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说一切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6040303
  • 作      者:
    (美)斯科特·罗森伯格(Scott Rosenberg)著
  • 出 版 社 :
    东方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作者简介
    斯科特·罗森伯格,是《梦断代码:两打程序员,三年,4732个缺陷,只为打造超卓软件》的作者。他也是Saion.com的合伙创始人,先后在Saion.com任科技栏编辑和总编。在创办Saion.com之前,他曾为《旧金山观察家报》写过剧评、影评和科技类评论。他的评论还获得过“乔治·吉恩·内森奖”。同时,他还在《纽约时报》、《连线》以及其他刊物上发表过文章。如今,他与妻子以及两个儿子生活在加利福尼亚州伯克利市。
展开
内容介绍
    《说一切》横跨了前后15年的网络发展史。这段历史汇集了网络所有的精粹,并将以一种美丽而又强大的链接网络的形式呈现在我们面前。其中有些链接依然存在。由于一些链接和页面已经失效了(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的链接和页面),故《说一切》所记录的很多历史都难以考证。
展开
精彩书评
    斯科特·罗森伯格是博客最有力的捍卫者。他从不夸大事实,也无意拆穿假象。他对历史了如指掌,他的故事冷静异常。他是最适合评价博客、界定博客的人。他用诗意的语言点出了博客的本质——民主的产物。如果你想了解博客的起源和意义,我会告诉你:从《说一切》读起。<br>    ——杰伊·罗森(Jay Rosen)<br><br>    Press Think.org的创始人、纽约大学新闻系教授本书精彩讲述了博客的历史,有力地证明了博客的历史意义。罗森伯格完美融合了个人与概念性的东西,与网络有异曲同工之妙。<br>    ——沃特·艾萨克森(Walter Isaacson),《爱因斯坦:他的人生、他的宇宙》<br><br>    (Einstin: His Life and Universe)的作者、亚斯本研究所的CE0博客给了每个人一台印刷机,其释放的社会推动力可以与印刷机相媲美。《说一切》便讲述了那些推动社会进步的人物、文化与科技的故事。斯科特·罗森伯格从一个亲历历史之人的角度,向我们指出了社会进步的方向。<br>    ——克瑞格·纽马克(Craig Newmark)<br><br>    Craigslist的创始人可读性强、历史权威性高……罗森伯格清晰地向我们阐述了为什么博客具有革命性意义的问题。毫无疑问,本书将成为经典。<br>    ——霍华德·莱茵戈德(Howard Rheingold)《聪明的暴民》(Smart Mobs)的作者、斯坦福大学的客座教授,讲授数字新闻学。
展开
精彩书摘
    科斯发现他的核心读者是一群这几年来辗转于各个网站的热心评论者。这群人最开始常常去一个早期的政治博客,名叫“政治连线”(PoliticalWire),博主是特甘·戈达德(Taegan Goddard)。戈达德最开始是欢迎这群话痨的,但后来他渐渐觉得这群人无休止地叽叽喳喳影响了他的网站气氛,所以他就把评论功能给关了。于是这群人又移师到My DD,结果很快就“悲剧重演”了。在阿姆斯特朗关掉My DD的评论后,他们便辗转到了“每曰科斯报”上。科斯在美国军队待过几年,所以早就准备好了一个强硬的调控政策。他不想当骑墙派,于是在口水仗中选了一边,然后删除了所有的右翼评论,封掉了那些“大老党”(GOP)①的账号。后来,他如此解释道:<br>    从“政治连线”和My DD在建设社群的失败案例上,我汲取了教训。因此我果断地将那些共和党评论员拒之门外了,因为前两个网站的社群氛围就是被他们破坏掉的。我十分积极地为自由政治爱好者营造了一个“安全地带”,尽管自由派和保守派都有人指责我搞“审查机制”,但我的社群依然在日渐壮大。2003年年底,科斯又采取一步措施,巩固了他的博客在新自由博客中的精英地位:他将“每日科斯报”的软件后台从Movable Type转移到了一个叫Scoop的系统上。他后来写道,他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他看中了Scoop强大的评论管理功能。Scoop还允许访问者发表“日记”——也就是在“每日科斯报”的二级页面上写他们自己的博客。“其实我并没有料到会有人写这种日记的”,科斯写道,谁知道他的读者们竟然接受了这种形式。<br>    久而久之,他的网站在自由博客中的大佬地位便愈发牢固了。在2002年中期选举后,杰劳姆·阿姆斯特朗就把,My DD雪藏了起来;由此,“每日科斯报”作为自由派和民主党人聚集中心的地位便又得到了加强。而在战争时期,莫里萨斯的军队履历更是让他的威信大增。虽然他有时候写的一些口无遮拦的帖子会招来批评(例如2004年,黑水公司雇员在伊拉克费卢杰市被焚尸后,又被挂出来示众。对于此事,他的回应竟然是“让他们去死吧”)。但却并无大碍。就像2005年科斯在一次采访中说的那样:“我虽然是一名战争抨击者和左翼博客写手,但由于我是一名实实在在的老兵,因此人们也没法说我是什么反战者、伪善的人等等。”<br>    ……
展开
目录
