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传播心理与媒介社会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0952598
  • 作      者:
    申凡著
  • 出 版 社 :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作者简介
    申凡,1947年出生,河北宁晋人。1983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新闻学专业,法学硕士。现为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享有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1986年出版了教材《新闻采访学纲要》,1999年修订后出版了《当代新闻采访学》。1988年出版了专著《采访心理学》。2001年作为第一副主编编写出版了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统编教材《新闻心理学》,并作为主编编写该书的辅导教材与练习册。 在大众传播媒介及传播理论研究方面出版有专著《中国企业报研究》《市场经济与企业报改革》《当代传播学》。发表有论文《论传播资源》《解放以来我国报业结构演变探析》《中国民间传播及其对中华文化的影响》等。主持完成过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我国新闻学教育的问题与对策》,主持完成过两项湖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湖北省新闻宣传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改革研究》《宣传思想文化如何为构建和谐湖北服务研究》,主持的教改课题《文理交叉培养复合型新闻人才》获湖北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展开
内容介绍
    《传播心理与媒介社会》作者是传播心理学研究与新闻业务研究上有重大影响的学者。《传播心理与媒介社会》是作者30年研究成果的总结。全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传播心理学研究——展现了作者多年来在传播心理学研究各个方面的课题,是国内这方面研究的前沿成果;第二部分传播、媒介与社会研究——作者紧扣我国社会的变化,研究了媒介理论与社会的互动问题,在理论探索中表现了自己的见解,有相当的深度;第三部分传播实务研究——对我国社会转型期各类新闻报道的运作与广告、网络的管理和使用研究了一系列突出问题,理论联系实际,有现实针对性与指导性。
展开
精彩书摘
    以建立传播学的分支学科为宜。这是因为,主要是由社会学家、政治学家、心理学家等奠基了的传播学基础理论,按照学科发展的规律,初具规模的学科到了一定时候,必须分层研究,也会进行分支研究,以此推动研究的深化;分到了一定程度再进行综合,才能把本体研究推上一个新的台阶。对于传播学而言,现在既需要对传播研究的五大传统领域分层去深化研究,也需要从社会心理、文化、符号等层面进行传播社会学、传播心理学、传播文化学、传播符号学等分支的研究,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建立传播心理学这个分支学科对传播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是有它的理论价值的。 <br>    那么用什么样的研究体系能把传播心理学从传播学母体中分离出来呢?<br>    我们知道,要不要建一个学科,不能仅仅从“做学问”的需要出发,从研究者个人的兴趣出发,而是看它有什么价值。这首先是看它的现实价值,即对以后的学习者、使用者有什么用。传播学是20世纪兴起的一门新兴学科,它的切人口是信息传播。但是,这个“热门”一开,从此人口进门的人很多,有社会学家、新闻学家、心理学家、政治学家、语言学家、人类学家乃至通信专家等,他们介入后进行的研究既可以说是本学科研究的延续,也可以说传播学的一部分。如果我们把这些学科伸人到传播学中的部分归拢起来进行整理,讲清其研究脉络与走向,归纳其方法(有创新的,也有未创新的),不以介绍传播学的方式出现,而是以展现心理学切入的方式来进行,有课题又有方法。这对于介入传播学研究的该学科专业人员有整理理论的作用,也有廓清思路的作用;对于其他学科介入传播学者有帮助和借鉴作用;而对于一般的学习者则有提示、指导与辅导作用。这可以成为我们建立这个分支学科的起点,这仅仅是传播心理学的基础层次。更重要的是在此基础上我们应当以发展传播的研究为目标,把传播学还没有研究的课题,或是对研究了没有深人下去的方面展开研究,以这样的方式在传播学分化的研究中占据一席之地,并在这一过程中建立这一学科。<br>    对于这个分支学科我们有什么样的期望呢?<br>    学科一词有多种解释,比如,有按照学问的性质而划分的门类,像物理学、化学等;还有类似学说的用法,指学术上有系统的主张或见解;有完整、独立、系统的学说的体系等。并且学科也不是只有一种模式,学科之间有些也是很难比较的,比如说母学科与子学科之间无论理论抽象水平还是严密程度,都是难以类比的。
展开
目录
第一编 传播心理学研究<br>新闻传播学科与心理学交叉研究的思考<br>网络传播研究的心理学观照<br>短新闻在读者心理上的优势<br>现代化进程中媒体对现代人格的塑造职能<br>网络粉丝群体心理研究<br>新闻记者职业心理成因初探<br>新闻敏感心理因素初探<br>试析记者采访中的心理势差<br>被采访事实与采访对象的心理<br>走出采访中的认知误区<br>采访对象谈出的内容分析<br>面对采访对象的拒绝<br>采访过程与采访对象心理变化传播学科与心理学交叉研究的思考<br>网络传播研究的心理学观照<br>短新闻在读者心理上的优势<br>现代化进程中媒体对现代人格的塑造职能<br>网络粉丝群体心理研究<br>新闻记者职业心理成因初探<br>新闻敏感心理因素初探<br>试析记者采访中的心理势差<br>被采访事实与采访对象的心理<br>走出采访中的认知误区<br>采访对象谈出的内容分析<br>面对采访对象的拒绝<br>采访过程与采访对象心理变化<br>记者意志品格的养成<br>第二编 传播、媒介与社会研究<br>解放以来我国报业结构演变探析<br>论传播资源<br>从《现代传播》(1994-2003年)管窥我国十年来的传播学研究<br>20世纪传播学的兴起<br>论民间传播及其对中华文化的影响<br>试析中国古代组织传播<br>建设和谐社会中大众传媒的使命<br>湖北新闻媒体应做和谐沟通的渠道<br>"新闻与和谐社会"的记者认知调查与研究<br>试论网络风险的监管<br>试论传媒在化解社会风险中的过程管理<br>新闻教育:本土情怀下的国际化选择<br>我国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br>新世纪呼唤文理渗透的新闻传播人才--试析以理工为主院校新闻人才培养的模式<br>中国与美国新闻教育培养目标之比较<br>第三编 传播实务研究<br>名记者风格初探<br>突发新闻传播的时段性分析<br>军事报道国际化--世界性通讯社记者的追求--贾永军事报道创新的思考<br>应当慎重对待涉及企业产品的报道--谈谈当前经济新闻面临的一个新课题<br>政法报道中传媒与司法机关的矛盾研究<br>期刊介入突发事件报道的策略分析<br>聚合新闻:由"e化"到"易化"的跨越--试析网络新闻发展的新趋势<br>在网络性、新闻性的融合中铸就网络新闻的风格--2006年度湖北新闻奖网络新闻奖评析<br>从传受双方的博弈看网络广告的发展方向<br>工业信息传播与"企业报链"<br>中国大陆企业报的历史与现状<br>我国媒介融合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以《广州日报》滚动新闻部为例<br>附录A 学术专访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