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国际新闻传播名校教育镜鉴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42632418
  • 作      者:
    吴信训,张咏华,沈荟主编
  • 出 版 社 :
    上海三联书店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内容介绍
    世界新闻传播教育迄今已有百年的历史。百年来,新闻传播教育由最初的简单报业人才的职业培训,发展到迈入高等学府的殿堂,并日益成为普遍的高校乃至社会都十分重视的热门教育领域。但是,随着发展的进程,应如何认识与把握新闻教育与传播教育培养目标及理念的差异等新闻传播教育中的根本性问题,至今仍值得人们高度关注与思考。尤其是在人类社会的各种行业中,新闻传播业由于最敏感地影响着社会舆论的波澜,牵动着社会前行的方向,为新闻传播业培养人才的新闻传播教育,自然或许也更需要人类付出更多探索的代价、求真的智慧。《国际新闻传播名校教育镜鉴》通过遴选、介绍、解析了数十所国际著名新闻传播院校的教育理念与实践,可以为我国的学子、学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展开
精彩书摘
    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的这种教育模式也被称之为“密苏里方法”,不仅在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已经传承了一个世纪,而且,对美国及世界的新闻传播教育也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可参见本书中沈荟:《折衷人文主义新闻教育:对密苏里方法历史缘起的探寻及思考》一文)。<br>    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也是饮誉世界的新闻教育品牌,创办于1912年。由于其创办人是著名的报人普利策,也是对整个世界新闻业职业精神与职业追求影响甚大的普利策新闻奖的依托单位,所以在美国乃至世界的新闻教育中占有特殊的地位,与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同为美国知名度最高、最典型的两所新闻学院。哥伦比亚大学坐落在纽约曼哈顿区106街。校园内欧洲风格的圆顶城堡式大图书馆的一侧,就是新闻学院的大楼。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不设本科教育,只设硕士研究生教育,是一个明确以培养职业记者为己任的学院。直到1998年9月才设立了传播学博士学位并招生,而且仍然不以博士生培养为发展重点,只招收很少量的学生,2004年5月才培养出第一个博士毕业生。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十分重视新闻职业精神及新闻业务实际能力的培养。而且,为保证新闻学院在人才培养上对新闻职业精神的追求,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在政治上和经济上也十分重视保持自己的独立性,从来不要政府的经费。日常运行费用除学生交的学费外,主要争取的是社会人士、基金会、公司的捐款,学院为此专门设有三个人负责筹款。<br>    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的硕士学位教育学制一年,实际教学时间十个月。硕士研究生的专业培养方向设有四个,分别是:报纸、广播电视、杂志、新媒体。学生学费是比较昂贵的,一年3.5 万美元。除新闻伦理学以外,核心课程都是讲怎样写好新闻、制作新闻,如《报道与写作》、《广播电视新闻写作》、《杂志写作》、《网络新闻》、《电视新闻制作》、《广播新闻制作》、《广播电视管理》、《摄影新闻》、《高级经济新闻研究》、《艺术报道》等。每个专业方向还分别设有实践性很强的《报纸工作室》、《广电工作室》、《杂志工作室》、《新媒介工作室》为核心课程。学院认为,学生在到该新闻学院以前就已经有了其他学科或本专业学科的基础,到这里来就是学新闻的,就是学怎样写好新闻的。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的教学目标,就是提供机会使学生能理解并精通新闻技巧。正如学院的创始人普利策1902年在其备忘录中所记下的新闻教育观:“我的想法是将新闻作为一种崇高的知识分子的职业,用实践的方法鼓励、教育现在、未来的从业人员。”
展开
目录
代序——世界新闻传播教育百年流变<br>21世纪:新闻教育最需要什么?<br>英国的新闻与(大众)传播学教育一瞥<br>折衷人文主义新闻教育:对密苏里方法历史缘起的<br>探寻及思考<br><br>美国<br>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br>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br>斯坦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br>美国西北大学梅迪尔新闻学院<br>密歇根州立大学传播艺术与科学学院,<br>加州大学柏克利分校新闻学院<br>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新闻与大众传播学院<br>哈佛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出版与传播学专业<br>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一香槟分校传播学院<br>南加利福尼亚大学安南伯格传播学院<br>杜克大学华莱士新闻与传播中心<br><br>澳大利亚<br>悉尼大学人文学院文学、艺术与媒体系<br>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应用传播学院<br>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br>麦克理大学媒介系<br><br>德国<br>汉堡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br><br>荷兰<br>阿姆斯特丹大学媒介研究系<br><br>俄罗斯<br>莫斯科国立大学新闻学院<br><br>法国<br>巴黎第八大学文化和传播学院<br>里尔高等新闻学院<br><br>加拿大<br>卡尔顿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br>多伦多大学人文科学学部新闻专业<br>西蒙弗雷泽大学传播学院<br>皇后大学社会学系<br><br>日本<br>东京大学信息学环·学际信息学府<br>上智大学新闻学科<br>庆应义塾大学媒体传播研究所<br><br>瑞典<br>延雪平大学传媒管理研究中心<br><br>瑞士<br>圣加仑大学媒体与通讯管理学院<br><br>新加坡<br>南洋理工大学黄金辉传播与信息学院<br><br>英国<br>威斯敏斯特大学新闻与传播学系<br>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媒介与传播系<br>伯明翰大学社会科学系媒介、文化与社会专业<br>拉夫堡大学社会学系传播研究中心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