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农户教育投资行为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9609392
  • 作      者:
    刘洁著
  • 出 版 社 :
    经济管理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作者简介
  刘洁,女,1978年11月出生.河北固安人,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现为北京工商大学嘉华学院讲师。主持和参与了多项关于农业经济、企业战略等方面的科研项目。
展开
内容介绍
  《中国农户教育投资行为研究》构建了农户教育投资行为微观分析的一般框架,并据此提出了理性权衡模型和价值观影响模型.通过在某贫困县获得的第一手农户调研数据.对这两个模型进行了检验.并结合对农村义务教育相关现行政策的分析,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展开
精彩书摘
  1.功利主义的起源与发展   功利主义(UtilitarianiSm)是近代西方根基甚深、颇具影响的重要伦理学流派之一。功利主义作为伦理思想史上的一种学说,产生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英国,代表人物是边沁和密尔.边沁认为,人的行为完全以快乐和痛苦为动机,合乎道德的行为不过是使个人快乐的总和超过痛苦总和的行为。他给功利原则下定义:“功利原则是这样一个原则,它根据增加或减少当事人的幸福的倾向,来认可或拒绝任何一种行为;我指的是任何一种行为,不仅包括任何私人的行为,也包括政府的任何措施。”他所说的“当事人”是指一切和该行为有利害瓜葛的个人。因此,行为所造成的后果应该根据这些人所感受到的快乐和痛苦的总量来计算。如果快乐的总量大于痛苦的总量,那么这一行为便是善行;反之,便是恶行。按照功利原则,道德便是取得最大限度的快乐总量的行为,边沁的功利原则重量而不重质。密尔继承和发扬了边沁的学说,他于1863年发表的《功用主义》一书,更系统、更严整地论证了功利主义伦理学说,标志着功利主义伦理学说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   20世纪初,西方现代功利主义则从不同角度对功利原则进行了重新论证,形成了准则功利主义和行为功利主义。准则功利主义流派坚持把功利原则和人们行为的道德准则结合起来,承认道德准则对于人们行为的指导作用,行为功利主义流派则不赞成用“准则”来校正人们的行为,而强调人们行动境遇的“此时此地”性,认为如果一种行为比任何另外的行为在此时、此地、此种情况下更好、更有益处,那么这一行为就其内容来说,就是善的、道德的。而境遇的多变性,也就决定了行为正当与否的标准的多样性。现代功利主义在“重效果,轻动机”、“重个人利益,轻社会利益”的根本原则方面与古典功利主义是一致的,仍然把个人利益作为道德评价的标准。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本书的研究范围与研究意义 第二节 农村教育投资研究现状 第三节 本书的研究目标、内容及创新 第四节 本书的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和数据来源 第二章 农村教育发展与教育投资 第一节 我国教育发展的基本情况 第二节 农村教育的发展情况 第三章 农产教育投资行为的相关理论研究 第一节 农户教育投资的概念与特征 第二节 农户投资决策行为的相关研究 第三节 人力资本的相关理论 第四节 新家庭经济学的相关理论 第五节 教育经济学的相关理论 第六节 营销学中家庭消费决策行为的相关理论 第七节 相关研究方法评述 第八节 农户教育投资决策行为的分析框架 第四章 实地调研:某贫困县的农产调查 第一节 问卷设计 第二节 调研情况 第三节 样本农户的基本情况 第五章 农户子女教育投资决策的理性模型研究 第一节 模型的提出 第二节 研究假设 第三节 变量含义与测量 第四节 数据分析与假设检验结果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农产子女教育投资决策中的价值观念影响研究 第一节 中国农村的社会变迁与价值观 第二节 模型与变量 第三节 数据分析与估计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政府在农产子女教育投资决策中的作用研究 第一节 我国政府在农村教育问题上的政策回顾 第二节 农村教育相关政策实施面临的问题 第三节 农村教育相关政策建议 第八章 总结 第一节 主要结论和贡献 第二节 局限性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附录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