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新闻学十年(1998-2008):多元与分化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11278019
  • 作      者:
    张毓强主编
  • 出 版 社 :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编辑推荐
    一个学科迅速发展的十年,一个话语混沌不清的十年,一个问题日益多元的十年,面对多元与挑战,新闻学人究竟选择什么样的研究路径,《新闻学十年》与您一起探求。<br>    本土化:走符合中国传媒学术与传媒实践要求的本土化道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br>    国际化:在广阔的国际视野中,确立自己的历史与时代方位,关注国际潮流,关注世界大事。<br>    人文化:将文、史、哲、经、法、教等多学科的理论成果进行充分的吸纳,以此丰富和深化传媒学术的内蕴。<br>    专业化:在研究内容、研究方法、表达方式上,不断在专业领域达到新的高度和水平。
展开
作者简介
    著有《电视美学大纲》、《影视文化论稿》、《电视传播艺术学》等学术著作近20部;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主持完成国家级、省部级项目多项。担任百余个电视频道、栏目及大型节目的策划和主刨工作,其中大型电视纪录片《香港沧桑》和《再说长江》先后荣获“五个一工程奖”等多个奖项。<br>    张毓强,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博士,《现代传播》编辑。先后毕业于聊城大学、中国新闻学院、中国传媒大学,2006年获文学博士学位。出版著作《美国公共外交研究》,译著《西方传媒与战争》、《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权利》,编著《怎样做新闻翻译》、《街头政治与颜色革命》等。在《国际新闻界》、《中国记者》、《现代传播》等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主持和参与多项课题研究。主要研究兴趣为国际传播、公共传播、公共外交。<br>    丛书主编简介:<br>    胡智锋,中国传媒大学文科科研处处长兼《现代传播》主编,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高校影视学会会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全国宣传思想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入选者,入选“新中国60年影响广播电视进程的60位人物”,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展开
内容介绍
    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中国传媒大学校庆55周年之际,《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也迎来了30周年刊庆。《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创刊于1979年,迄今走过了整整30年的历程。作为国内创刊最早的广播电视学术期刊之一,30年来我们向广大读者奉献了160多期刊物,5000余篇论文,发行总量50万余册,为中国广播电视学术与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展开
精彩书摘
    最早提出“新启蒙”概念的是陈伯达。他在《读书生活》1936年第9期发表《哲学的国防动员——新哲学者的自己批判和关于新启蒙运动的建议》,紧接着艾思奇在10月份的《生活》周刊发表响应文章《中国目前的文化运动》,认为“五四新文化运动”没有完成自己的任务,现在必须开展“以爱国主义为直接的主要内容的”文化运动。1937年,共产党员张友渔和一些接近党的文化人在北平发起“新启蒙运动”,成立启蒙学社。所谓新启蒙运动,即用马克思主义作为真理,来动员人民投身于反对日寇及其追随者的斗争中。其主要内容,便是唯物论和阶级斗争学说。那时国统区的新闻出版界对于推动新启蒙,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成千上万的热血青年从沦陷区和国统区投奔到共产党员领导的抗日根据地,自愿接受这种启蒙。<br>    就在提出新启蒙那一年,张友渔出版了他的《新闻之理论与现象》一书。这是他在北平成舍我的“世界”系报纸上发表的文章、在成氏主办的北平新闻专科学校讲课稿的汇编,以阶级斗争学说阐述对新闻的认识。对于“五四”以来传播的新闻学知识来说,这是一种崭新的、激动人心的观点。特别在“九一八事变”之后特殊的救亡环境中,阶级分析的方法很容易被青年人接受。可以说,新闻学理论中注入马列主义,是新启蒙的重要内容之一。当时张友渔指出:“社会本身既是阶级斗争的社会,因而成为社会的一现象的新闻,也不能不是阶级斗争的表现,故所谓新闻,不外是阶级对立的人类社会中的阶级斗争的武器,即压迫阶级,用新闻维持他的支配地位,被压迫阶级,用新闻反抗压迫阶级,还有同一阶级,在分解过程中有时也用新闻相互攻击。”也构造了一整套以阶级分析为基础的关于报纸与政治、舆论关系的新理论,以及新闻与阶级斗争关系的新理论。
展开
目录
舆论监督的建设性立场<br>新启蒙与陆定一的《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br>试论新世纪大众媒体结构的格局<br>互联网调查研究方法综述<br>“盘活”频率资源的“金钥匙<br>Internet:被解放的新闻价值观<br>《新闻联播》样本分析及研究<br>简论弥尔顿的出版自由思想<br>辩证取向与新闻报道<br>简述新中国媒介批评的发展历程<br>电视新闻直播的现代品格<br>挑战现实理性构建浪漫真实——解读新新闻主义的价值观及其叙事结构<br>质疑:新闻媒介不可或缺的品格<br>政治文明建设:新闻信息资源的富矿——再论新闻理论研究的新课题<br>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共新闻思想发展的三个阶段<br>社会控制与自主性——新闻从业者工作满意度与角色冲突分析<br>从“济天下”到“持论公正——从史学视角考察中国新闻评论的精神传承<br>新闻的认识论哲学<br>现象学方法与新闻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br>从范式角度审视民生新闻<br>试论新闻的真实性原则<br>从“保卫新闻学”到“发展新闻学”——当前我国新闻学学科建设之我见<br>中国政府新闻发布制度的理论探析<br>新闻规律要遵守——兼谈党报评论<br>论大学出版的目标与价值观<br>谈谈广播电视研究和广播电视学学科建设<br>论中国新闻改革的优先目标——写在新闻改革30周年前夕<br>理论新闻学学科体系论纲<br>简论“后新闻传播时代”的开启<br>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