引言 新鲜事物<br>在“9·11”事件发生时,我们很多人选择了通过网络寻求联络和真相。广播媒体上,被采访者代表群众发出的哀悼之声听起来既矫揉造作又缺乏真情实意;人们当时都迫切地想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也希望自己能作为一个独立的声音被人听见。<br>第一部分 先锋<br>第一章 坦诚相见<br>《暗夜》令人震撼的地方,不在于它暴露了赤裸的灵魂,而是在于,这部影片仿佛暗示贾斯汀·霍尔可能从此以后再也不会敞开心扉了。在自我暴露上,霍尔总是喜欢走极端。当他最初开始在网上写东西的时候,“透明”(transparency)一词尚未被赋予其现代意义:公开、无秘密、有问必答。但“透明”却从一开始就是贾斯汀-霍尔的行为准则,是他将自己的网站变成了一个玻璃房子。<br>第二章 原汁原味的声音<br>在一个不敢妄加预测的年代,戴夫精确地预见到,有一天,在激情而非利益的驱使下,很多人都会在他们的个人网站上为自己说话。而作为一个懂得自我引导式进步的人,他公开向大家展示,自建博客的做法确实能达到一定的预期效果。他曾设想会出现一个轻松、充沛、免费的自我表达的氛围,当时这个设想遭到了很多人的讥笑,被认为是不切实际、太过理想化和过度吹嘘。然而今天,他的设想竞成了现实。<br>第三章 窥其链接而知其人<br>加勒特之所以会发现“瑞贝卡的口袋”,是因为瑞贝卡从她自己的网站上点击了加勒特网站的链接,因此在加勒特的引用日志里留下了记录。以这件事为引子,两人几周后便开始约会。2001年,两人喜结连理。瑞贝卡后来写了第一篇关于博客的历史故事,记录了那个时代的理想主义情怀,因为在那个时代,两人就是通过各自的日志文件相识的。<br>第二部分 博客兴起<br>第四章 推波助澜<br>2000年2月,“连线新闻”注意到,博客“几乎是一夜爆红”,而且博客的数量也开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那年年初:Blogger。有大约2300名注册用户;4月14日,Blogger官网发布新闻称它的活跃用户已经达到了1000人。在当时,人们依然认为博客是一项纯手工、劳动量大的工程。而这个数字对于当时来说,简直就是个天文数字。<br>第五章 政治博客运动的兴起<br>“9.11”恐怖袭击让政治博客的声音,一夜之间突然变大了:它让稚嫩的政治博客写手突然开始疯狂地发表帖子和链接,而且还吸引了一大批新手加入这一行列。在美国各地的地下室和家庭办公室里,人们声嘶力竭地咆哮着他们的愤怒和悲伤,他们四处询问、到处打听消息。还有很多人发现,电视新闻和纸媒报道根本无法满足他们的需要。<br>第六章 写博生财<br>盈利博客的兴起可以被视作是一种合理的、自然的发展过程——因为几乎所有的新媒体都会走向职业化。Blogger的创始人梅格·奥瑞汉在2002年就曾经这样说过:“只有摸索出一个财务模式来支持职业博客的创造与维护,我们才有可能看到最棒的、下一代的博客出现。”不过,一旦人们开始通过博客赚钱了,那博客的性质也就永远改变了。<br>第七章 博客圈大爆炸<br>随着博客数量暴涨,多数读者也开始发现,他们经常会无意中看到一些他们很喜欢的博客。然后你就会通过一个博客发现另一个博客,从某种程度上说。你读的博客越多,就越想读。直到最后,当你面对博客的汪洋大海时,绝望地一摆手,喊道:“太多了!”博客圈内贪心的信息瘾君子会四处搜寻工具,帮他们在更短的时间内看更多的帖子。<br>第八章 真实的代价<br>取开始,我以为可以在我的空间里畅所欲言,而且人们也拿我没辙,包括我的家人和朋友,”阿姆斯特朗后来写道,“当然,到头来,我被家人疏远了、丢了工作,还得罪了朋友。我过了太久之后才明白,虽然个人发表的文章有很大的力量,同时它也隐藏着很大的危险。我自以为可以畅所欲言,结果却让我陷入了四面楚歌。我现在终于弄明白,这太不值了。”<br>第三部分 搏窖干的好事!<br>第九章 记者与博客写手之争<br>最开始,职业记者对博客的态度,以及他们对它的报道都带有一种围观的味道。后来经过很长的时间,他们才开始慢慢积极地对博客进行诋毁和贬低。编辑和记者们发现,他们的权威竟然遭到了博客写手的质疑,而他们的文章也受到了相应的挑战。结果,他们带有戏谑和轻视的忽视态度便引爆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大辩论,即“记者与博客写手之争”。<br>第十章 人手一博<br>如今,不管你想在网上做什么或说什么,最后你都极有可能是借助博客实现的(或部分实现的)。不管你要搜什么,总会有某个博客写手能告诉你。如果出于某种原因还真没有的话,你还可以自己想办法,然后把你的发现记录下来,以便读者们贡献自己的知识,改正你的错误。这种包纳一切知识的过程虽然稍显随意,但却为网络带来了相当丰富的信息,就像风带着种子恣意播种在某片野外草地上一样。<br>第十一章 未完待续<br>在历史上,媒体形态和技术的接续都遵循着一个可以预料的模式:每个新发明到来的时候,都会嚣张地宣称自己会接替前任。但当尘埃落定之时,人们才发现,多数情况下,新的发明并没有消灭它的前任:它只是重新定义了前任而已。虽然现在都流行Faceb00k、MySpace和Twitter了,但人们还是会继续写博客、读博文——但人们写博的模式可能与以前不同了。<br>尾声 犬儒主义者的终曲<br>我从15年前就爱上的这个无法无天、充满活力的网络,至今依然生机勃勃。对于那些资历尚浅、钱仓未丰的人来说,网络就是一个家,专门收容他们天马行空的点子和不可能实现的创意。他们的点子还会源源不断地。从四面八方涌向这个家。而他们在念出自己创意的名字时,依然会有一种傻乎乎的感觉,就如同“博客”曾经给人的感觉一样。<br>后记与致谢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