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世博看榜:150年世博会精彩钩沉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07405887
  • 作      者:
    东方早报编著
  • 出 版 社 :
    上海文化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编辑推荐
    《世博看榜——150年世博会精彩钩沉》一书以东方早报一著名世博专栏“钩沉”为蓝本,用独特的视角,通过“世博荣誉榜”、“世博纪念榜”、“世博人物榜”三大榜单,生动再现世博会150年历史中的诸多精彩故事、杰出人物,使读者得以完整了解世博会的风雨历程。
展开
内容介绍
    从1851年英国伦敦“万国工业博览会”至今,世博会已经走过了150多年的风雨历程。一个半世纪以来,世博会汇聚展现了人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丰硕成果,见证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成为全世界人民相互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大舞台。许多流传后世的工业产品、美妙绝伦的动人建筑、脍炙人口的精彩传奇,都在这个大舞台上一一呈现。
    以“世博荣誉榜”、“世博纪念榜”、“世博人物榜”三大榜单,记录了150年世博历程中诸多值得记忆的人、物、事,让读者得以纵览世博风云,感受世博魅力,品味世博精彩。
展开
精彩书摘
    女王丈夫一手策划伦敦水晶宫
    1851年初,英国海德公园内矗立起一座异样的高大建筑,整个建筑全部由钢筋和玻璃板搭建而成,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光。建筑建成后,引起伦敦市民的一片惊叹:钢筋、玻璃竟可以建出这么漂亮的房子!中国清朝官员张德彝在参观后曾这样赞叹:“一片晶莹,精彩炫目,奢华名贵,璀璨可观。”
    这幢建筑被称为“水晶宫”,是首届世博会——伦敦“万国工业博览会”主展馆。水晶宫展馆影响了其后长达5届的世博会建筑模式,这种“新潮”的建筑风格在后来的世博展馆建设中也一再被重现。在建筑史上,水晶宫开了近代建筑工业化的先河,推动了世界建筑的发展。
    “日不落帝国”办博扬威
    1851年5月1日,来自世界25个国家的人们正汇聚在水晶宫的穹顶下,参加这次规模空前的聚会。上午1l时30分,_9驾皇家马车列队离开了白金汉宫,前往海德公园参加世博会的开幕大典,英国女王维多利亚亲自前往水晶宫剪彩。中午12时的钟声敲响之际,王室和随行人员在乐曲声中进入水晶宫。
    开幕式结束后,42岁的维多利亚在当天的日记中写道:“出发时天空微微下着细雨,在我们到达水晶宫前,太阳出来了,阳光照射在宏伟的大厦上面,每个国家的旗帜都在阳光下飘扬。当我们进入大厦,通过铁门,看见摇动的棕榈叶和鲜花,无数的人群在走廊里和周围的椅子上,加上挥舞着的喇叭,都让我感到永远不会忘记的震撼,让我感动……建筑的宏伟、棕榈树、鲜花、雕像、喷泉、乐器,我亲爱的丈夫——这次‘和平节日’的创造者,把地球上所有国家的工业联合了起来——确实让人感动,永远值得纪念。”
    据记载,这次博览会展出了10万多件代表人类文明成果的展品,它们由全世界近14000名参展者提供,其中一半以上出自英国厂商。博览会共接待了650万参观人次。伦敦博览会开启了日后大型世界博览会的先河,人们在这里相聚,不是为了解决军事纠纷,不是为了进行政治争吵,而是为了展示世界的文明、进步和繁荣。
    华东师范大学世界史教研室主任郑寅达教授认为:“英国举办这样一届世博会,既是为了炫耀国力,巩固其在世界各地的殖民化统治,同时也是出于发展需要,与其他发达国家交流最新的工业、科技成果。因为当时的世界,信息化还很落后,各国通过举办这种工业博览会,作为一种互动与交流的平台。”
    19世纪中叶,号称“日不落帝国”的英国已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无论是工业水平还是综合国力都超过其他工业化国家。英国的城市人口已超过全国人口的60%;钢铁产量超过了世界上其他国家钢铁产量的总和;煤炭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2/3;交通方面,火车和汽船已代替马车和帆船,已拥有22个铁路网络,铁路总长度约13000千米,相当于今天中国的6条京广铁路。当时,最有能力办首届世博会的国家非英国莫属。
