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舍勒的观点,可以提出几点批评。首先,可以看出这样一种观点甚至没有提出下面这个问题:历史学家如何能够发现和评估他用以说明一种文化组合的外貌的那些形形色色的社会因素的性质和能量。在这点上,舍勒只是假设而没有说明这个首要的争论问题:历史理解在其最根本的层次上的性质和有效性。
不过,可能有人对此反驳说,这不是舍勒关注的问题。这个人可能根据很好的理由争辩说,舍勒的目的不是为这个层次上的历史理解作辩护,而是要对历史“解释”进行说明和论证,即从一个时代的文化意义的观点对这个时代的那种含有价值的估价进行说明和论证。于是我们的问题就变成这样一个问题:即使姑且承认舍勒具有他所假设的那种原初的历史知识,是否他能够断定历史解释是客观的。
就此而言,首先必须指出,正如舍勒坚决主张的,历史著作把历史事实领域这个有时间性的领域看作它的材料。如果历史著作就其判断而言依赖于本质领域这个超越一切时间性事实之上的永恒领域,那么历史著作就决不能把握有时间性之物。正如舍勒在谈到关于本质的知识时所说:“我们把关于一切对象的那些起决定性作用的常项(Soseinkonstanten)的知识称为关于本质或观念的知识,这就是说,后一种知识是关于本质或观念的纯粹结构(Zusammenhange)的知识。因此,没有任何特殊的、有差别的、与机遇性的世界现实(Zufallige Weltwirklichkeit)相关的东西,来自这种知识,因为这种知识是有效的,而且可以先验地应用于一切可能的机遇性现实。”①因此,按照定义,舍勒想解决他所面临的问题的企图似乎毫无希望,因为那种应当借助于自己的无时间性来保证历史判断的客观性的东西,对任何可能的判断而言都是有效的。这样一来,它就不能提供任何保证。
……
展开
——莫里斯·曼德尔鲍姆
曼德尔鲍姆跟我有长达四十年的友谊。他将会主要因为以下两点而被人们永志不忘。第一,美国哲学学会的壮大、成熟,正是在他担任主席期间实现的成绩。第二,他是一位深刻的、全才的哲学家,在历史哲学、哲学史、认识论、元理论学、社会科学哲学等诸多领域.都有杰出的贡献。
——刘易斯·怀特·贝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