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教育与政治、经济的三向互动:1949-1978年的中美教育交流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1238972
  • 作      者:
    黄仁国著
  • 出 版 社 :
    世界知识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畅销推荐
作者简介
黄仁国,湖南资兴人,湖南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专业兴趣为国际关系和文化社会史。主持完成省部级课题两项。合著《刘大年传》。在《历史研究》、《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现代国际关系》、《史学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报》等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代表作有《论刘大年的近代经学研究》(合著)、《中美教育交流与我国国家安全》、《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机制分析》等。
展开
内容介绍
    教育是传承和发展科技文化、确保人类社会进化的最重要环节。从国际政治角度看,一个国家的教育水准,构成其综合国力的重要内容;通过教育交流提高教育水平,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在国际关系中,教育交流具有特殊地位与作用,被广泛纳入公共外交范畴。进入新世纪,随着市场经济全球化、世界格局多极化和社会信息化进程加速发展,国际政治“软实力”和公共外交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在此背景下,黄仁国先生《教育与政治、经济的三向互动:1949-1978年的中美教育交流》一书问世,可望为相关学术研究注入新内容,提供新助力。
    教育交流的态势,反映着国家间教育水平、发展程度乃至实力对比的状况,中国对外教育交流进程也大致与中国的国际地位变化相适应。古代中国经济发展水平在东亚乃至全球都居前列,文化相对发达,教育制度相对完备,曾长期是日韩等周边国家向往与学习的楷模。近代中国封建专制制度腐败无能,传统科举应试教育落后于近代科技发展,导致中国长期贫弱落后,遭遇欧美列强欺凌,促使清朝朝野痛定思痛,下决心向欧美派遣留学生,学习借鉴其先进科学技术。从为师到求学,中外教育交流的基本态势发生了根本性转折。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对外教育交流进入新阶段,尤其是随着30年来改革开放的全面而深入,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综合国力日益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中国对外教育交流全面开花。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家向中国增派留学生,美国总统奥巴马最近提出4年向中国派遣10万留学生的宏伟计划,部分地反映出当代中国对外教育交流态势渐趋平衡。
展开
精彩书摘
    对外语教学的重视,促进了中国教育面向世界。
    2.引进西方国家教材和搜集西方教育情报。
    1956年,中国一些高校开始从西方国家引进教材。1956年9月,中共中央宣传部提出,在高等学校试开当时在资本主义国家流行的唯心主义派别的学说介绍和批判的课程,并先在北京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试办。在北京大学先开“罗素哲学”、“黑格尔哲学”、“凯因斯经济学说的介绍和批判”,中国人民大学先开几个讲座。②1956年,中国还派教育代表团和学者访问了瑞士、意大利等国。
    对于介绍西方国家的新情况,1957年1月27日毛泽东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中曾说道:“现在,我们决定扩大发行《参考消息》,从两千份扩大到四十万份,使党内党外都能看到。这是共产党替帝国主义出版报纸,连那些骂我们的反动言论也登。……不要封锁起来,封锁起来反而危险。……发行《参考消息》以及出版其他反面教材,就是‘种牛痘’,增强干部和群众在政治上的免疫力。”③尽管这些介绍西方情况的措施具有明显的局限性,但其积极意义不可忽视。例如,《参考消息》大量刊登美国的相关信息,成为中美对抗时期中国了解美国的一个重要“窗口”。
    1960年7月16日苏联政府单方面宣布撤退全部在华苏联专家后,教育系统的苏联专家即一同撤离,中国在国际教育交流方面“一边倒”的格局正式结束。苏联以外的教育情报更加受到重视,从西方国家引进教材和教学参考书的步伐也加快了。1964年2月11日,教育部发出通知,决定在北京大学设立外国高等教育情报资料室,在清华大学设立外国技术教育情报资料室,在北京师范大学适当充实教育系外国教育研究室的人力。 
    ……
展开
目录
导论
第一章 中美教育交流的中断(1949-1968)
第一节 近代中关教育交流概述
第二节 中美教育交流的中断
第三节 恢复教育交流的准备
第四节 有限的教育交流

第二章 中美教育交流的恢复(1969-1972)
第一节 美国代表团或个人访华
第二节 中国代表团访美

第三章 中美教育交流的发展和摇摆(1973-1976)
第一节 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的交流活动
第二节 CSCPRC的交流活动
第三节 美国工商界的交流活动
第四节 美籍华人的交流活动
第五节 中国从事教育交流的主要机构
第六节 “四个现代化”与邓小平的教育交流思想

第四章 中美教育交流的新突破(1977-1978)
第一节 邓小平与科教战线
第二节 邓小平与中美教育交流
第三节 中美往来的新突破
第四节 美方教育交流机构的活动
第五节 中国赴美访问情况
第六节 新的教育交流形式

第五章 中美建交前教育交流总结
第一节 中美建交前教育交流的动力
第二节 中美建交前教育交流的特点
第三节 中美建交前教育交流的作用
结论中美教育交流历史与现实的启示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