这些以“地方性”命名的思想表达中,已经没有了传 统士人的缠绵乡愁.倒是充满了重审乡土空间的冷峻、重估乡土价值的理 性以及突破既有空间束缚的激隋。我们所看到的分明是一次次的精神的“还乡”,他们在精神上重返自己原初的生存世界,以新的目光审视它,以 新的理性剖析它,叉以新的热情激活它。出于对普遍主义与本质主义的批判立场,克利福德·格尔兹教授 (Cliffordd Geertz)提出了“地方性知识”这一概念并在《地方性知识》 一书中有过深刻的表述。“肝}胃的地方性知识,不是指任何特定的、具有 地方特征的知识,而是一种新型的知识观念。而且地方性或者说局域性也 不仅是在特定的地域意义上说的,它还涉及在知识的生成与辩护中所形成 的特定的情境,包括由特定的历史条件所形成的文化与亚文化群体的价值 观,由特定的利益关系所决定的立场、视域等。”它要求“我们对知识的 考察与其关注普遍的准则,不如着眼于如何形成知识的具体的情境条件”…。在作为后现代主义时代的思想家,克利福德-格尔兹强调的是那种有别 于统一性、客观性和真理的绝对性的知识创造与知识批判。P49-P51 
展开
目录
总序
自序
国学与软实力
纪念五四运动九十周年答人民网记者问
启蒙告退与国学昌盛——“国学热”观察之一
“国学”之有新与旧——“国学热”观察之二
对抗思维与国学——“国学热”观察之三
软实力与硬道理——“软实力”讨论的观察之一
“软”中如何“硬”——“软实力”讨论的观察之二
我们如何讨论“软实力”?——“软实力”讨论的观察之三

文学与人文
现代与传统:为什么被误读?——我的一段学术遭遇
“寒冷”的真相
语文与我的人生快乐
完善我们自己的“知识社会学”
世界知识与地方性知识
为什么需要中国现代文学?
我们为什么接受了这样的文学格局?——文学史教育与多民族文学问题
神马都是传统
何处的汉学?怎样的慌张?
中国现代诗学建设的三大难题
什么诗歌?谁的社会?——困惑于“诗歌与社会”的讨论
近三十年中国新诗“伪问题”
十七年文学研究:为什么如此“热”?

巴蜀经验与本土文学
“中心”北京与“外围”巴蜀——中国文化结构一瞥
“巴蜀学派”可以期许否?
巴金逝世与五四的终结?
百年艾青与中国新诗的精神传统
在“合川”讨论路翎的意义
白沙码头 重庆性格 莫怀戚
古琴与画梦中的自我迷醉   ——张于《手写体》

历史现场与民间记忆
为什么是“二十世纪”?——严家炎先生《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
另一种意义的“重返八十年代”  ——《中国文学史资料全编 现代卷》
西方还是本土:中国诗学研究的世纪性命题——谭桂林《本土语境与西方资源》
是什么打动了我们?——浓妆淡抹的《第一最好不相见》
共和国历史中的民间记忆——《我的一生 跋》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