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美国教师资格认证制度研究.制度卷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4149305
  • 作      者:
    秦立霞著
  • 出 版 社 :
    教育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作者简介
    秦立霞,女,1975年生,四川遂宁人。1995年考入陕西师范大学教育系。2003年获得陕西师大教育史硕士学位,同期留校任教。2008年获得陕西师大教育学原理博士学位。2005年至2006年,赴美国马萨诸塞州立大学阿姆赫斯特分校教育学院进修。2008年8月至2009年10月,赴美国得克萨斯州农工大学教育学院学习。主要担任教育学、比较教育、教育专业英语等教学工作,同时也从事一定的课题双语教学。主要科研兴趣集中在西方教育研究、教育政策与法规等方面。曾参编《现代教育学》等书籍,在《外国教育研究》等期刊发表多篇论文。
展开
内容介绍
    《美国教师资格认证制度研究(制度卷)》从历史演变、现状、特点、相关学理研究、效应研究等方面对美国教师资格认证制度作了全面介绍,深入分析了美国教师资格认证的相关理论以及实践,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教师资格认证进行了反思性检视,对我国的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建设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展开
精彩书摘
    多元文化教育持续不断地推动各类教育改革措施,消除性别、种族、宗教、社会阶级、年龄、特殊性等方面所存在的偏见、歧视与不公,使每个学生都能具有同等的学习机会,也都能体验成功的学习经验。但与此同时,现在越来越多的联邦和州教育、教师法案却明确以学生的学业熟练程度和水平作为各类教育的评价基准,不同的种族、文化背景的儿童必须参加州统一的核心学术课程的考试,即便移民社区中将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班级里的学生也不能例外,在1-12年级的每个阶段都有相应的学业熟练度标准及达标的要求。在这种“统一性”要求下,在师资水平方面也作了严格的统一要求,从教师培训到师资评价,都开始要求更加统一规范的标准,并且联邦资金的资助也以此为杠杆。所以,目前美国的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在价值取向上,正体现出非常明显的“多元”与“统一”的共存。首先是其多元化的取向从来都非常重要,例如目前美国教师资格认证制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各类选择性教师资格证书的颁布,这些为了更好地适应教师多元化的背景以及学生多元化的需求而设置的证书模式,就体现了美国在适应和保持其多元化的价值取向的道路上从来没有停止过。而且一直以来,联邦主义者一直担心联邦政府对教育的各类援助和协调措施会造成联邦对教育的控制和地方的侵权。这个观念的转变是在“二战”结束之后,联邦政府越来越感到教育上的地方分权对发展教育极为不利,而过分的多元性的强调也并没有取得他们所预期的成绩,反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美国整体的中小学教学质量。于是在追求更高层次的“统一性”上,人们努力寻求观念上和宪法的突破口。而在教师资格认证制度的建设上,美国追求教育的统一性的表现就是设立全面教师资格认证制度,通过统一的标准、统一的认证手段和评估措施来实现对全美教师的统一高标准的要求。这至少是在努力尝试在全国建立一种教师资格评价规范,并让此统一规范能影响各州和学区的教师资格评定工作的取向。<br>    (三)专业主义与现实主义的交互影响<br>    专业主义主要是人们对于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期待,希望借此提高教师专业地位。而现实主义则主要关注的是教师的物质基础,以及由此引发的关于师资供需等现实问题。《卡内基报告书》指出,“假如我们不努力使教师成为一种有吸引力的职业的话,提高教师就职标准和改进教师专业训练就是无济于事的。”教师的专业地位与社会地位是相辅相成、互为条件的。
展开
目录