    女王丈夫是总策划
    首届伦敦世博会的成功举办离不开一个人,这就是维多利亚女王日记中称为“我亲爱的丈夫”的阿尔伯特亲王。他是伦敦世博会的“总导演”。
    阿尔伯特亲王酷爱技术、绘画、建筑。他曾任英国皇家艺术协会主席,1847、1848年,他成功组织了两届国内工业博览会。1849年,皇家艺术协会开始酝酿一届规模更大的博览会,阿尔伯特亲王提出要办“国际性”的博览会,他认为,艺术创作和工业生产需要交流,它们并非是某个国家的专有财产,而是全世界的共有财产。
    阿尔伯特亲王的提议得到了维多利亚女王的全力支持。
    可办一届现实中的博览会并非易事,阿尔伯特亲王很快就遇到了棘手的难题。1850年,首届世博会正式开始前期筹备工作,第一项工作就是建造世博主展馆。筹备委员会将世博会会址选在伦敦的海德公园,并举行公开竞标。
    不料,世博会选址首先遭到部分议员和市民的反对。有人认为,世博展馆将破坏海德公园的环境,市民的休闲空间将被大大挤占,这将是一场“可怕的灾难”。以阿尔伯特亲王为首的筹备委员会只好做出让步,承诺展馆建设“不砍伐任何一棵大型乔木”;世博会场馆是临时的,博览会结束后,场馆建筑将被拆除或迁移。
     随后,场馆设计开始竞标。参加竞标的有233名建筑师,一共提交了245个方案,其中38个方案来自法国、奥地利和爱尔兰等国,建设委员会评出68个荣誉奖。可惜,这一次却没有一个方案中选,所有方案都是古典的、永久性的建筑形式,经过15次审查,结论是“均不采纳”。建设委员会试图把各方案的优点综合成一个圆拱形的官方方案,顶部是一个巨大的铸铁和玻璃建造的直径达61米的大圆顶,立面酷似火车站。这个综合方案又被专家们嘘为“可怕的杂种”。
    中国建筑学会副会长郑时龄教授认为:“筹委会无法采纳建设委员会的综合方案,其根本原因在于,这种带巨大穹顶砖石结构的老式建筑方案,无论是在工期还是经济上都明显有问题;仅仅从工期上看,所有竞选方案出笼已经是1850年6月初,离预定的世博会开幕时间不足一年,如果按老式建筑方案,这么短的时间,连生产建筑用砖的时间都成问题,更谈不上建造!”
    ……
展开
目录
女王丈夫一手策划伦敦水晶宫
蒸汽机抢尽伦敦世博会“风头”
“被诅咒名钻”世博会放异彩
船员扮清朝特使出席首届世博会
徐荣村12包湖丝闯伦敦
缝纫机的世博故事
“睁眼看世博”的中国第一人
世博会诞生“时装之父”
世博会见证自行车的变迁
施特劳斯把多瑙河变成蓝色
法国花匠发明钢筋混凝土
茜茜公主美貌惊呆维也纳世博
赫德助中国赴维也纳开音乐会
巴黎世博会上福建茶女秀茶艺
清外交官设想办上海博物院
自由女神像连续两次亮相世博会
印象画派进世博用了40年
三届巴黎世博让玻璃“说话”
爱迪生辟谣:没拿星星做实验
巴西王子听电话:天哪,它会说话!
首份长途电报:上帝创造了奇迹
清朝浙江文书亲历世博会
俾斯麦评留声机:外交家危险了
清朝官员巴黎世博会上乘热气球
罗丹作品借世博名扬天下
芝加哥建摩天轮叫板埃菲尔铁塔
百年“最重要发明”拉链绝处逢生
世博火车站变身“欧洲最美博物馆”
三届奥运向世博“借人气”
冰淇淋与薄饼邂逅在1904年
“热狗”源自世博会狗肉争议
《茉莉花》香飘世博会
贝子溥伦携“秘密任务”赴美
慈禧画像亮相圣路易斯
状元实业家“预演”世博会
清五大臣出洋带回“世博会”
百年前陆士谔预言上海办博
张元济送中文打字机参博
“中国制造”100年前就扬名了
中国九万建成“最节俭展馆”
摔碎酒坛茅台捧回世博奖牌
黄炎培世博之行拜会爱迪生
两届世博为惠斯勒设专馆
温布利球场原是世博产物
泛黄海报找回张小泉的光荣史
湘绣罗斯福肖像参展世博获好评
华侨助阵中国花车打动芝加哥
世博装饰画引发纳粹不安
华侨发股票集资建中国馆
美苏“星球大战”移师世博会
太空针设想始于一张纸巾
可乐曾被叫做“法国红酒
1970年世博会首次来到亚洲
“世界环境日”始自最小世博主办城市
能源“转动”美国山谷小城
玩具奇迹“魔方”引发“头脑风暴”
世博让机器人走进百姓生活
哥伦布起航地500年后复活
1992年热那亚离大海更近了
“博览之城”新千年再度扬名
爱知世博会给苍鹰“腾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