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世界现代化历程.大洋洲卷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214077721
  • 作      者:
    钱乘旦总主编
  • 出 版 社 :
    江苏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作者简介
    王宇博,男,1960年生。历史学博士,教授,现任职于苏州大学社会学院世界史专业,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英国及英联邦国家史、现代化理论问题。江苏省“333二期工程”首批第三层次培养对象,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第二期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人选。汪诗明男,1965年生。历史学博士,公共管理博士后,澳大利亚国立大学高级访问学者,教授,博士生导师。
    先后毕业于安徽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和复旦大学,从事太平洋地区英联邦国家现代化以及亚太地区国际关系研究。朱建君女,1973年生。国际研究哲学博士,讲师,先后毕业于南开大学历史系、山东大学历史系和悉尼科技大学文学与社会科学学院,现为山东大学历史学博士生。研究方向为民族主义、殖民主义与现代化问题。
展开
内容介绍
    以移植与本土化为主要内容和明显特征的大洋洲现代化是世界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纷繁而特殊的历史沿革与分散而多样的地理地貌的叠加,使得大洋洲各国各地区的现代化水平参差不齐,模式和形态琳琅满目。现代民族的形成与现代民族国家的建设是大洋洲现代化的核心内涵与重要标志,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各自相继按照基本相同的程序和采取基本相同的举措,顺利完成了从英属殖民地向民族国家的转型;太平洋岛国则因自然条件或社会因素的局限,直接或间接阻碍或延缓了各自的现代化建设和发展。和平渐进发展是大洋洲现代化发展的共同特点。就发展进程而论,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现代化启动仅后于同时代的欧美国家一步,发展水平则毫不逊色:而太平洋岛国的情形则相形见绌,处于世界现代化的“边缘”状态。
展开
精彩书摘
    (二)近代澳大利亚民族意识
    1.乐观自豪的国家观
    近代澳大利亚民族意识是19世纪澳大利亚民族形成和发展在社会意识形态领域的反应。它以澳大利亚民族为载体,反映出澳大利亚民族的成熟程度和发展趋势,以自然的方式体现在澳大利亚人的言论和行为之中,并具有指导性作用。它还显示出澳大利亚民族由英吉利民族派生而来并与之逐渐脱离的过程。
    19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初是澳大利亚民族形成的重要阶段,澳大利亚民族是在英国移民及其后代的基础上发展和演变而来的,其形成表现为英吉利民族在澳大利亚的本土化。从种族血缘、文化传统、道德标准等方面来说,澳大利亚民族与英吉利民族一脉相传,但是,澳洲的现实和机遇则使它逐渐成为一个从英吉利民族中分离出的新民族,并形成与之相适应并决定澳大利亚发展的民族意识。澳大利亚民族意识的产生起源于澳大利亚民族的形成和发展,而19世纪澳大利亚民族经济的发展对澳大利亚民族的产生和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在这种民族意识的指导下,澳大利亚人真心诚意地一再表示对英国的忠诚和敬仰,在许多方面移植着英国社会,但是,他们又根据客观现实和自身需要,背离母国的意愿,变更着来自英国的一切,在自然渐变中与英吉利民族相分离。尽管他们总是喜欢别人把澳洲看作是欧洲放错位置的一部分,但他们已逐渐不再是原本意义上的“英王的臣民”,而是越发关注本地区事务并与之共命运的澳大利亚人,他们不满于英国对澳居高临下的傲慢态度,进而要求与英国平起平坐,昔日那种“澳人即英人”的心理渐渐让位于“澳大利亚人的澳大利亚”。共同的心理素质体现出民族意识已萌发而出。
    ……
展开
目录
作者的话
导言
一 大洋洲的地理地貌与土著居民
二 欧洲人的“发现”
三 大洋洲现代化中相关研究综述

第一章 早期大洋洲各殖民地社会
一 澳大利亚
(一)“海外监狱”:澳洲社会的开端
(二)经济生产:民族经济的形成与发展
二 新西兰
(一)《怀唐伊条约》:新西兰殖民时代的开始
(二)经济与经济体制:仿效与创新
三 西南太平洋岛屿
(一)西南太平洋诸岛的殖民化
(二)西南太平洋岛屿的殖民统治
(三)殖民统治初期的经济状况

第二章 塑造澳大利亚:社会的变化与转型
一 澳大利亚民族的生成与特性
(一)民族认同:澳大利亚民族形成的标志
(二)近代澳大利亚民族意识
(三)离心与向心:两次庆典的启示
二 从“海外监狱”到民族国家
(一)自治运动:“海外监狱”的终结
(二)公民殖民地时代:依附与不满
(三)联邦运动:走向民族国家

第三章 建设澳大利亚:国家的发展与健全
一 国民经济:从原料产地到工业化国家
(一)工业化与政府的保护和支持
(二)民族经济的特征与缺陷
(三)战时经济的突进与战后经济的发展
二 社会变化与制度完善
(一)内向性:殖民时代的痕迹
(二)社会制度的本土化
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及其影响
四 共和运动

第四章 新西兰与西南太平洋岛国:嬗变与转型
一 新西兰
(一)民族与民族国家的形成
(二)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
(三)国家现代化建设
(四)走向世界
二 西南太平洋岛国
(一)走向自治或独立道路
(二)国家建设与发展

第五章 澳新现代化进程中的种族问题
一 “白色澳大利亚”的变化
(一)“白澳”意识与“白澳政策”
(二)种族主义的衰落与“白澳政策”的终结
二 澳大利亚土著人问题
(一)20世纪中期以前的澳大利亚土著政策
(二)土著人争取自身权益的斗争
(三)种族和解之路
三 新西兰的毛利人问题
(一)《怀唐伊条约》的歧义纷争
(二)毛利王运动
(三)毛利文化的衰落
四 澳新多元社会与多元文化主义政策
(一)澳大利亚
(二)新西兰
结束语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