目录<br>表次<br>图次<br>引言<br>一、概念界定<br>二、研究方法<br>第一章 美国教师资格认证制度的历史演变<br>第一节 美国教师资格认证制度的草创与建立阶段<br>一、美国教师资格认证制度产生的历史背景<br>二、美国教师资格认证制度的初步建立<br>第二节 美国教师资格认证制度的全面发展阶段<br>一、美国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全面发展的历史背景<br>二、美国教师资格认证制度的全面发展<br>第三节 美国教师资格认证制度的反思与改进阶段<br>一、美国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反思与改进的历史背景<br>二、美国教师资格认证制度的反思与改进<br><br>第二章 美国教师资格认证制度的现状与特点<br>第一节 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教师资格认证制度改革的背景<br>一、社会对教师质量的诉求<br>二、基于“标准”的教育改革运动<br>三、学校绩效责任改革运动<br>四、教师专业化运动<br>第二节 州级层面教师资格认证制度<br>一、传统型教师资格认证制度<br>二、选择性教师资格认证制度<br>第三节 国家层面教师资格认证制度——以NBPTS为个案<br>一、全美教学标准专业委员会产生的背景<br>二、全美教学标准专业委员会的基本目标<br>三、全美教学标准专业委员会的基本评价理念和内涵<br>四、全美教学标准专业委员会的认证组织机构及其运作<br>第四节 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教师资格认证制度的特点<br>一、从行政化管理到专业规范化转型<br>二、美国教师资格认证制度权力呈现多元化<br>三、教师资格认证制度体现出综合化与多样化<br>四、教师资格认证制与教师教育制度紧密依存<br>五、教师资格认证机制日渐统整合理化<br><br>第三章 美国教师资格认证制度的相关学理研究<br>第一节 美国教师资格认证制度的理论基础<br>一、教师资格认证制度的内涵诠释<br>二、教师专业发展论与教师资格认证制度<br>三、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与教师资格认证制度<br>四、教师素能理论与教师资格认证制度<br>五、教师评价理论与教师资格认证制度<br>第二节 美国教师资格认证制度的价值取向<br>一、“基础设施论”下的制度价值阐释<br>二、美国教师资格认证制度价值取向的“矛盾性<br>第三节 美国教师资格认证制度的相关政策法案分析<br>一、相关政策法案及内容分析<br>二、相关政策法案中的教师质量管理与培养取向<br>三、从政策法案中看美国教师资格认证制度的系统定位<br><br>第四章 美国教师资格认证制度的效应研究<br>第一节 美国教师资格认证制度效应研究的基础<br>一、美国教师资格认证制度效应研究的理论基础<br>二、美国教师资格认证制度效应研究的基本假设<br>三、美国教师资格认证制度效应研究的标准导向<br>第二节 美国教师资格认证制度的积极效应<br>一、逐步推进教师质量水平的提高<br>二、逐渐促进教师专业发展<br>三、提高教师专业地位和改变公共形象:<br>四、促进了学生的学业成绩<br>五、推进教师教育的改革与发展<br>六、案例分析:康州教师资格认证制度的效应<br>第三节 美国教师资格认证制度的消极效应<br>一、评估效度与信度问题带来对“有效教师”的质疑<br>二、资格标准水平制约教师的甄选与专业化进程<br>三、相关支持体系的缺失影响教师的专业成长<br>四、多元文化背离下的公正性质疑<br>五、认证“投入”与“产出”的失衡挫伤了申请积极性<br>六、选择性资格证书教师的专业性受到质疑<br><br>第五章 启示与借鉴<br>第一节 我国教师资格认证制度的发展与现状<br>一、我国教师资格认证制度的发展状况<br>二、目前我国教师资格认证制度中的问题<br>第二节 美国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对我国的启示与借鉴<br>一、兼顾质量保证与专业发展,建构多元教师资格评价系统<br>二、强调教学专业性,完善教师资格评价标准<br>三、谨慎规划认证过程,保证资格评价的有效性<br>四、坚持系统观念,建立和完善教师资格制度的配套制度与措施<br>五、发挥整合理念,加强教师教育与教师资格认证系统的契合与连接<br>六、加强专业自主,改变专业团体在教师资格审查认证过程中的缺位<br>七、关注实施效应,加强制度的评估与反馈机制<br>结语<br>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