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突发事件与信息公开:危机传播中的政府、媒体与公众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11279665
  • 作      者:
    贺文发, 李烨辉著
  • 出 版 社 :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作者简介
    贺文发,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博士,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校区传播系访问学者。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国际新闻与国际传播理论、西方自由主义思想史。目前主要关注美国新闻司法诉讼判例研究。著有《突发事件与对外报道》、《俯视到平视》(合著),译著主要有《为什么民主需要不可爱的新闻界》,主编有《怎样做对外宣传报道》。在Media Digesf,Befkshlre Encyclopedia Of China,及其他中文核心期刊上有多篇中、英文论文发表。<br>    李烨辉,中国传媒大学外国语学院大学英语教学部主任、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西方文化与国际传播。代表性论文主要有《“奥普拉·温弗瑞秀”的传播学思考》、《社会转型期女性问题与媒介表达关系探讨》。参与主编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传媒英语》等。主持省部级和校级教改项目多个。多次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并宣读论文。
展开
内容介绍
    突发事件的应对与危机传播密切相关。当下转型中国应对突发事件的危机传播,其成功与否首要在于政府信息公开的时效性;其次在于媒体新闻报道的真实性;最后亦取决于公众民主参与的积极性。政府信息公开在于制度化建设的保障、推动与逐步落实;媒体新闻报道在于专业主义新闻观的教育与记者的身体力行;公众民主参与则在于把知情权与参与权不仅作为权利,也作为对社会应尽的义务。
展开
精彩书摘
  国传统政治伦理的特点又是政治伦理化和伦理政治化,而这都建基于中国几千年的小农社会根基。张岱年先生认为“从1920年到当代,人们所说的国民劣根性,大都可以归为两个方面。一是小农经济养成的不良习惯,如愚昧、守旧、盲从、怯懦、散漫、迟缓等;二是封建专制压迫下养成的不良习惯,如重亲属关系、讲究拉关系、尊官畏官情结、家长作风、独断专横等。大体言之,前者主要根源于小农经济,由于封建专制主义而强化;后者主要根源于封建专制主义,由于小农经济而加剧”①。历来的封建王朝遵循政治治理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训条,也就是说,我们的传统文化是排斥公开的。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使得民主、法治观念愈益深入人心,但封闭与神秘不会从骨子里一下子完全根除。中国的普通老百姓和政府官员都习惯于保守秘密,而生疏于公开。<br>    正是基于上述分析,当下在我国提出政治文明具有重大理论价值和现实紧迫性。首先,政治文明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其次,政治文明是不断听取公众意见最终达成凝聚社会发展共识的过程。再次,政治文明是在法治轨道上实现的政党治理与公民社会的共赢。最后,政治文明并不是一些人想当然地认为的可以任意诋毁政府和他人,而首先是一个公开透明、相互尊重、平等交流的过程。<br>    当前,实现民主政治与政治文明应当着重在以下几个议题上下工夫:<br>    1)是增加透明度,保障公民的知情权能够落实。我国的一些重大人事变动和重要决策往往引起社会普遍关注,各种小道消息满天飞。这是我国政治生活中透明度不够所致。从法理上来看,现代政治文明社会,为了保障公民的知情权,有必要限制或割舍公众人物的一部分隐私权,保证整个国家机器在透明、公开情况下接受公众的监督。<br>    2)是严格限制国家机关的权力,保障公民自由行使民事权利。在任何国家,政府机关都有不断扩张权力的动机和欲望。而对权力的自我限制,在人类社会中是一种并不常见的美德,政府权力的扩张必然压缩公民的民事权利。因此,必须制定严格的法律限制政府的权力。<br>    3)是重新审视民主的内涵,在遵从大多数人意志的基础上,切实保护少数人的基本权利,防止以民主的方式对少数人实行专制。民主的本质之一是对政治参与程序的尊重。<br>    ……
展开
目录
序 转型社会的传播观念<br>自序 权利边界与制度创新<br>导论 危机传播中的政府、媒体与公众<br>第一章 突发事件与信息公开<br>第一节 突发事件与风险社会<br>第二节 信息公开与阳光政府<br>第三节 突发事件与信息公开<br><br>第二章 突发事件与新闻发布<br>第一节 新闻发布现状与问题<br>第二节 突发事件与危机新闻<br>第三节 突发事件与新闻发布<br>第四节 议程设置与舆论引导<br><br>第三章 信息公开与民主政治<br>第一节 信息公开与知情权利<br>第二节 信息公开与舆论监督<br>第三节 信息公开与民主政治<br><br>第四章 全球传播与国家形象<br>第一节 网络媒体与全球传播<br>第二节 危机传播与国家形象<br>第三节 公共外交与国家形象<br>第四节 全球传播与对外报道<br>结语:危机传播中政府、媒体与公众的责任<br>一、危机传播中政府与媒体间相互需求、双向互动关系<br>二、“水门事件”的反思:与媒体的“合作”或“对抗”<br>三、对《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60年后的重新阅读<br>四、追记苏格拉底的“伦理观”、“自由观”与“法治观”<br>附录1 河南杞县事件——我们为什么逃离家园<br>附录2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常驻新闻机构和外国记者采访条例》<br>附录3 关于保障新闻采编人员合法采访权利的通知<br>附录4 Statement 0f Journalism Principles Committeeof Concerned Journalists<br>主要参考文献<br>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