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各种层面都在经历着巨大的变革,人们的生活观念及人生价值追求也同样受到了强烈的冲击。教育这个行业自然也不例外。从教师的职业来看,教师工作稳定,收入待遇不低,但是这个群体却出现了许多有职业没理想的个体。也许在每个行业里,缺乏理想的员工都不在少数,可是教育的特殊之处就在于需要用一群有理想的人去点燃孩子们的理想。理想是一个人的价值追求,是一个人动力无穷的根本原因。对于许多教师来说,如果把教师仅仅当做一份职业,一种谋生的手段,是因为生存的需要而去执事的一份工作,那么从教将会是一个痛苦的过程。这种出于功利目的的需要,在这份职业里将会产生巨大的破坏性。对于商业社会中的一般行业的员工或者市场推广人员而言,追求利润本身就是人们的理想之一。在这样的前提之下,人们穷尽各种手段来实现利益最大化是很常见的,屡禁不止的假冒伪劣也不足为奇了。
展开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 孙云晓
蓝春先生有极深的教育情结,又有犀利的眼光,对教育问题有独到的分析。同时他也在实践着他的教育理想。他的这本《为教育呐喊》,就像医生为治病救人,对病者历数其病状、病因。唯因他爱之太深,故而言之甚切。我们不必也不应苛求他呐喊得更全面、更平和。而正是这种一针见血、振聋发聩的呐喊,才更显现了它独特的价值。这种呐喊的背后,是他对中国教育的美好憧憬。我们不妨静下心来,好好听听他的呐喊,并一起来疗救我们多病的教育。
——教育部原国家副总督学兼教育部督导团办公室主任 郭振有
企业就是放大的人群,孩子就是微缩的企业。教育孩子和做企业一样,需要整体的战略,更需要正确的价值观。今天的教育似乎脱离了“起点即是巅峰”的先哲智慧,当沉寂的灵魂渴望被唤醒的时候,《为教育呐喊》的声音应该再响亮一些。
——IBM(中国)全球企业咨询部运营战略首席顾问 自立新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