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解读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3113965
  • 作      者:
    顾明远,石中英主编
  • 出 版 社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内容介绍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解读》帮助读者更完整、更准确地把握《教育规划纲要》的精神,更全面、更深入地理解《教育规划纲要》的内容,更及时、更广泛地宣传《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新理念、新任务、新体制、新机制和新举措,以促进各级政府、社会公众和相关教育机构对于《教育规划纲要》总体精神与具体内容的学习、理解和实施,服务于新时期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事业。
展开
精彩书摘
    (四)教育工作要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教育工作是有规律可循的,学生的身心发展也是有规律可循的。教育规律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内在秩序和根本要求;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内在秩序和根本要求。教育工作以育人为本,就必须遵循教育规律,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而不能违背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违背教育规律,教育事业的发展就会受到挫折,就不能很好地履行教育的职责,完成教育的使命;违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学生的健康成长就会受到阻碍和损害,就不可能实现教育工作的目的。
    当前,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确实存在着需要进一步认识和尊重教育规律、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并努力地按照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办教育、办学校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需要努力防止、克服和纠正教育工作中不同程度存在的主观主义、本本主义和其他一些不符合教育规律、违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做法。教育工作中的主观主义只从良好的愿望和主观的判断出发办教育、办学校,不从教育和学校的实际出发,也不尊重教育事业和学生身心发展的内在规律;教育工作中的本本主义只从书本上的原理出发,不愿意深入到具体丰富的教育实践中去,认识实践,理解实践。具体教育实践中的一些明显违背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做法应该得到坚决地克服和纠正。例如,中小学阶段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黄金阶段,是青少年学生身体发育、体质增强、陶冶情操、发展良好思维品质、形成基本道德品质、社会责任感和价值信念的关键阶段,在中小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完全符合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也是符合教育规律的,但是长期以来实际上主宰中小学校的“应试教育”只是围绕着考试来办教育,一切为了考试,奉行所谓的“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考,教师的法宝”,在很大程度上置学生身心的全面、和谐与多样性发展于不顾,造成大批学生身心发育不良,体质下降,近视率居高不下,思维品质、道德品质、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价值信念等方面的发展受到严重影响,这是根本违背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的,也违背了“育人为本”根本要求,实际上成了“升学为本”。又如,在中小学阶段评选“三好学生”原本是表彰那些德智体各方面表现突出、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以达到激励全体学生努力学习、不断进步、共同发展的目的。但是,多年的实践表明,学校在评选“三好学生”时,往往只讲“一好”(成绩好),不讲其他“两好”(身体好与品德好),只有少部分人可以人选,而大部分人则不能被人选,造成教育评价中的不民主现象。
展开
目录
第一部分 总体战略
序言
一、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二、新中国教育发展的成就和新时期教育遇到的挑战
第一章 指导思想和工作方针
一、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教育体系
二、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三、育人为本是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
四、改革创新是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
五、促进公平是国家的教育基本政策
六、提高教育质量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中心任务

第二章 战略目标和战略主题
一、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迈向人力资源强国
二、建立终身教育体系,形成学习型社会
三、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
四、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
五、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

第二部分 各级各类教育发展任务
第三章 重视学前教育,加快普及学前教育
一、基本普及学前教育
二、明确学前教育的政府责任
三、发展农村学前教育是重点

第四章 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不断提高义务教育质量
一、推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二、高质量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三、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
四、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

第五章 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
一、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二、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高普通高中生综合素质
三、积极推动普通高中教育多样化发展
四、支持中西部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第六章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升吸引力和培养质量
一、把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二、建立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体制
三、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
四、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

第七章 全面提高质量,实现高等教育统筹协调发展
一、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战略目标
二、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
三、充分发挥高等学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作用
四、实现高等教育统筹协调发展
五、建立高等学校分类体系,促进高等学校办出特色
六、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第八章 加快发展继续教育,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
一、继续教育的概念界定及其重大意义
二、更新继续教育观念,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
三、建立健全继续教育管理体制和发展机制
四、加快继续教育、终身教育法制建设
五、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

第九章 重视和支持民族教育事业,全面提高发展水平
一、重视和支持民族教育事业
二、促进民族地区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
三、大力推进双语教学
四、加强对民族教育的对口支援

第十章 完善特殊教育体系,帮助残障人融入社会
一、关心特殊教育,切实维护残疾儿童受教育权利
二、完善特殊教育体系,保障残疾者的受教育机会
三、健全特殊教育保障机制,鼓励残疾学生在普通学校接受教育
四、加强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建设,保障特殊教育质量

第三部分 体制改革
第十一章 人才培养体制改革
一、更新人才培养观念
二、以教学为中心,创新教学模式
三、推进课程改革,加强教材建设
四、完善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

第十二章 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一、完善中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
二、完善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

第十三章 建设现代学校制度
一、 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
二、依法保障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
三、克服学校行政化倾向,探索教授治学的有效途径
四、建立科学、规范的评估制度,推进专业评估
五、完善中小学和中等职业学校管理制度

第十四章 办学体制改革
一、办学体制改革的总目标
二、深化公办学校办学体制改革
三、建立和完善公共财政对民办教育的资助制度
四、依法管理民办教育,支持民办学校改革创新

第十五章 管理体制改革
一、健全统筹有力、权责明确的教育管理体制
二、加强省级政府教育统筹
三、转变政府教育管理职能,优化政府与学校关系
四、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和管理的有效性
五、培育专业教育服务机构

第十六章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一、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
二、引进境外优质教育资源
三、提高教育交流合作水平
四、推动我国高水平教育机构海外办学,加强孔子学院建设

第四部分 保障措施
第十七章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一、造就一支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二、深化教师教育改革,提高教师业务水平
三、积极推进师范生免费教育,完善制度政策,吸引和培养优秀教师
四、加强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加大“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力度
五、建设高素质的高校教师队伍,保障高等教育质量

第十八章 保障经费投入
一、量化目标,明确责任,加大各级政府教育投入
二、健全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体制,增加各类社会资源对教育的投入
三、明确各级政府责任,完善各级各类教育的经费保障机制
四、健全国家资助政策体系,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扶持力度
五、加强管理,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率

第十九章 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
一、加快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建成教育信息化
二、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建立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三、构建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国家教育综合数据中心
四、深化教育信息化应用,提高全民信息技术素养

第二十章 推进依法治教
一、加快教育法制建设进程,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法律法规
二、全面推进依法行政
三、大力推进依法治校,尊重师生权利,加强民主管理
四、完善督导制度和监督问责机制

第二十一章 加强组织领导
一、加强党和政府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强化对教育工作的责任意识
二、加强教育系统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三、切实维护教育系统和谐稳定,形成保障学校安全稳定的长效机制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