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听到人们异口同声地宣称,随着各国经济与文化交往的密切与信息互通的加快,当今步入了“全球化”时代,世界已逐渐变成了“地球村”,人类各种文明的距离与差别正在不断缩小。这种推测似乎意味着,虽然当今社会文明的调色板仍称得上色彩纷呈,可由于世界一体化速度加快,仿佛飞转的彩盘一样,最终将在世人眼中呈现为一致即所谓“普世性”的色调。不过,稍有科学常识的人都知道,高速旋转七色板的视觉效果,实际会变成暗淡的灰色。不知道那些沉浸于“普世”之梦的人,特别是某些视“世界文明一体化”为理念目标的论者们是否设想过,假若人类历史的最终前景会变得如此灰暗,是否还符合“全球化”理论的初衷?这一前景究竟应称为人类的“福音”,还是如同“世界末日”的诅咒?
在20世纪末,美国日本裔学者弗朗西斯·福山在“科学”与“民主”等观念支撑下,率先提出的“历史终结”论,仿佛就是这样一类依据公认的理论信条,最后推导出的普遍与一统性“结论”竟难免令人忧心忡忡的学术案例。福山以“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救世主”姿态大胆放言,代为一些人吐露了久久想说的心声,因而博得了“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同道者的阵阵欢呼。对此,那些对所谓“世界普遍史”预言心存疑虑或担忧的人们,竟一时难以找到切中其论断的要害以及理直气壮的对话方式,显露出欲言又止的尴尬心态。当时,学界人士不知为何竟忘记了一种视角,比如事先不将“历史终结”论作为“普遍史”的先验命题奉若神明,而沿着民族文明个性和差异的思路,从福山应属的“日裔文化传统”人手,可能是比较适宜这一论题的切入口,或许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剥离效果。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