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在实践中,将班级管理看做附属于其他教育活动的工作,目的是为其他教育活动维持秩序、营造氛围。于是,一些班主任和学校领导并不认同班级管理的专业性,而只将学科教学看做专业工作。例如,作为一名教师,其专业身份标志往往是“语文教师”、“数学教师”、“英语教师”、“化学教师”等学科教师;相比之下,“班主任”似乎难以被承认为一种“专业身份”。
在我们的实践探索中,就有不少班主任坦诚地诉苦:“我们每天忙‘正事’(各学科的教学与考试)就够紧张的了,怎么还要搞这些‘正事’之外的活动(班级活动)?”有位老师用带着惋惜的口气说:“准备每一次主题班会,全班学生都要花上1-2周的时间,这一两周内,至少有10-20人几乎牺牲了全部的自习时间。”①
其次,在理论上,将班级管理看做需要专门技能,但无需教育思想的事务性工作。于是,许多人已经习惯了班主任工作繁琐、忙忙碌碌的“老黄牛”形象,乃至于将班主任最核心的素养归结为“工作技能”或“绝招”,并将这类词用作教材或专著的题目,至于更高层面的教育思想,往往缺乏整合,未能有效超越感悟式的个人经验、突出爱心的典型个案。纵然有诸多“教育学”教材专章讨论班级管理,但仍缺乏有足够解释力和指导力的系统主张。
例如,在理论体系上,这一领域的表述名称和分类标准存在着多种选择,而这正好是“教育学体系逻辑混乱的表现”②。在论述方式上,或者停留于对经验的抽象归纳、平面罗列(甚至在广泛使用的教育学教材中将“家长的心肠”作为一个学术概念来描述班主任的素质),缺乏学术立场;或者满足于引用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多样化的理论话语,缺乏教育学的学科立场。③
这两种情形的综合体现之一,就是“班级管理”往往缺乏专业的教育理论、系统的工作方法,“班主任”给很多人留下的印象往往缺乏专业智慧,更难有专业成就。他们即使采用了一些“绝招”,也容易让人感到“小智若神”的“匠气”,而非内含大智慧的“大家风范”。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